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玉 管乃春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小学文言文教学,既是学生文言文的启蒙教学,同时更是文化的启蒙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定位,把握特点,紧扣单元目标,引导学生读通、读懂,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学生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关键词:单元目标 朗读体会 适度拓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7.004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文言文较少,且大都出现在第三学段。自从国家决定对语文学科的教材进行统编以后,教材编写者贯彻国家意志,紧跟时代要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的学习内容,目前,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当中已经出现文言文了。从三年级开始,编入课文,每学期一篇,四到六年级每学期两篇,共14篇。这14篇文言文体裁多样,有神话、有寓言、有传记;时间跨度长,从先秦的《两小儿辩日》到民国的《少年中国说》,寓意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无论是在一年级《语文园地》中出现的广义上的文言文,还是在三年级作为课文出现的狭义的文言文,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包括文言文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那文言文阅读教学该怎么进行呢?在实践中,我们要把握文言文教学的定位,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及表达特点。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为例,来谈谈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紧扣单元目标,确定文言文教学重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是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编排的。学习文言文,除了要关注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读通读懂以外,还要遵循这一编排体系,把文言文放在整个单元体系中去考查,紧扣单元的人文主体和语文要素,确定教学重点。

像《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所处的单元,单元导语页“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两句诗点明了该单元的人文主题,围绕此主题编排的课文还有《西门豹治邺》《故事两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口语交际的主题则是“讲历史人物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练习设置了这样一道题: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李必苦”,旨在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善于观察、思考的特点,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物形象。这是围绕单元的人文主题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够凸显文言文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得课后练习中,“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一题,紧扣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要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并能够整体把握文言文,将其转化成学习生活中的常用语言模式。学生也可以借助想象等手段,补充适宜的内容,让讲述更加生动、吸引人。

综上所述,我们教学文言文时,要研究分析教材,精准把握统编版教材文言文编排的特点,明确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与文言文之间的关联,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就不会偏离,不会陷入简单枯燥的境地。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对比、推断等方式,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审美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

二、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文言文韵味

教学文言文的第一环节,一定是读,这是由文言文本身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小学生由于学习经验较少,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不多,缺乏朗读文言文的机会,再加上文言文的语言有它独有的特点,断句、停顿有一定的难度,与学生常读的文章相比,文言文在语言表达习惯上不同,所以朗读时,学生普遍感觉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读好文言文这一环节上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不同环节,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读,读通读顺,读出画面,在诵读积累中领略文言文的节奏美、声韵美。

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文言文教学本身也承担着帮助学生识字的任务,因此把文言文读通读顺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初读时,教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把字音读准,读正确;其次,要做到断句准确,节奏把握恰当合理;还要注意控制好语速,让听的人能够大致知晓内容。教师可以在检查学生自读情况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大声自信地朗读,读得字字清楚,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在学生感觉到难读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必要点拨。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这样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试着观察插图进行理解:这里的“折枝”是指树枝被压弯了,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在什么情况下才树枝才会被压弯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语意正确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教师可以做示范,或是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做示范,直到学生把文言文读通读顺为止。初读时要想方设法让全班每一个学生扎扎实实地过好初读关。

2.发挥想象,读出画面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对文言文具体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发挥想象,把文言文文字背后的画面读出来,有了画面感,学生才会对文言文产生深刻的印象。如“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一句,在理解其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李子怎样多?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的李子,会说些什么,又是如何“竞走取之”?……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竞走取之”的画面吗?像这样,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读懂课文,读出画面感,把简单的文字变得内容丰富起来。

3.创新形式,读出趣味

在学生能够读通读顺之后,教师可以创新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古人读书,常常是摇头晃脑,沉浸在文字中,想必大家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也看过类似的镜头,请你也照着古人的样子读一读。

师:古代的书上,文章是竖着排列的,(课件出示)你能不能也像古人那样读一读呢?

师:古人读书时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明句读”,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读好停顿,因为古人编的书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课件出示没有标点符号的课文)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对于小学生来说,变换教学形式,常常能够让他们兴趣盎然,一遍又一遍读得有滋有味,乐此不疲。

4.文白对照,诵读积累

文言文课文选文都非常经典。在学生理解了意思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言文背诵下来。教师可以创设挑战的情境,师生合作,接力诵读;也可以文白对照,引导学生诵读积累。所谓的文白对照,就是教师说一句或几句文言文的意思,让学生说出原文。教师可以先和一名学生做示范,然后让同桌之间像这样互相说一说,读一读,背一背,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在诵读原文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从读通读顺,到读出趣味、读出画面,再到诵读积累,虽然学生读了很多遍,但读得多并不单调,因为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在反复朗读体会中,学生就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来,并且能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触摸和感受文言文所具有的文化魅力。

三、注重方法渗透,读懂文言文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种陌生的文体,学起来自然会感到困难。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古今字、难理解的字,包括它的语法特点、用典等,也都比较繁复,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方法上的渗透,帮助学生在读懂文言文的过程中积累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1.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内容

文言文中有些字词古今词义一致,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一结合注释就能自行理解。像这一课中的“尝、唯、竞走、信然”等,教材里都有注释,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试着自主理解。即使有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教师也要依靠学生互助,让全班同学都能理解这些课后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读懂文言文内容

联系上下文是一种常用的理解文言文得方法,有些词语联系上下文细细揣摩,就能读懂。像“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用于指代某一事物,往往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它指代的是什么。在这篇课文中,“之”出现了三次且有所不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主思考,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全班交流,理解明白第一个、第三个“取之”的“之”,指代的是李子这种水果;第二个“人问之”中的“之”,指代的是王戎没有摘李子这件事。

3.联系学习经验,读懂文言文内容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已经接触过的这类词语,教学中有必要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行突出讲解,加以巩固,帮助学生加深对这类词语的印象。比如“竞走取之”一句中的“走”,在文言文中就是“跑”的意思。三年级时曾学过的《守株待兔》一课中,“走”字就曾出现过,教材中还进行了注释。这次“走”字再次出现,教材就没有再进行注释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回顾旧知中进行巩固,甚至还可以联系《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加深学生对古代汉语中“走”字本义的理解。

4.教师适时点拨,读懂文言文内容

有些词语,教材中没有注释,但对学生理解文言文意思和主旨有帮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补充,适当进行指导、点拨。以“树在道边而多子”中的“道”为例,在中国古代,道是可以骑马的大路,是车水马龙的官道。了解了“道”的意思,让学生想象古时官道上的车水马龙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李子结那么多,却“多子折枝”,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对“道”一词的理解,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突出人物品质有很大帮助,对于这样的词语,进行指导、点拨,非常有必要。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言文都比较浅显,在教学中不宜让学生机械理解,在疏通词句意思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整地说说文言文的大意,引导学生品出文言文语言的味道。与此同时,要带着学生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理解的过程中总结方法,为文言文的学习积累经验。

四、强化实践运用,转化文言文语言

统编版教材编排的14篇文言文中,有12篇是叙事性作品,且主人公大多是以天真活泼的儿童为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这样既拉近了小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也便于开展包括讲述故事在内的语文实践活动。《王戎不取道旁李》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简要复述课文”,课后练习中设置了结合注释讲故事的练习。此时的讲故事,与理解文言文大意不同,不仅要求学生能将文言词汇转化为白话文,还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甚至鼓励学生加入合情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转化文言文语言。教学时可以根据学情提出讲故事的分层要求:

一是能够借助注释,结合课堂上同伴的讨论,教师的点拨,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述完整,就能达到基本要求。

二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教师可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想象人物说的话。如:众孩童见到“李树多子折枝”,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见王戎不动,又会怎样追问?王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提示学生可以把这些内容融入故事中,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愿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分配好角色,之后拍成小视频,通过班级群等方式展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这一教学设计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学生需要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才能完成,既符合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要求及新课程标准学科素养中得“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要求”,又立足小学生学习文言的实际理解水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区别。

五、适度拓展延伸,传承优秀文化

文言文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要在他们心中扎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增强他们的文化归属感。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篇幅短,容量小,入门之后学习起来并不难。我们可以在学习之后,根据文言文的主题、人物、题材等,适当进行相似拓展,抓住机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经典,品味文言文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将王戎善于观察思考并能进行推理判断的少年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孩子对王戎的兴趣,补充介绍王戎,并拓展阅读另一篇文言文——《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王戎观虎》与《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样,内容契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两篇文章又都将主人公与旁边人的反应进行对比,写法相似,故事性强,可以提炼出相同的语文要素,适合学生将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人物的了解,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仅能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学生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参考文献:

[1] 杨思昂《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谈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4期。

[2] 张明凤《“四文融合”开启小学文言文教学新境界——以〈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