俞振元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素养;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50—01

高中语文新课程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独立人格,其落脚点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学生的人文情怀之上。

然而,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淡薄或缺失,道德素养严重滑坡,语文教学受功利思想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轨道。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和不正之风的冲击和影响,由于他们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限制,也很容易造成追求上的盲目性,所以,充分认识美育的作用,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高尚道德,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社会良知的人,这已经成为当代语文教师的时代使命。

一、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文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从形式上说,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组成的“整体美”;戏剧的人物语言、背景等组成的“冲突美” ;诗歌的凝练、含蓄形成的“意境美” ;散文的清越、隽秀的“神韵美” 都能唤起我们的审美冲动,还有议论文中的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透辟的说理表现的“逻辑美” ;说明文展现事物特征、成因、发展的美,也有其独特的韵味,从内容上看,有的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有的讴歌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开源引流,披文入理,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挖掘文本的的美学因素,设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动情于中,努力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善于把课程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抽象概念和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诵读经典,培育人文情怀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诗经》、《离骚》、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等都是学生汲取精神养分的源头活水,这些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永恒魅力的经典篇章,是古代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古代先贤的思想行为、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再加上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面狭窄,不重视语文学习的普遍情况,强化经典诵读尤为重要。通过诵读经典,引导学生去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含英咀华,回味萦回在字里行间的的美好情思。通过诵读经典,感知作品形象,领悟其丰富内涵,陶冶思想性情,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通过诵读经典,点燃学生能动创造的火花,激发思维,开启心智,引导学生感知,感染,感悟,抒写性灵,表达真情。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推敲、运用,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得到修炼和熏陶,灵魂就会得到净化和提升,健全的人格就会初步形成。

三、树立榜样,砥砺品格

新课改对社会生活美的展示更为丰富而深刻,更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铸造美的心灵。不少文本反映了历代的人民英雄、民族英烈的不朽业绩和波澜壮阔的群众正义斗争的场面,闪耀着人民创造历史的光辉和爱国主义精神,还有不少文本讴歌了深厚无私的友谊,纯洁真挚的爱情。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贯彻“文以载道”的教育原则,教会学生积淀情感,学会感动。努力开掘作品中的血肉丰满,亲切感人的正面形象,感受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形成钦佩和敬仰的高尚情感,同时不断审视和反省自我,进而提升自我,逐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自觉抵制假、恶、丑,大力弘扬真、善、美。

编辑:刘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