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芳

[摘           要]  正如法国方言地理学家齐列龙(J.Gillieron)所言,“每一个词汇都有自己的历史”。词汇蕴藏着丰富内涵和文化温度。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是引入汉语词汇来表达外来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要现象,也是语言与异质文化接触时不可规避的普遍现象。感知英语中汉语外来词的历史渊源,并探析其产生方式、特点及分类。

[关    键   词]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历史渊源;产生方式;特点;分类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074-02

斯基特的《词源词典》(Skeats Etymological Dict-ionary)统计到,土生土长的英语词汇只占全部词汇的22.6%左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迅猛增多。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曾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英语的外来词不仅来源于法语、拉丁语等欧洲语言,也来自汉语等亚洲语言。如英语中“关系”一词是用“relationship”,指事物之间的联系等。西方人发现“relationship”不足以完美诠释汉语的“关系”,“guangxi”一词最终进入英语词汇。以下笔者将从历史渊源、产生方式、特点及分类几个角度来探析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

一、汉语外来词走进英语的历史渊源

欧洲语言学家统计称,英语中至少有1600多个词是来自汉语的。事实上,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数目要远超于此,并且日新月异、持续增多。不同的历史时期势必会产生不同的汉语外来词。汉语外来词进入英语可分为如下几个历史时期。

(一)公元十七世纪前

在公元十七世纪前,虽然中国和英国经济、文化往来不算频繁,只能说,在秦朝、汉朝直至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等历史时期,英语和汉语不乏接触。所以,期间被英语吸收的汉语外来词并不多。这一时期,有个典型的象征中国的词,那就是“silk”。这个词传入英国一方面归功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另一方面要感谢希腊语“seres”和拉丁文“sericus”。同一阶段流入英语的还有“china”“sino”等词。

(二)从明朝中后期到十九世纪末

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洗礼,综合国力得以快速增强。英国开启了殖民主义国家的历程。“tea”就属于这一时期,而后又出现了将近200多个与它相关的词,如oolong(乌龙茶)、hyson(熙春茶)等。

(三)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至今

这段历史时期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信息技术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在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在英语中留下了痕迹,如Kuomingtang(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的Maoism(毛泽东思想)等。

二、汉语外来词的产生方式

Garland Cannon在1988年之前便收集了979个汉语外来词,并进行了归类。这些词涉及面相当之广,有五种常见的产生方式。

(一)音译

英语中大多数汉语外来词是音译进入的。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大量中国特有的事物找不到对等的英语词汇来确切表达。比如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进入英语的汉语外来词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经由此种方式,如jiaozi(饺子)、kungfu(功夫)等。

(二)意译

意译,指按汉语的释义进行翻译,意译而来的词在英语中多以短语形式出现。使用汉语时,中国人经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带有修辞手法的汉语外来词,常常会被意译成英语,意译而来的词同样带有修辞的性质,如soy sauce(酱油)、lose face(丢脸)等。

(三)音意兼译

音义兼译的汉语外来词综合了音译和意译的特征,将两者相互补充,融为一体。如chopsocky(功夫片、武打片)、取chop(砍)和sock(用拳头猛击)的意思,并仿照汉语音译外来词chopsuey(炒杂烩)而来。此外,还有Peking Opera(京戏)、Lungching tea(龙井茶)等。

(四)音译加词缀

音译加词缀,是按照英语的构词形式对特定的汉语词汇音译后进行构词。如在地名后加英语后缀-ese构成表示某地人的词:Pekingese(北京人、北京话、哈巴狗);加后缀-ism,Confucianism儒家思想;上文提到的Sino中国和-phile及-phobia构成Sinophile亲华者和Sinophobia仇华。

(五)洋泾浜英语Chinese Pidgin English

汉语外来词源于洋泾浜英语。如最先由海外华人创造并使用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chin-chin,在英语里可用作敬酒的祝词,也可作请请、津津、寒暄、客套;chow-chow(腌什锦菜、一顿饭菜);chop-chop(快点、赶快);chopstick(筷子)。

三、汉语外来词的特点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不同的文化隐藏着不同的思维。细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音素、音调

汉语的音素数量要少于英语音素数量(前者只有40个)。自然而然,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出现了用相似的汉语音素来替代英语音素的现象。很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会习惯性地把“-ple”读成/pula/,还容易分不清单词的轻重音和句子的语调高低。

(二)句法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明显更注重意合。在形态成分和语义顺畅两者中,汉语外来词在句中的表达倾向于选择后者。这常会导致主语、谓语的缺失或叠加等情况的发生,如“One World,One Family.”(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

(三)语篇

汉语在句子和语段连接上多表现为隐性连接,依靠内含的逻辑思维关系构成连贯的语篇。因此,中国学生写作英语作文时喜欢在最后点出中心思想,风格上偏向含蓄,不似英语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四、汉语外来词的分类

发表于1988年的“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即《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一文,展示了汉语外来词的大致分布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词汇的不断扩充,新的分类应运而生。

(一)陶瓷

据记载,早年波斯人将中国瓷器称为Chini,后被译为china。请看更多例词:santsai(三彩)、yi-hsingware(宜兴瓷器)、WHtsai(五彩釉)。

(二)美食

中国美食,享誉全球。与美食文化相关的汉语外来词不胜枚举。常见的有:chow mein(炒面)、wonton(馄饨)、chopsuey(炒杂碎)、bok-choy(小白菜)、samshu(烧酒)、sumai(烧麦)、mooshupork(木须肉)、Kung-pao chicken(宫爆鸡丁)等。

(三)服饰

通过《牛津英语大词典》我们可以了解到,“silk”是经由丝绸之路进入英语的。英语中有很多跟服饰相关的汉语外来词。如silk(丝绸)、cheongsam(旗袍)、Chinese-jacket(马褂)和Tea-gown(长袍)等。

(四)动植物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家,而英国国土面积只有24.41万平方公里。两个国家所属的气候环境迥异。中国的许多动植物无法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词,如1itchi(荔枝)、ginkgo(银杏)、lingchi(灵芝)、mandarin duck(鸳鸯)、waterchestnut(菱)等。

(五)人名、地名

起初,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是按照国际通用的威妥玛(Wade-Giles-romanization,1818—1895)拼音方式来拼写的。改革开放后,我国涉外机构在表达地名、人名、组织机构等词时,多用汉语拼音直接标注。西藏(Tibet)、香港(Hong Kong)等词仍沿用约定俗成的拼法,Confucius(孔子)、Sun Yat-sen(孙中山)等有高知名度的人名是例外。

(六)历史

历史类词汇承载着中华民族各个朝代、重要历史事件等。例如:Lantianman(蓝田人)、Pekingman(北京猿人)、HuangTi(黄帝)、Jenghiz Khan(成吉思汗)等。

(七)宗教、文化、艺术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如黄河流淌,生生不息,孕育了如天上繁星般璀璨夺目的宗教、文化和艺术。例如:Mohism(墨子哲学)、PanchanLama(班禅喇嘛)、pakua(八卦)、Zen(禅)、fengshui(风水)、taichi(太极)、Taoism(道教)、ShihChing(诗经)、Tsaoshu(草书)、weiqi(围棋)、mahjong(麻将)、qigong(气功)等。

(八)特有事物

进入英语的汉语外来词包罗万象,除上述词汇外,还有很多。如hada(哈达)、Kung Hei Fat Choy(恭喜发财)、hutong(胡同)、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草药)、typhoon(台风)、sycee(旧时中国用作货币的银锭,亦作sycee silver)、laisee(利是,亦作利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Bak Foong pill(白风片)、kang(炕)、chopstick(筷子)、Spring Festival(春节)、the Mid Autumn Festival(中秋节)、One arrow,two hawks(一箭双雕)等。

五、结语

英语抑或汉语的词汇,都凝练着人类千百年来社会发展与积淀的精粹。这种发展与积淀将不断延展。英语中的外来词不仅有趣、充满异域风情,还缩短了中国文化和汉语信息进入英语的过程。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着令人尊敬的兼容并蓄态度。这又何尝不是世界各国人民敞开胸怀的一种表现呢?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6(1).

[2]刘祖勤.英汉借词的不对称性[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3]王彦侠.论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语义及语言文化特征[J].海外英语,2017(2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