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发俊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教学;导入;时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181—0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的新课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样的导入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时事导入法

时事导入是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巧妙的引入,引起学生讨论。这样既能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时效性,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的外延,又可以激发学生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使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如在讲解“敬畏生命”这一框时,引用2019年1月份发生的陕西李家沟矿难事件,以此让学生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也要积极对待困境、勇于战胜挫折、坚强面对人生。在学生们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及时调整讨论方向,不可使之偏离主题。

二、故事导入法

“ 故事 ” 这里是指真实的历史故事和神话及民间传说等。教材中有许多饶有兴味的故事,运用它们恰当导入,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但是,教师必须注意把握度,不能喧宾夺主,把重点放在故事本身,进而造成对教学内容的忽视,本末倒置,影响教学效果。如在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故事。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很容易体会到我们应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而顺利地过渡到新课。当然,若能精心选取当代社会中的一些优秀故事来导入新课,学生会更感兴趣,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生活情境导入法

品德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品德。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教育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来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使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生活的联系—品德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品德。如教学“身边的诱惑”这一课时,笔者选取的是“手机的诱惑”来进行导入:老师的手机号码前天收到了中50万的短信,这对我是个很大的诱惑,但条件是先交手续费3000元,扣除个人所得税后,会把剩余的钱汇入我的个人账户,你们觉得我该不该交这笔费用?你们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吗?通过设计学生们身边的案例进行导入,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较自然地揭示出了“诱惑就在人们的身边,要正确看待诱惑”这一主题。

四、名言警句导入法

名言警句大多出自名人、伟人之口,往往言简意赅,而且富含哲理。名人名言也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也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精选内容健康、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用于新课的导入,可以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生活处处有挫折”时,引用“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也是财富”等,让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有足够的勇气和思想准备去战胜它。

五、游戏小品导入法

这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游戏或通过学生们自编自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品来导入新课的方法。通过游戏、小品等形式导入新课,既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突出他们的主体性,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接受新知识。如在上“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路边有一个乞丐行乞时,有一个过路人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通过游戏,使学生感受到,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从而引出该课课题。

六、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常用方法。可通过练习、提问等形式复习巩固前节课已学知识,在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时又提出新的问题。这种方法是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他们的联结点,从而达到:一是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点出新课的重点、难点;二是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师生互动。如教学“法律伴我成长”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复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一课的内容设置问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地履行义务等。那幺,怎样才能让我们忠实履行义务?这样就顺理成章点出新课要学习的内容。

七、设疑寻思导入法

设疑寻思导入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疑问难、制造悬念、引发思维,以此导入新课的方法。 如上“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时,教师问: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这个问题提到学生心里去了,学生急于知道怎幺做才是对的,从而进入学习状态,新课导入顺利实现。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