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涛

(嘉应学院 学生工作部,广东梅州 514015)

这几年国内诸多大学迎来百年或五十周年校庆,校庆庆典有日益升温的趋势。这种“盛世庆典”升温的背后蕴藏着一种功利性的办学心态:或为个人政绩、或为敛财、或为攀比。在这种心态下,校庆往往成了按官位财富排名次的高级校友俱乐部。关于校庆理念,“在有些领导眼中,场面不隆重、宾朋不爆满、花费不惊人,似乎就显示不了学校的悠久历史、深厚底蕴”[1]。然而,日益热闹喧哗和花费巨大的庆典却愈加远离大学精神的本质,助推了校庆功利性和行政化的取向,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质疑和批评。为此,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于2006年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庆管理的通知》,对校庆活动的举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限制,强调校庆要“突出特色,体现思想性、学术性和高品质”。笔者认为,在崇尚功利主义和物质至上的当今,校庆作为学校主体的一种办学行为,要发展学术精神和文化品质,须将物质化和空洞化的校庆导以文化,引向人文,实现大学校庆的文化再生产。

一、校庆文化:大学校庆超越“异象”的根本

校庆,是大学回顾办学历程、展示办学成就和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学校主体一项独特的办学行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围绕学校基本使命:育人和促进人的发展。然而,当前日益频繁的校庆庆典活动成为办学的“异象”,偏离大学使命的主线。大学应深研文化之道,激活和整合校庆各环节的文化因子,促进校庆文化的生成和显化,明确其价值定位。

(一)校庆“异象”对大学文化精神的背离

大学是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机构,“文化是大学的灵魂”[2]。大学文化是大学群体习得和共享的一切观念和行为,而大学文化精神反映的是大学的核心价值诉求。大学校庆的功利性和行政化是对大学文化精神的背离。具体表现为:

1.校庆频繁、浮夸攀比。“历史并非一个可以任人打扮的少女,不能割断,也不应人为拉长。”[3]不少大学在确定自己校庆“年轮”和“日期”的时候,频繁为之和刻意延长校史,互攀历史之悠久、规模之盛大。这其实是一种不尊重历史事实、盲目攀比的浮夸心态,其背后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祟。

2.铺张浪费,规避学术责任。现今我国大部分大学领导都注重媒体宣传和广告策划的作用,因此在举办校庆庆典时追求媒体效应,邀请影视明星、社会名流来校参与庆典以扩大影响效应;在庆典场面上追求盛大布置以显“办学成就”。整个校庆耗费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有“媒体新闻报道,某高校校庆晚会耗资200万元”[4]。中南大学教授曾钊新指出,“现在流行的校庆肯定是一种奢侈。它不是为改变贫富悬殊的现状填壑,而是继续挖沟。”盛大庆典不能带来教学科研服务水平的提升,反而回避学术责任,与学术精神背道而驰。

3.形式主义,缺乏生气和特色。中国式的校庆套路,无非就是邀请领导嘉宾致辞、成功校友捐赠,开展几场讲座和学术活动,在校学生才艺展示等,千篇一律,注重形式,忽略内涵,毫无新意。缺乏生气和特色的校庆只会徒增应为校庆主角的师生的反感,甚至抵抗。

凡此种种“校庆异象”已日益背离大学文化价值诉求,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校庆亟待激发文化因子,增强文化内聚力,实现校庆文化本位的回归。

(二)校庆文化再生产的意涵

文化,是校庆赖以运行的要素和灵魂。原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徐复铭说:“离开了对学校办学历程中的文化的追寻和总结,校庆是缺少深度的;同样,在追寻和总结了学校文化而没有凭藉校庆来加以弘扬和培植,也是遗憾的。”[5]校庆筹办的过程应是校庆和文化的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过程。校庆中所开展的诸如校史搜集撰写、学校成就展示、校友联络、校园景观建设及校内外调研活动、文化交流、学术讲座和文艺汇演等各种活动,在不断盘活和拓展现有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日益增强和累积大学文化的厚重感和辐射力,将有着某种共同情感的师生联系在一起,最终使校庆活动的整个过程,成为学校师生和历届校友的精神体验活动。这种精神体验所形成的价值趋同,就是校庆文化。它是在校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综合校本文化系统,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体现在精神、制度、行为和校园景观等方面,并被师生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规范。而文化再生产指的是经由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持续地改造组织原有的心理图式、文化习惯甚至信念模式而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产生影响的持续过程。可见,文化再生产的意涵强调文化本身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反映了文化以动态、循环更新方式的本质存在。

校庆文化再生产的内涵体现在:通过校庆,促进师生、历届校友对大学办学历史的文化记忆;对大学精神的讨论和交流,从而从新的视角审视大学新形势下的办学目标和模式,为大学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和适应力提供前瞻性的文化策略,这是大学校庆文化再生产最直接的表现。而通过校庆文化的弥散和影响,大学向外界展示学术成就,加深了外界对大学办学的理解和认同;大学通过校庆宣扬独立的大学精神,承担特定的公共责任,增进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可重塑学校良好形象。这是大学校庆文化再生产的间接体现。可见,大学校庆文化再生产能不断培植大学新的核心价值并增强大学文化辐射力,为大学进一步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三)校庆文化再生产的价值定位

校庆应是大学主流文化发展的载体,校庆文化再生产的价值定位应围绕促进大学发展和师生进步的主线。具体体现在育人、凝聚和示范价值上。

1.育人价值的定位。校庆应为师生共同回忆学习经历和成长体验创设多元互动平台,感受大学精神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从而促进个人的发展;在校生和历届校友所进行的多层次交流和励志教育,能促进在校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增强个人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此外,校史编撰、纪念性的楼堂馆所的建立、庆典标识等都可在庆后持续发挥校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的功能。如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所建立的“百周年纪念讲堂”成为该校举办高端学术讲座、庆典、会议、汇演等的重要场所,至今仍在进行校庆的文化再生产。

2.凝聚价值的定位。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是在校师生和历届校友共同的精神家园。校庆通过文化再生产过程,能促使广大师生校友在大学精神的感召下获得身份认同和身份归属,增强属于“某校”的凝聚印记。通过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大学成就的展示,能够极大激发校友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将自己的发展与大学发展相结合起来,形成极大的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

3.示范价值的定位。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校庆客观上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化展现,而是蕴含和展现每个大学独有的精神意义的重要庆典,其实质是大学文化的积淀和大学精神的再生产。倡导学术风尚、公正平等、节约简朴、人文特色理念的大学校庆,将会对社会发展的文化品位和人们思想精神境界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二、大学校庆的文化再生产:培养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辐射力的聚合

英国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6]。大学通过文化的再生产,在保持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基础上与外界发生文化互动,从而创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文化生态。大学校庆文化再生产发挥保存、传承、选择、批判、创新与创造的功能,在秉承传统与追求创新中保持相对平衡。这种平衡增强了大学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辐射力的聚合。

(一)保存和传承功能

“秉承、发扬文化传统,是形成大学内在特质的主要途径”(李建华,2012),保存与传承功能有利于大学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的积淀和传播,是大学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延续的前提。一方面通过校庆可对大学存在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客观、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进而形成具有历史衔接性和传承性的核心文化体系。另一个方面保存和传承功能还表现在对大学特定的理想诉求的持续追求和大学精神的永恒坚守。大学的理想诉求和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何为与何为大学”的价值定位问题。在英国的纽曼看来,“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建立完全独立自我的意识,有别于他人的文化标记和精雕细琢的人文品质”[7]。而在注重实用主义的美国大学理想看来,“大学就拥有了一个与公民有关的目的,即用知识和理性武装学生,使其成为良好的公民并过上有意义的生活”[8]。无论从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承担社会责任,大学都应坚持和守望自己的文化品格,其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需要强化对构成大学精神内核的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学术创新与学术自治等的保存和传承。校庆文化再生产功能的发挥,可增强校庆参与者对大学文化品格和价值取向的认同,进而形成大学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各地校友的沟通联络,传承关于“大学”的信念。

(二)选择与批判功能

校庆文化,应传递大学的精神价值和理想诉求。因此大学举办校庆应有自我的选择权力和批判高度。校庆文化应对社会沉沦、世风沦丧进行抵制、批判和引导。这样才不会导致大学轻率迎合社会的各种要求而丧失自我本真。因此,校庆文化的再生产应具有选择与批判的功能:应是大学贯彻何种价值、追求何种理想、承担何种责任的重要价值取向。随着办学开放性和社会性的增强,大学已成为各种利益冲突、文化碰撞的集中场所。大学中广泛地存在着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积极文化因素和消极文化因素等的博弈和抗衡。从某种程度上看,校庆是一个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系统。大学应利用这个重要契机“正源清流”,重申自己的价值导向,维护社会正义,这须要大学校庆文化具有高于现实、超越世俗的自我选择与批判反思精神。校庆文化中对自我选择与批判反思的价值体现和彰显,将有助于大学重塑文化价值、培养更具与时俱进的集体心理图式和核心价值观,而且通过对各种怪异思潮的审视和批判有助于大学精神在整个社会中的辐射和展现。

(三)创新与创造功能

伯顿·克拉克说,“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结构之一,同时,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9]。大学之所以能促进社会变革,是因为“高等学校一向是创造和传播文化的中心”[10],创新和创造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也是现代大学取得适应力和竞争力,建构良性的文化生态的重要功能。校庆既是对历史的回顾和纪念,更是大学对未来发展高瞻远瞩的谋划。需要借助校庆的多层次集中性的文化互动对大学原有文化进行更新,使之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也就是形成校庆文化。校庆文化是不同层次的文化在思想交流、碰撞和融合基础上所促成的创新和创造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趋同。校庆文化再生产中的创新与创造功能,不仅体现在对大学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更是对之进行革新与超越。当今大学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中枢机构,历史上人们从没比今天更为关注大学的发展,大学从某种程度上讲已成为全社会的聚焦点。大学校庆应积极回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价值判断,经过文化再生产继续创造出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成果,引领整个社会创新,这是大学的基本责任。

三、校庆文化的彰显:再生产的向度

大学的根基是学术,学术的根基是文化。校庆文化是在校庆筹办、运行和总结反思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校庆文化再生产功能发挥须遵循大学的学术性、人文性和反思性逻辑,将物质化的、形式化的和空洞化的校庆办成“文化的”校庆。“文化的”内在地意涵着反对庸俗、抵制浮躁、追求创新进步和民主平等的积极精神内核。“文化的”校庆被赋予了大学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是汇聚大学精神和实现大学价值取向的载体。

(一)弘扬学术文化,是校庆文化的精神内核

学术是筑起大学结构的生命基石。校庆须紧紧围绕学术传承与发展而展开才能抓住校庆的灵魂。1923年在庆祝北大建校25周年之时,李大钊曾发出召唤:“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大万万岁的欢呼”。要求北大“从学术的发明上预备将来伟大的纪念品”[11]。可见,校庆文化的精神内核应是推动学术文化的繁荣以及师生学术信念的生成。校庆中的学术活动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严谨治学态度、实践出真知以及大师风范等理念将对学校的学术发展以及师生学术信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以学术活动取代传统庆典活动,包括开展20位左右名师大家开设的校庆公开课堂,20场左右中青年学者主持的学术沙龙,50多个国家留学生参加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节”等。学术类活动约121项,占全部活动的1/3。该校组织“千人百村”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1000名大学生,深入国内的100个村开展社会服务和入户调研,并形成《中国农村民生状况报告》,为学生搭建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研究、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人大校长陈雨露指出,这样一个理念的变化,是想让校庆充分体现学生和学术是大学的原点,育人是大学的本质,所要倡导的是实现回归大学学术本位的校庆。

(二)倡导人文精神,是校庆文化的公共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肩负着维护公共价值的重要责任。“公共价值是涉及公民的公共生活和公共实践的共享的、在理性上共同认可的价值。”[12]它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等的价值认同,是增进社会公平公正、宽容尊重与和谐共处的支撑。大学要自觉维护公共价值,就必须在大学中培植和倡导人文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倡导公平公正理念,追求公共价值。校庆是大学培养和倡导人文精神的重要契机。多年来,大学校庆已成了“精英校友”或者“成功校友”的盛宴。所谓“精英校友”或“成功校友”不外乎高官、将领、巨富,抑或知名学者、文艺家等。而那些毕业后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劳动为社会做出自我贡献的普通校友,往往不属于此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母校的待见。这反映了一种对校友厚此薄彼的功利势利观念,人为地增强不平等观念。伯顿·克拉克说:“现代高等教育系统承担着一项任务,即实现社会正义……让每个人都受到公正的待遇。”作为弘扬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契机,校庆应增强学术精神的高贵,坚守学术领地的纯洁,不向世俗低头,不随波逐流,自觉肩负起维护和推广公共价值的责任。

近年,有两所大学校庆引人注目,因为它们在校庆之际共同秉承了以人为本的公平公正理念,突破常规。人大75周年校庆当天没举办传统的庆典大会,在接待上不按行政级别对校友进行排序,不局限于关注少数重点校友。南京大学公布110周年校庆“序长不序爵”的接待原则,庆典当天,庆典仪式上没有主席台嘉宾位,“银发校友”全部前排就座,主持人介绍出席庆典嘉宾时,最先介绍的不是领导,而是年龄最长的老校友。“序长不序爵”体现了对校友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彰显了大学精神中平等公平的理念。据南大校庆负责人透露,在接待校友时,不在物质上做文章,而是注重在精神上温暖他们,不仅赠送校友光盘,而且还给校友专门制定了“终身网络学习”的计划。这种打破大学校庆官本位、财本位的传统做法,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尊重,而是一种对校友平等的关爱和包容,是一种对公共价值的维护,更能激励校友形成一种整体坚实的归属感。

(三)促进集体反思,是校庆文化的更新动力

“批判反思精神是大学的灵魂。”[13]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有成功的经历,也有失败的教训,需要集中、系统和整体的反思,才能适时调整办学战略以增强适应力和竞争力。校庆无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校庆所开展的校史编撰、学术交流、成就展现等活动,实质上是对办学历史和现实的一种集体反思,是对学校办学既定方针的客观严肃的审视,也是对大学未来发展的冷静思考。这种勇于自我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在每一次校庆时若得到持续发扬,将会形成一种动态式发展的校庆文化,有助于学校形成团结向上、正视现实和民主协作的治学精神。

国外诸多大学在举办校庆时比较倾向于促进学校整体的反思,以谋划大学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50周年校庆的主题是:“反思:如何继续走进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着名的牛津大学创立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至今却没举办过像样的校庆,对此牛津大学历史学专家威廉·怀特表示,牛津大学如果选择开校庆,是因为需要把目光投向下一步,而不是单纯地筹钱[14]。外国大学注重“实利”的校庆理念,忽略校庆的庆典意义而追求反思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对学术精神的信守和尊重科学探究精神的文化品格。

[1]鸣 侠.欣闻学术交流成校庆重头戏[J].教育与职业,2012,(12):86.

[2]顾明远.大学之道的根基[N].科学时报,2005-11-07.

[3]刘海峰.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底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42.

[4]韦 微.大学校庆:变相的“政绩工程”[J].煤炭高等教育,2005,(5):40.

[5]徐复铭.以校庆为契机,大力培植人文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

[6][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7][英]纽 曼.大学的理想[M].徐 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7.

[8][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1.

[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0]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7.

[1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8.

[12]金生鈜.公共价值教育何以必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31.

[13]陈学飞,展立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8):25.

[14]刘 磊.校庆为谁庆,怎么庆[N].中国教育报,2012-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