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秀玉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仅包括经典诗文的学习,更包括对汉字的学习、对祖国传统民俗的学习。可是在日常教学当中,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的原因,导致这部分内容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运用;汉字;传统民俗文化;国学经典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143-0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标识性符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一些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语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就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而言,编排在教材当中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则是一线专家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权衡利弊、多方面的考量才编入当中的,它们都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小学习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响、社会各个层面对传统文化学习也越来越重视。那么,从小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则非常必要了。

1.关于汉字教学方面

汉字是祖国最为传统的文化,从汉字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它最具有国家符号特征。从《课程标准》来看,每一个学段都把识字与写字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字的识写要求也是阶梯式递进、螺旋式上升的。那么,在教学当中,我们对学生适当渗透汉字的演变,相机进行字理识字就非常有意义。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当中,与旧版人教版最为显着的不同就是在入学教育之后,开篇不再是拼音单元,而是一个识字单元。从这一个识字单元的出现,也就定位了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这个单元的汉字都是独体字,以象形字居多,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象形”这一特点来引导孩子识字了。如,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等等,当出示这些字的象形字,根据字的形体特征,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对应的汉字。这样利用字理识字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更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为写好汉字、用好汉字做好了铺垫。

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于汉字书写的“仪式感”,也就是要有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来感受一撇一捺的舒展之美、一横一竖的挺拔之美、一点一折的厚重之美。通过这样的书写,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神奇。在这样的教学渗透中,学生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在传统中的革新、变化,从而激发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把写好、用好祖国语言文字作为自己的使命。

2.关于传统民俗文化教学方面

在我们部编版教材当中,涉及到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少,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要求写新年祝福语、“和大人一起读”中的《春节童谣》,这都是和春节有关的,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是关于端午节的,课后题“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讲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后面还有一个选做题“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中国美食》虽然是个识字课,而在泡泡提示中是这样写的:“我还能说出更多的家乡美食。”显然,通过这里可以了解到各地的传统美食及饮食习惯,关于这一类内容的教学,方法就多种多样了。

一是点式学习。学习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我们就应了解了春节的相关习俗、相关故事,通过制作剪贴报或手抄报的形式来讲故事、说风俗,也可以进行品美食、说美食的活动,等到把教材内涉及到的传统节日都学完了,然后进行线式学习,也就是把这些点全部用线连起来,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通过汇报会、宣讲、演唱、歌舞等等形式,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展示比拼,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更开阔的局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民俗、感受我们这样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悠久的历史与熠熠生辉的文化。在这样由点到线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了了解范围,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是一举多得。

3.关于国学经典教学方面

部编版教材在国学经典方面,较旧版本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仅经典的诗词分量增加了,文言文也占了一定的比重。全套教材当中,古诗词有112首,文言文有14篇,还有一些俗语、歇后语、节气歌等等,这不仅回应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的重视,也有助于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一部分内容有些分布在课文当中,有些分布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当中,也有极少数的分布在课后材料当中。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因其所居位置的不同,教学当中也要有所侧重,切不可平均用力。想让孩子从小重视国学经典的浸润,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需要立足于儿童视角来学习。所谓儿童的视角,即“游戏”的视角,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平仄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之美,还是在精简的语言当中体味古人的思辨之美,我们的立足点都是要以“趣味性”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辨能力为目的。

统观我们新改版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汉字的教学上、传统的民俗文化教学上、古典诗文的教学上。 只要我们用心研究教材,体悟编者的用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我们就会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