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华,崔丽丽,张金龙

(南京财经大学a.经济学院;b.法学院,南京210023)

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我国学者多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对就业能力进行界定。赵冬[1]将就业能力解释为能够胜任工作任务并满足组织需要能力与特质,这些能力与特质是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和个人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胡尊利等[2][3]在研究中指出就业能力是能让大学生成功获得就业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这也是本文研究所采用的就业能力的概念。

一、问卷描述性统计

本文调查的对象是某多科型高校16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300份,有效问卷292份。调查问卷分为8大部分,分别调查学生的就业状态、学习能力、家庭情况、沟通能力、思维力、应变和抗压能力、实践经历和就业态度,希望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探寻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在整体就业情况统计中,已经签约的学生占33%,未签约的学生占67%。在已经签约的学生中,10.1%的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表示很满意,52%的学生基本满意,而9.5%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很不满意。在找工作过程中,认为比较顺利的占了62%,认为非常不顺利的占了不到1%。综上分析,此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总体上较好,具有就业意愿的学生中一半以上能够找到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

在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方面,已经签约的学生中,实践经历和沟通能力被认为是对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占到47%和41%;而约25%的学生认为家庭因素对自己就业影响最大;20%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对自己就业影响最大。在未签约的学生中,接近70%的学生认为实践经历是对自己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方程模型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理清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应变和抗压能力、沟通能力、思维力、实践经历以及就业态度这几大因素对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本文实证部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4]进行分析,目的是定量分析出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模型分析结果为:

(一)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在0.1的显着性水平下,学习成绩、思维力、沟通能力、实习经历、就业态度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显着性的正向影响。其中沟通能力对于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大,回归系数为0.472,而学习成绩、思维力、就业态度以及实习经历对于就业能力有微弱的正向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064、0.082、0.160、0.1。家庭情况、应变能力对于就业能力的影响并不显着。

(二)影响因素之间相关分析

从模型的输出结果我们得出:就业态度对实习经历有正向影响;实习经历对沟通能力具有正向影响;思维力对于学习成绩具有正向影响。就业态度对实习经历有正向影响,说明具有强烈就业需求的毕业生会选择参加更多的实习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实习经历对沟通能力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社会中的人事关系比学校中的要复杂得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锻炼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思维力对于学习成绩具有正向影响。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商的一部分体现,对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清晰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处理各方面大量的信息时更快速有效地获得有用的部分。

三、政策建议与总结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根据调查结果,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关于提高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其他各方主体解决相关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政府要努力协调大学生培养与人才需求的矛盾,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大学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通过体制创新切实突破产学研合作的各种障碍,加快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为大学生营造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

加强毕业生信息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匹配机制,减少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就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全面的毕业生信息,及时发现用人单位所需人力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全面的企业信息、岗位信息,方便就业。

在就业服务方面,就业培训和指导以及对毕业生的就业跟踪,特别是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该尽量填补就业市场中就业服务不足的空白,促进有关服务团体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完善的就业服务。

(二)高校方面

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促进个性成长与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从上面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实习经历、思维力等因素都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有显着的帮助。毕业生技能和素质是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资本,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毕业生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高校应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由过去的单一型、理论型、适应型人才培养转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一方面,创新专业教学体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教材,重组教学组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训练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大学生求职应聘能力,重视就业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不断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刻苦踏实精神等,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准确的就业定位,提高就业能力与就业的匹配性。

(三)个人方面

大学生自身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学习成绩、思维力、沟通能力、实习经历、就业态度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有了正确的职业目标,就有了良好的就业态度,良好的就业态度对实习经历有正向影响;锻炼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与人沟通,思维、判断等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对就业能力有显着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都以理想的职业为中心,目标明确,避免在校期间的迷茫,少走弯路。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大学生应有目的地做准备,学习和实践也会更有动力。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职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适应将来职业岗位的要求。

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实习经历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影响。实习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锻炼了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不断与人沟通交流、进行团队合作,全面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缺乏社会经验,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对参与社会工作不利。同等条件下,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具有优势。因此,大学生在校时就应该注重培养自身适应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1] 赵冬.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2] 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8.

[3] 胡尊利,刘朔.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3):104-107.

[4] 关子明,常文兵,王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银行员工绩效考核方法[J].经济论坛,2009,(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