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武阳中学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明白了自身的学习地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当前,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融合已经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关键课题之一。因此,本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相融合的方式,然后探讨了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希望通过实践探索,让更多教师掌握信息化技术与阅读教学融合的方法,使语文教学中充满信息技术的“气息”。

一、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相融合的方式

1.丰富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力作为基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扩大学生看、听的机会,在图像、声音与文字相互集合的基础上,将课堂信息量扩大,实现课内外的思维发散、相互沟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质疑与评价,将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出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创设阅读情境,激励主动学习。想要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探究与学习,就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可否认,传统模式下的阅读教学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教学更胜一筹。传统的阅读教学是通过文字教材、录像教材或者录音教材进行的,其信息组织结构都是属于线性的,但是线性的结构会限制人的思考、想象力以及自由联想能力。而网络阅读材料却是网状的,网络不仅可以张扬个性、激发个体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快学生的知识获取速度。

3.多维阅读交流,促进协作互补。就建构主义理论而言,学生进行建构的必要条件是在学习当中的交流与协作。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能够创设出多维的、多元化的交流空间,实现共享与互补。在信息技术的环境支持之下,学生可以在阅读当中与教师展开讨论,也可以自主选择伙伴。如果在阅读当中个体存在疑惑,通过网络也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个体之间可以进行资料的共享,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供大家一起思考。另外,网络环境可以帮助平时在课堂上不喜欢发言的学生拥有与别人争论的机会,在互动阅读当中获得信心,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获取成功。

二、建立信息技术平台,满足语文阅读教学

1.事实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支撑环境的应用。对于事实性和理解性的阅读,支持环境的基础是课前的预习以及阅读的空间。阅读空间类似于学生的书房。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阅读的作品上传到自己的空间当中,其余的学生也可以进入这个系统阅读这一部分作品,从而实现共享作品。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之前,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平台先预习,对这篇文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里面生字的音、义要全面了解。另外,在课外遇到其他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也可以将其上传到空间中,从而更好地分享作品。

2.批判性和创造性阅读支撑环境的应用。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培养,主要是在读后感以及作品展示模块当中加以体现的。读后感主要是对学生阅读之后的感想加以记录,包含对文章的赞扬与批判。阅读的文章主要是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之后自己写的文章,然后由班级里的同学打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读后感和作品,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样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写读后感,然后上传到平台,让其余学生观看,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读后感,分析学生重难点的掌握程度。

3.交流平台模块的应用。交流区域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讨论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讨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实现相互帮助,共同学习。比如,在阅读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之后,教师可以在平台的交流区建立一个话题,让大家来对“爸爸妈妈”的相关内容加以讨论。由于涉及自己的父母,学生都会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这一篇文章的阅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虽然在阅读教学当中融合信息技术拥有诸多长处,但是并不代表它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是相互对立的,相反,它们之间属于互补关系。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进行深层次融合,让语文教学充满信息技术的“气息”,应该掌握融合的方法,使信息技术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