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浩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210037)

日本筑波大学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许 浩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210037)

文章主要研究探讨大学城建设问题。通过对日本筑波大学城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基本状况的梳理,分析了其建设特点和经验,论述了对我国大学城的启示意义,即加强生态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集约化程度,促进设施资源的公共性利用,以及进一步提升大学城的学科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大学城;筑波大学城;发展

大学城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现象。大学城的兴建不仅能够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教育与科研资源共享,发挥更大的协同创新效应[1]。大学城占用一定规模的土地,改变了原先土地利用形态,数万、甚至于十几万、几十万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学校行政人员居住、工作在大学城内,产生了相应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开发。同时,大学城的科研成果集聚效应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发挥更大的应用效用。

筑波大学城是日本目前建设最完善的、也是最成功的大学城之一,与我国很多大学城相似,筑波大学城是由政府主导、而非自然形成的大学城,因此其建设经验值得我国大学城建设借鉴[2]。

一、筑波大学城的基本概况

筑波大学城,又称为筑波研究学园都市,被誉为日本的头脑城,位于东京都东北60公里,成田国际机场西北40公里处,是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为特征的大学城。它始建于1963年,作为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规划建设的国家级项目,其建设目的是为了发挥科技资源集中优势,提高教育研发水平,同时缓解东京都科研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筑波大学城总面积2.84万公顷,人口20万,科技研究人员1.3万余人,研究机构、大学、高科技企业300余所,是日本最大的高等教育与科研基地[3][4]。

筑波大学城包括学园区与周边开发区两大部分。学园区是筑波大学城中心城区,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18公里,面积2.07万公顷,主要配置国家级的研发、教育机构与配套的住宅、商业、金融、娱乐、餐饮、百货零售等设施。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称为“周边开发地区”,采用据点开发方式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由于日本土地产权私有,城市建设用地需要从个人手中购买,因此城市景观、科研教育机构与农村田园景观相互穿插、融合在一起,城市建设用地呈现不规则与不连续的状态。

学园区包括三类功能区,分别为研究教育区、居住区和城市中心区。研究教育区位于研究学园区北侧、南侧外缘,根据学科种类进行配置。其中,文科类与教育科学类在北部,土木工程类在西北部,理工科类在南部,生物科学类在西南部。各类大学科研机构占地面积为1407公顷,其中国立筑波大学占地面积为258公顷,文教系(隶属于文部科学省)机构占地面积为556公顷。城市中心区位于研究学园区中部,集中配置行政、商业、金融、餐饮、交通、文化设施,其发展目标是形成区域性的具有高度自立性的城市核心区,以土地高度、复合利用为特征。一条由广场、公共设施、公园绿地形成的中轴线步行公园路贯穿城市中心区。住宅区布置在中心区周边和研究教育机构的邻近地区,按照居住单元布局与居住配套的商业、教育和福利设施。

二、筑波大学城发展的历程

筑波大学城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3年到1980年代之前,是基础建设期。这一阶段日本内阁通过了建设筑波大学城的决议,明确了城市的基本性质、功能、建设方针和措施,购买了大量的城市建设土地,制订了《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到1980年完成了43个国家教育研究机构的转移和设施建设。这一阶段大学城城市发展目标过于偏重于科技研发,造成功能不完善,知名度低,影响了其吸纳人口、减轻东京都压力的作用。

1980年代为第二阶段,是大学城的进一步完善期。80年代中期,日本通过了《研究交流促进法》以改善学术交流环境。1985年召开了筑波世界博览会,主题为“人类居住与科技”,主会场选择在筑波大学城。为保证博览会顺利进行,日本投入大量资金加快了筑波大学城的开发建设。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会场建设、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正是希望筑波大学城摆脱原先过于单一的科学研究功能,提高国际知名度,形成综合、完善的高教科研新城,并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博览会举办之际,共建成了中心交通枢纽、宾馆、筑波中心大厦、科技馆、商业街等设施,基本完成了城市中心街区的建设,促进了筑波从原来的科技卫星城向地区中心城市的转变。

1990年代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日本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教育改革纲要》、《促进大学技术研究成果向民营企业转让的相关法律》等法规,进一步改善学术交流环境、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和科研协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这一阶段,中央政府继续推动筑波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建设。大型的国际会议交流中心、外国研究员宿舍等相继落成,随着居住环境改善,人口逐渐增多,以科技为核心,包括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管理、交通、商业等的复合功能得到开发,巩固了筑波大学城作为地区中心城市和世界性科技基地的地位。

三、对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启示

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城建设方兴未艾,很多省会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城市都开工兴建大学城,甚至一些城市同时建几个大学城。与筑波大学城相似,我国的大学城基本为政府统一设置、自上而下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5]。实践证明,大学城的建设有效解决了我国大学原有空间与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为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发展[6]。但是我国大学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低,校园过大不方便利用,各个学校之间管理壁垒强,设施相互利用程度低等。而筑波大学城的建设发展对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大学城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组成部分,代表人类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的基本导向。大学城占地规模大,往往位于城镇的郊区,其土地基本是通过农村用地、农业用地转换而来。将大片的农用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对生态自然环境势必造成巨大的干扰。为解决这个问题,筑波大学城采取“环境共生”理念,以生态轴线和生态网络为骨架组织城市空间,以步行公园路为城市中心轴线,贯穿9处城市中心区公园以及图书馆、剧院、科技馆、车站综合体、国际会议中心等城市公共设施,以林荫道、88处公园绿地为生态网络,贯穿周围居住社区和大学科研设施。设计上尽可能利用自然生态的因素,如石材、池沼、湿地、溪流、植被群落等,并与周围的农村环境,主要是水稻田和林地群落的生态环境相连通,从而将城镇空间融入大范围的地域生态系统。我国一些大学城建设体量大,喜欢追求宏伟的建筑景观效果,过于人工化、高大型的建设风格割裂了人与自然土地之间的文化联系,也加重了生态环境负荷。因此,大学城的规划建设必须确立生态城市、田园城市的原则,在规划前应做好充分的基地调研,除了满足学校教育、科研与生活的要求以外,应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域生态系统,引入“自然优先”或者“环境共生”理念,处理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城镇人工建筑及人为活动的关系。

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资源少,因此,大学城在处理好用地生态结构框架基础上,应注重土地的集约化使用。这就要求城镇用地规模在受到严格控制的背景下,采用“精明增长”的城市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土地的复合功能,不断优化用地布局和功能结构。筑波大学城土地原为当地居民私有,由政府筹措资金购买,因此用地比较紧张且边界不规则,4.7公里长的步行公园路轴线两侧土地采取高度复合型开发手法,集中了主要公共设施,并在中心节点形成综合体建筑。公共建筑设施紧凑布局,符合低碳出行的要求。而我国一些大学城,用地面积庞大,建设中过于突出景观效果,中心大道宽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用地功能单一,公共建筑之间距离过远,来往不方便,土地使用浪费现象严重。这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有悖于我国基本国情,也降低了大学城的使用效率。

将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在一个新城里,其优势在于可以共同使用相应的设施,促进科研资源的流动、整合。筑波大学城内的大学校园均为开放式校园,校园设施可供地区居民和其它机构人员利用,学校食堂开放互用,图书馆资料可以互相借阅复印。我国大部分大学城内设施建设重复性大,一些能够供更多公众使用的设施,如体育活动场馆、停车设施、图书馆、会议场馆等,多采取封闭管理方式,开放程度不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我国大学城应进一步改进管理方法,创造开放的平台和利用机制,统合学校与科研院所的设施资源,以便更好地发挥互补和协同效应。

大学城应具备学科规模效应,应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和专业性学院并存,科研机构也应当多元化、文理工兼备。筑波大学城有300余家科研机构、大学和高科技企业,其中筑波大学是日本规模最大、留学生最多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建校理念为“全方位打造开放型大学,促进学科之间的互补与融合”。我国的大学城也不应走分散发展的道路,应该进一步吸引不同领域与特点的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进驻,打造具有一定学科规模的大学城。学科规模效应更有利于培养跨学科、前沿性的尖端专业人才,有利于科研人员寻找新的知识增长点。

成功的大学城必然具备较高的国际化程度。筑波大学城1.3万人的科研人员中,外国学者超过5千人,其中,来自亚洲的占68%,来自欧洲和北美的为16%,中南美洲的占5%,非洲的占4.7%,中东地区的占4.2%,大洋洲的占1.7%[7]。由于日本物价较高,筑波大学城为外国学者及其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宿舍,学校也为留学生提供低租金学生宿舍。政府发布面向外国人的生活指导手册,主要道路、公共设施、信息发布点与学校网站使用日、英、中、韩四种文字,整个城市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硬件设施和文化氛围。而我国大部分大学城缺少针对外国人的生活引导措施和相应配套的硬件,对外国研究者吸引力弱,无法形成国际性的文化氛围,这必将影响学术交流、科研产出与大学城的发展。国际化是大学城的重要特色,管委会应着力营建能适合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科研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高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吸引力,这也是提升大学城地位、优化大学城功能的重要举措。

[1]潘懋元,等. 大学城的功能与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 2002,(2): 36-41.

[2]卢 波, 段 进. 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J].规划师, 2005,(1): 84-88.

[3]钱学敏. 从筑波、竹科看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设[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7,(8): 64-66.

[4][日]日本国土交通省. 筑波学园都市规划[EB/OL]. h t t p : / /www.mlit.go.jp/, 2012-05-20.

[5]胡海建. 试论国外大学城的主要类型[J]. 高教探索, 2007,(3): 58-62.

[6]王爱华, 张 黎. 从筑波、我国大学城的集中典型模式及其特点[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3): 64-65.

[7][日]筑波研究学园都市交流协议会. 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外国人研究者等调査报告书(PDF)[DB/OL]. http://www.tsukuba-network.jp/kisodata/h23gaikokujinnkenkyuusya.pdf.

(责任编辑邱梅生)

G649

A

1003-8418(2014)05-0151-03

许 浩(1973—),男,江苏徐州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林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G201401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