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兴 胡晓琴 张东霞

[摘           要]  在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中,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新发展、新方向。针对雷达原理课程,对该学科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对国内外雷达发展史、雷达原理重要知识点以及雷达操作维修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归纳得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挖掘雷达原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雷达原理;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2-0114-02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与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相匹配的正确政治立场和高尚道德素养,这意味着必须将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但是青年学生相较于中小学生,思想上较为理性、成熟,思想教育课程难以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另外,当代发达的通信技术可以传递“爆炸”量级的信息,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与之相比,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过于微弱。“课程思政”便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的,指的是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相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发展,以实现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自然就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本文对雷达原理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推进雷达原理课程思政的建设,提高本门课程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双重认同,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雷达原理课程简介

雷达原理是电子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本门课程的知识专业性较强,需要授课对象在之前学习过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系统与分析等相关知识或课程。

本门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讲授的内容,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体上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雷达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功能,包括天馈分系统、发射分系统、接收分系统、信号处理分系统、终端分系统等;二是雷达进行目标检测的基本理论,包括雷达方程、目标距离测量、角度测量以及运动目标检测等;三是对新体制雷达的介绍,包括无源雷达、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超视距雷达等。实践部分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及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使用典型雷达装备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具体雷达装备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与理论部分不同的是,每部雷达的组成结构及功能是与其实际用途相匹配适应的,所以在内部构成上都会存在比较有特点的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时要注意重点强调这些“个性”部分;二是雷达的架设拆收,部分雷达由于实际任务的需要,对机动性要求较高;三是雷达的操作,包括雷达各分系统的开关机、参数设置、使用操纵、故障检修等方面,这也是雷达实践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总体而言,本门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对授课对象的专业基础有较高要求。

二、雷达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初步探索

目前,雷达原理课程思政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文章成果还比较少。基于这一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了对雷达原理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产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每一门理工类课程的发展过程都饱含人类对自然的不懈探索和研究,离不开人类为之投入的汗水与精力,也蕴藏着人类文明进化和国家民族兴衰的沧桑变革。雷达技术发展中的关键突破,尤其是前期的重大研究发现,几乎基本是由国外完成的。而我国的雷达技术发展则是一场艰辛的旅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几乎白手起家,到中苏交恶、举目皆敌时期的自力更生,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奋起直追,这里面写满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刻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因此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雷达发展历史中有担当、有作为的典型人与事,也可以采取课堂讲授、播放视频资料等方式,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以下便举几例可采用哪些方式将爱国教育融入教学中。

1.爱国历史事件。中国的军用雷达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已经产生萌芽了。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一个雷达修理所,美国为它提供一些设备、零件等。南京即将解放时,国民党政府将雷达修理所迁到杭州,并希望能将这些人才带到台湾,但这批人才最终却选择留了下来,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回到南京,因此南京可以说是我国雷达事业发展的起始地,雷达修理所也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前身。正是这批人才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政治觉悟,放弃了荣华富贵,才为一穷二白的中国雷达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介绍雷达装备和技术的发展历史时,可以将类似的历史向学生讲述,激发他们为国防事业奋斗的动力。

2.科技发展进步。在介绍某些概念,比如低空突防时,可以播放我国的军事演习视频,既能让学生对基本概念形成更为直观的理解,又能够激发学生因祖国军事实力的提高而产生的自豪感;在介绍某些雷达技术指标时,可以展示一些应用该技术的国内装备图片或视频,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介绍雷达装备时,可以播放国庆阅兵视频中与雷达装备相关的片段,既可以使学生对装备形成直观的认识,又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3.研发应用事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与雷达生产相关的企业或雷达部队,在参观的过程中,既能使学生对雷达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等方面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又可以让学生了解雷达的开发应用背后的艰辛历程或是雷达部队中的优秀典型,实现思想教育。

(二)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强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认知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重要的科学发现、发明创造离不开有效的理论武器的指导。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论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方法,学生在进行雷达原理课程的学习时,也要做到采用有效、科学的思考方式领会已有的成熟理论,解决遇到的未知难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下面便举几例科学思维在本门课程中的运用。

1.量变引起质变。在雷达的发展历程中,一般认为最早的雷达是由英国人制造的,但是事实上,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都不能说雷达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归自己所有,其发展和积累离不开一系列标志性事件。1865年,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证明了电场和磁场是以波的形式,并以恒定的光速传播;1886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由此证明了麦克斯韦理论;1900年,特斯拉提出电磁波的反射可用于检测移动的金属物体;1930年,劳伦斯·海兰德首次定位到了飞机……正是这些前人的研究作为基石,才有了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雷达技术的发展,这体现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以此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要急于求成,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积少成多,终有收获。

2.物质与运动。比如,雷达从产生、发射信号,再到接收信号、处理信号,最后信号在终端上显示,整个过程中雷达信号波形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分析雷达整体工作流程中信号的变化,可以使学生既掌握雷达信号流程,又认识到物质(包括信号这种抽象物质)是运动的,而静止只是相对的,从而建立起世间万物是发展变化的科学观念,以此劝勉学生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适应这个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世界。

3.矛盾对立统一。雷达中的某些性能指标,比如前提条件一定时,探测距离和距离分辨力本是一对矛盾,提高其中一个指标的性能,则会导致另一个指标的性能降低,但是脉冲压缩技术的出现却解决了这对矛盾,做到在提高探测距离的同时,也能保证较高的距离分辨力,这体现的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该规律可以使学生掌握全面考虑、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伦理观

无论从事何种行业,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既是个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行,又是个人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基本要求。任何一门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要将该内容穿插安排到课程学习中,让学生知晓从事本专业工作应遵循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行为标准,对专业活动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本门课程中,无论是在课程学习的实践环节,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要做到严守安全底线,仔细认真负责。

1.雷达资料文件的保管。每一部雷达装备都有一系列配套的纸质或电子材料,包括教材、说明书、电路图册等。如果是纸质材料,就要特别注意资料的保管和使用问题。首先,在雷达的实践教学中,特别是在维修排故时,双手很可能沾满油污,这时就要注意先将手洗净再接触资料,否则纸张上沾满污渍既有可能导致印刷的文字图片变得模糊不清,又不利于纸张的长期存放;其次,这些资料通常是内部文件,某些还可能涉密,这就要求文件资料要有专门的地点进行放置储存,严格管控资料的传阅范围,借阅完毕立即归还,可以派某位学生,或是所有学生轮流负责管理;最后,文件资料的储存地点要保持阴凉干燥,有利于纸质文件的保存,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场所检查,排除隐患。电子文档也要注意资料的传送范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

2.雷达操作使用的合作。无论是雷达的架设拆收,还是排故、维修、保养等工作,仅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基本上以团队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实践以及日后的工作中学会与他人平等交流,团结协作。同时在合作实习中,要注意做到“两个多次操作”和“两个全面”,既要做到在设置不同问题情景的前提下,对同一项实践技能多次操作,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全面系统掌握,又要做到对某一实践操作点让所有学生轮流多次操作,做到不偏不倚,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3.雷达各个方面的安全。无论是雷达平时使用时的操作、维修和保养,还是雷达在非工作时段的管理,考虑到雷达的造价、工作电压较高以及大部分为金属的结构等现实因素,必须把安全问题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安全隐患的来源有很多,比如风、雨、雷电等气象因素对雷达的负面影响,使用操作不当产生的人员伤亡,可能存在的触电和电磁辐射等。为了排除这些隐患,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强调安全的操作规范以及禁止事项,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其次要建立定期巡查检查制度,让每名学生轮流担任“安全员”,对各项安全隐患定期定时逐一排查,以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1):119-122.

[3]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1-14.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