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先荣 卞洪成

[摘           要]  现代学徒制作为前几年教育部提出的一种新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属于能力、品质与道德的综合体现。在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工学交替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将他们培养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据此深入探究,提出一些恰当举措。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中职生;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2-0168-02

现代学徒制通过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相互配合传授技能。中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教师可通过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组织他们在企业与学校循环学习,教师与师傅轮流上课,将工作与学习结合在一起,使其在半工半读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成为新时期的“工匠”。

一、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真正认可工匠精神

当前,现代学徒制被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类学校所认可,不过工学交替是一种新型育人模式,由于是学校和企业双方深度配合,学生通过企业实习与学校听课轮流学习技能,他们在企业实习期间并非简单的模拟工作,而是和普通员工一样有一定的报酬,虽然可以真正融入社会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但是实行起来颇为不易。因此,首先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认同职业教育,认可工学交替与工匠精神属于基础保证,现代学徒制提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主导。(1)政府需增强建设现代学徒制的保障体系,基于法律法规视角引导,基于企业一定的设备与资金投入,让企业自觉担负起相应的义务与责任,为工学交替的实施和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硬件保障。(2)增强多方宣传与试点力度,促使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到工匠精神培养中,尤其是在建设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时工匠起着中坚作用,充分认识到工匠在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深刻理解中职学习在培养工匠精神方面的社会竞争力与独特优势,借此提升社会工作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正确看待中职生,让他们对工匠充满敬佩之情。(3)在校园环境方面,中职学校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宣传一些专业领域中的能工巧匠事迹,营造技能宝贵、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而且教师要渲染职业化氛围,帮助中职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使其主动接受工学交替。

二、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多方渗透工匠精神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课程属于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融为一体,以教学和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来呈现。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要想通过工学交替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需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打破以往以学校为主培养人才的局限性,从职业能力、道德和品质三个方面切入,带领中职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把工匠精神融入各个环节。具体来说,中职学校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当由企业师傅与校内教师一起研发,有的放矢地设立课程体系,突出中职教育的职业性,把不同专业的岗位要求和育人需求融汇在课程中,充分考虑到职业化、实践性等特征,建立一套综合性与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其中,理论课程主要讲述与就业岗位有关的职业精神、素质与道德等内容,专业课程根据具体专业和企业需求讲授理论方面的知识。实践课程则是利用工学交替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关键渠道,通过实训平台进行事先模拟练习,确保他们在企业实习期间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多方渗透工匠精神。并尽量与本地企业相互呼应,让专业和企业行业有效对接,便于中职生凭借自己所学到企业岗位上完成工作任务,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另外,在实践环节,工学交替的形式较为多元化,包括星期间、月间、学期间和学年间等,无论任何形式,企业和学校之间都要密切配合,保证工作和学习的平稳衔接。

三、建立新型教师队伍,发扬传承工匠精神

在现代学徒制环境下,为通过工学交替更好地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学校需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为导向,由教师与师傅双方组合而成,并具备工匠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且严格按照中职教学标准、规定及企业行业需求等严格要求,保证他们在校企两个场所的质量与秩序。其一,中职学校与合作企业应当一起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将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集中在一起,克服双方各自遇到的困境,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确保这类教师不仅拥有牢固的理论基础,还具备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不仅了解学校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还清楚明白企业的日常运行与运作规律,推动学校教学规划和企业生产计划之间的高度契合,确保工学交替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对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其二,因为当中职生来到企业工作时,拥有“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企业师傅的选拔一定要严格把关,应当筛选一些政治站位准确、教学兴趣浓厚、业务水平高超与职业道德优秀的导师,既能够让中职生信服,还可以树立“工匠之师”的模范榜样。其三,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为准则,科学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创新性地引入企业工会、协会等参与到考核中,把工匠精神也纳入评价中,以此提升整支中职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和职业修养,确保能够胜任通过工学交替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重任,有效提升他们的职业操作与素养,真正发扬和传承工匠精神。

四、科学革新教学设计,全面贯彻工匠精神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学交替作为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主要手段,教学设计则处于核心地位,中职学校需严格遵循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理念、特点与规律,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与合作企业实践具体需求,全面贯彻工匠精神的培养,运用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交替的模式构建完善的教学设计,带领他们在交替中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且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在学校期间,中职学校教师在制订教学规划时,应该把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征纳入整个教学流程中,及时替换和更新本专业的陈旧内容,引入行业新标准、新流程、新工艺与新技术,促使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生产相吻合,不仅要立足现实,还需看准未来,保证工匠精神的培育内容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同时,教学过程设计需按照合作企业生产工具或流程践行,遵守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达到准员工参与的教学效果,在各个工作环节都渗透工匠精神。而在考核标准方面,要严格依据企业精神、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标准,利用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评出中中职生的学分,使其以准员工或学徒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他们形成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促进培养工匠精神目的的实现。此外,在企业期间,师傅需要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和点拨,学习“工匠”身上的职业技能和品德,根据企业要求辅助他们完成工作与任务,提升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并注意工作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推动工匠精神的培养。

五、大力建设实训基地,推动工匠精神形成

在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教学中,通过工学交替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时,学生在学校并非纯粹地学习理论知识,将实践任务全部交给企业负责,而是开设实训课程,这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职学校需要和合作企业一起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增强合作力度,采用培训中心、工作现场等场所,同企业实际运行相对接,并融合生产、培训等多个关键环节,将校内实训中心变成企业实习基地,为工学交替提供优质条件,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对此,中职学校应以校内固有的实训中心和实验室为基础完善基地建设,把实训基地与合作企业无缝衔接,引用企业正在采用的布置方式和管理制度,为中职生带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合理划分实训平台的各项功能。并建立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以文字形式明文规定,严格约束中职生的实训行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让中职生尽快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安全规范、技术规范与操作规范等行业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按照正规流程实习和操作,工具用完后及时收放与摆放整齐,跟踪完成工作情况,并按照企业模式执行工作流程,设置任务布置、检查、评价和激励等环节。同时,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校要以合作企业的资源为依托,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在企业内部专门建立适合学徒的实训点,为工学交替提供优质平台,由师傅与教师一起制订中职生的实训任务与工作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训活动,通过规范化考核与管理让他们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中形成工匠精神。

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工匠精神提升

现代学徒制是以常规人才培养模式为前提,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既能够在学校学习到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可以在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掌握企业前言的技能和技术。工学交替与现代学徒制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学习和工作轮流进行,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训机会,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带来更多机遇。中职学校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通过工学交替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应该以专业为单位组织他们积极开展竞赛式的实践活动,将工匠精神的培养全面贯穿至基础技能、基本素质中,通过实践竞赛宣扬工匠精神。为此,中职学校可以联合企业共同举办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利用企业内部的实训基地与平台,要求鼓励学生充分运用个人所学全身心地参与到竞赛中,使其竭尽所能地展示自己最大能力与最高水平,检验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掌握情况。所以在实践比赛中,要为中职生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平台,把追求完美、精益求精、认真严谨当作基础要求,使他们极力发挥工匠精神,检测自身学习精神、态度与结果及工学交替的效果,使其职业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另外,企业也应当制定政策举措,根据中职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技能评级,面对具有工匠精神的学徒给予奖励,甚至可以同人社部门相协调颁发等级证书,便于他们将来更好地就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中职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七、总结

在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教学活动中,通过工学交替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时,学校可从育人环境、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设计、实训基地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切入,增进与企业的合作程度,将他们培养成集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为一体的工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栾良龙,李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2020,19(6):45-49.

[2]李芳,李霞.关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12):192-193.

[3]杨学富,石丽明.以现代学徒制培育大国工匠精神[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7):138-140.

[4]赵善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典型模式剖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2):37-42,47.

[5]陈庆.“工匠精神”与现代学徒制的价值融合分析[J].知识经济,2018(11):166-167.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