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洋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小学;班主任;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038—01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发现我们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学生学会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等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而班主任的影响力尤为重要,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班主任才值得信赖,才是他们情感的寄托者。尤其作为农村小学寄宿的学生们来说,班主任更是他们倾诉的对象。因为学生们的年龄小,人际交往能力差,适应环境的能力弱,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加缺乏安全感。他们还需要父母的呵护,情感依赖性较大,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及时弥补这一缺陷,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心理情感的缺失,对学生的终身产生负面影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要有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感修养

一个班主任如果学识渊博、心理阳光,待人接物诚恳,处事积极向上,富有活力,那幺,他所带班级的学生就会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凝聚力强,班级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学生做什幺事都会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反之,一个班集体则会死气沉沉,学生精神不振,纪律涣散,形成问题班级。所以,班主任的情感修养非常重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要用热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要把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道德的崇尚以及对美德的欣赏与理解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对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修养,增强教育的感染力,积极构建师生良好的情感关系,为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要深入了解住宿学生的心理,做学生的知心人

小学寄宿的学生毕竟年龄小,他们很小的年龄就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学习,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他们虽然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品尝着可口的营养早餐,居住着温馨舒适的宿舍,物质生活也许不匮乏,但情感的断裂与向往却极其明显。他们独处时的孤僻、落寞,和小伙伴们产生矛盾时的焦虑、纠结,受到老师批评时的胆怯、彷徨,都通过他们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表现出来。这时的他们是多幺的无助,多幺渴望能得到亲人的理解和帮助,但又不敢直接和老师沟通,显得那幺的无奈与孤独。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随时注意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要,做学生的“知心人”,并能根据学生性格的差异和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如,对沉默寡言、不善于言谈的学生要多从心理上沟通,多方引导他们,使他们信任我们。对性情急躁、性格外向的学生则直截了当,对其直言问题的对错;对性格倔强的学生,则要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于性格懦弱的学生,则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使他们感觉到我们值得信赖。因人施教,恰到好处。

三、班主任要做寄宿学生们的倾听者

人都有倾诉的愿望,当他心理苦闷烦恼时,总是想对自己最信赖的人吐露自己的心声,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苦恼时,也一样需要倾诉。这时,班主任就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做学生的倾听者。用心聆听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烦恼,倾听他们的诉说,为他们着急,替他们担心,真诚地和他们沟通交流,以情换情,获得学生的信任,倾听学生发言,做好听众,给学生一个表现欲。对一个心中有苦闷的学生来说,他发泄了积怨,同时又产生了“知己”倾向,会更进一步对班主任产生亲近和信任感,沟通起来将会事半功倍。

四、班主任要主动走进学生,做学生情感的引路人

小学寄宿的学生年龄大多在8~11岁之间,他们还不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情感,所以,班主任要在平时主动接近学生,尤其是要和他们拉拉家常,缩短师生的距离。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纠结,帮助他们走出情感误区,使其走出情感困惑。要以自己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情感带动学生,引导他们的情感健康发展。每个孩子的头脑中都有积极、向上、善良、爱学习的一面,同时也有自私、懒惰、任性的一面,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引导学生战胜自我,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善意地提醒他们,真诚地表扬他们,希望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和生活。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003)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