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玉

摘  要:“蹲下来”不仅仅是幼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教学姿态,还应当是心与心的平等交流。幼儿教师应当基于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心里特征以及现有的环境资源,适度地“蹲”下来,蹲下来是一种倾听的姿态。在育人工作中,幼师必须在和风细雨的语言沟通、本真教育思维塑造、儿童本位的尚美教学以及静待花开的规律遵循等方面来渗透教学,倾听幼儿的实际所需,让幼儿能够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蹲下来;幼师;育人;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0-0087-02

【Absrtact】Squatting down is not only the teaching posture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but also the eq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heart and heart.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resources,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squat” moderately and squat down as a listening gesture.In the work ofeducating people,kindergarten teachers must infiltrate the teaching in the aspects of gentle language communication,the shaping of the original educational thinking,the beautiful teaching of children’s standard and the law of waiting for flowers to bloom,so as to listen to the actual needs of children and enable them to grow up happily.

【Keywords】 Squatting down;Kindergarten teacher;Educating people;Young children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脱离家庭束缚之后的首个社会化场所,而幼儿园教师是引领幼儿认识世界的引路人。作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内容的工作者,幼师必须学会“蹲下来”去倾听幼儿的心声,站在幼儿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倾听幼儿的情境中,不仅要做到“身体”蹲下来,还要做到“内心”蹲下来,在平等的视角实现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1. 和风细雨:幼师的语言艺术

幼儿是特殊的教育群体,就语言发展规律来讲,3-6岁的幼儿语音逐渐向清晰与标准转变,词汇的积累相比3岁以前词语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多而且能够逐渐阐述复合句型。同时,相比0-3岁学龄的幼儿,3-6岁的幼儿的认知结构体系不断地完善提升。因此,幼师必须学会用适合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表达艺术与幼儿进行沟通。此外,“蹲下来”倾听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因身高、交流方便的因素而采取的行为,更是取决于教师内心“蹲下来”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接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赞誉不但赋予了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还赋予了其育人的功能。而这种塑造灵魂的重大工程,需要幼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言传身教,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儿童,去带领他们认知世界。比如在设计的“小蜜蜂找朋友”的活动中,幼师的主要设计目标在于让幼儿能够体验到语言游戏的快乐,对自然界中的青蛙、蜗牛、蚂蚁、蝴蝶、蜻蜓等生物有个形象化的认知。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有些幼儿难免会出现好动贪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刻板严厉地加以批评,而是需要以情动人,以诚恳的态度让幼儿能够有序化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

2. 本真自然:幼师的教学思维

教育是本真纯粹的,它需要幼师善于、乐于用简单的思维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就幼儿园教学语境讲,幼儿是充满童心的,于生理角度而言其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因而,幼师必须将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与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的教学模式区分开,遵循幼儿成长的自然发展规律,内容上不拔高,精神上不超越。在尊重生命本态的前提下,求真务实,促进幼儿的快乐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上文提到,“蹲下来”倾听,更多表现的是内心“蹲下来”与幼儿进行平等交流沟通,这也需要幼师严防教育功利对教学环境的渗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玩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并且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就拿沙水区游戏活动设计案例来讲,沙水游戏是能够让幼儿在贴近大自然的同时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类型,幼师在创设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时,不应该做站在旁边的指挥者,让孩子如提线木偶般地做游戏,而应该主动“蹲下来”,化身为“幼儿”,与他们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3. 儿童本位:幼师的尚美教学

儿童本位,即一系列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儿童的需求来进行展开的,是学校环境与其他个体必须服务的对象。幼儿在出生的那刻起便决定了其成长的过程必然带有社会化的特征,即其逐渐开始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通俗来讲,儿童在园区所组织的户外运动中已经完全具有了乐群感,其日常行为的进行会对社会环境中的其他小朋友产生相关联的作用与影响,并且社会环境会使他们的认知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得到改造。心系教育,必须做到将爱撒向孩子。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言:“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在落实尚美的教学任务时,幼师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领路人,必须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与差异性,因材施教,不能落下每个孩子。在现代幼儿园的教学行为施展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每个幼师“蹲下来”倾听的核心,而且在此种教学理念的渗透下又延展出业内共同认知的真、善、美价值观,在这项教书育人的工程中,教师是服务者,而儿童是服务对象,教师所做出的一切教学行为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以3-6岁的幼儿特征来讲,他们仍处于感性思维为主的成长阶段,因此偏理性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是与其不适应的。针对此种教学情境,幼师的思维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出发来塑造教学环境,让幼儿感知到外在的美好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内在美。正如杜威曾讲的那样,“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他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就被改变了”。在审美塑造方面上,我们都知道,爱美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幼儿自出生以来变被赋予了发现美、感知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空间与色彩是幼儿园育人筑梦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该用正向的激励方式引导儿童去组合各类装饰品,让装饰物贴近儿童的整体审美。

4. 静待花开:幼师的教育规律

教书育人的工作就好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活动一般有着特定的生长规律,是无法违背的。每位教师在面对年龄差距大的幼儿个体,不应该放高姿态将成人的思维灌输其中,应当时刻谨记幼儿是有完整人格的,拔苗助长的教育模式是有悖于幼儿的成长规律的。比如,“幼儿园小学化”是大多数幼儿园逾越教育规律红线的一个显要现象,许多幼教在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中通常将幼儿当做小学生来对待,将“知识进行下放”,这种逾矩的行为极易让身处学龄前阶段的孩子陷入“知识恐慌”,爱游戏的天性也被扼杀在萌芽的状态,甚至在身心上也会对幼儿造成严重的伤害。

针对拔苗助长式的教学弊病,幼师必须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将幼儿的快乐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将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幼师也应“蹲下来”,以启发引导与游戏情境激趣的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幼儿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语言活动设计中,幼师应当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预设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会有哪些行为表现,根据各年龄段的目标具体设计语言教学活动,并可适时地将活动延伸至游戏、家庭等领域当中去。

5.创设空间:幼师的环境塑造

马克思曾言:“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在社会公共场所中,幼儿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经常会在社会与物质环境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发挥其年龄阶段的想象力与创新性对环境进行再塑造、再创造,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据心理学理论而言,当幼儿身处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就会有正向的效应。

所谓班级环境,即是围绕幼儿发展来进行各种元素的拆分重组,以满足儿童在鼓励活动、保持舒适、助长能力以及鼓励控制感等方面的基本环境需求。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隐性教育”课程,班级环境的主要特征体现在物理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首先,物理性环境是指将教室内部的物质条件与设施进行有针对性地搭配重组,是静态的环境创设过程。具体来讲,班级的物理性环境创设需要包括造型、色调、灯光、座位、储物柜等合乎幼儿视觉享受的要素,而班级间的动静结合、温度调节等元素要适当考虑幼儿的听觉健康与生理感知。其次,社会性环境是基于人天生的社会性来对教师与幼儿的教育氛围、人际关系进行优化。具体来讲,幼儿园是幼儿脱离家庭环境的主要社会化场所,班级教育氛围的创设必须要综合考虑班级所有成员的共同心理需求,并在日常的交互作用中能够催生一种无形的牵引力强化班级的凝聚力,使得每位幼儿的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塑造。

在当前的幼儿园班级环境的规划项目,除主题墙饰之外,区角是另一大重头戏。根据使用功能来讲,区角通常被划分为常态区角与创造性游戏两个方向。比如家园联系栏是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其区角标志一般设于家长容易看到的地方。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可合作去装饰家园装饰栏以体现幼儿个性发展需求。另外,区角空间的布局是幼儿园生成“内容”前还应考虑的因素。比如图书区应该怎么设置与摆放,教师可通过问题情境交给幼儿回答,让幼儿在互动中充分释放与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作为天生就具备亲社会性的幼儿来讲,是否拥有良好、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对其心理安全防线的打造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班级环境创设中,幼儿园的管理者与教学者经常将环境创设的焦点置于外在的物理环境上,而忽视对社会环境的创设。基于此,教师有责任与义务为幼儿创设一个健康的班级心理活动,让幼儿能够乐在其中。师幼关系摩擦经常是班级软环境的负面行为。比如,教师对于幼儿的参与活动进行不回应或漠视、对幼儿的肢体行为或语言表达进行控制的非人道沟通,都挫伤着幼儿参与班级软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应当深刻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内化于心,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问题,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教学与情感活动,使人性化与快乐的原则贯穿心理环境创设始终。此外,除了“爱”的教育模式以外,教师还应注重纪律原则在班级软氛围的应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因认知水平有限以及好动的天性而没有与成人相比拟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凡事都具有双面性,恰是因为幼儿发展水平较低而更容易去塑造、去培育。比如,当幼儿在教室所实施的行为有悖于社会公共认知时,教师应当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指出。当然,幼儿也必须具有自主选择权,而不能以“工具人”的身份去执行教师的“命令”。

6. 总结

现代教学理念催生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蹲下来”不仅仅是幼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教学姿态,还应当是心与心的平等交流。在现代社会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幼儿园的教育逐渐偏向小学化,教学方法与幼儿的成长规律也相违背。基于此,幼师必须在和风细雨的语言沟通、本真教育思维塑造、儿童本位的尚美教学以及静待花开的规律遵循等方面来渗透教学,倾听幼儿的实际所需,让幼儿能够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孟利燕.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

[2]王亚丽.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

[3]储慧颍.幼儿园班级主题环境创设如何体现育人功能[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

[4]陈淳.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J].读写算,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