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路径。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包括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文学素养和传承文化传统。随后提出了多种融合路径,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文化内涵、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传统文化美学、文学作品赏析与文化融合、历史故事演绎等。最后指出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融合路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4.008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已被认为是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教学中,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并探索创新的教学手段,我们期望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寻找更具体、更有效的方式,使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亲身感受、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他们的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和指导。

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祖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了解、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这种文化自信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升道德情操,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有利于其全面发展和成长。因此,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2.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经典,包括经典诗词、传统故事、文学典籍等,这些文学作品承载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将这些文学经典融入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传统文学之美,感受语言之美,激发其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学生可以培养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这种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审美情感,为其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奠定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通过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内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这种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承认,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汲取精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同时,传承优秀文化也有助于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和传承意识。这种文化传承将帮助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因此,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文化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首先需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化内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课堂故事、文学作品、戏曲表演等,营造具体的场景和情境。例如,可以选取经典的诗词、寓言故事,结合图画、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同时,利用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古迹等文化场所,亲身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更直观、深刻地领略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

例如在《赵州桥》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这座历史名桥的认知和情感,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画、模型或者多媒体展示赵州桥的形貌、结构和雕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座古桥的雄伟与美丽。其次,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当时的石匠或是桥上的过往行人,通过对话、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知当时建造赵州桥的场景和背景,进一步理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桥的结构设计,让他们了解这种创新设计是如何保证桥的坚固与美观的。特别是要突出赵州桥的设计创举——拱形大桥洞及小桥洞的设计,让学生了解这种设计的实际应用与意义。以桥上雕刻的龙图案为例,设计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学生将被引导观察龙的形态、纹饰细节,通过描述、观察或者绘画等方式,深入感知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龙的神话传说与皇权、力量、吉祥等概念的联系。通过此过程,学生将了解到古代雕刻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追求。这种情境设计不仅让学生亲身接触古代艺术品,还促进他们思考、探究,并与传统文化产生情感联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将对赵州桥上的龙图案有更深入的理解,更能激发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使其在语文教学中更自然地融入、感知和领略传统文化。

2.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多媒体技术是展现其美学价值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媒体,如动画、虚拟实景等,可以生动呈现经典文本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动画演绎可以栩栩如生地展现故事场景,突出传统美德。同时,利用虚拟实景技术则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这些多媒体形式不仅使教学更生动有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与感知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

例如,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并结合《司马光》这一课文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美学价值的理想途径之一。司马光在故事中展现了沉着冷静、果断、勇敢的品格。这一场景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以更具体、生动的方式来展现。其中,动画演绎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方式。利用动画技术,可以再现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情景。通过逼真的画面和人物活动,突出他在危急时刻的沉着冷静和果断行动,以及与其他小朋友思维上的不同。这样的演绎能够更好地呈现出司马光的智慧和勇敢精神,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感受故事中蕴含的价值。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一个仿真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司马光所处的环境中。这种互动式的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沉浸感,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司马光的处境与决策过程。这样的多媒体展示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使传统文化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利用动画演绎和虚拟实景技术,能够生动展示《司马光》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勇敢精神。

3.文学作品赏析,与传统文化融合

《草船借箭》作为经典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契机。这个故事是中华传统智慧的绝佳体现。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与行动不仅呈现了古代人物的性格与智慧,更蕴含着对智慧应用的深刻思考。教学中,通过深入赏析这一文学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智慧、谋略和品德的崇尚。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多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团队合作能力。这样的教学路径不仅使学生沉浸于文学的魅力,更为学生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与价值观的一扇窗户,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修养与综合素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文学作品《草船借箭》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个故事中,周瑜和诸葛亮展现了不同的智慧和谋略。周瑜善于用计谋,但又被诸葛亮的更高明计策超越。通过赏析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智慧、谋略的重视,并探讨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故事中诸葛亮的沉稳、机智以及为国为民的胸怀都是传统文化中崇尚的品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品德特点,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些品质,并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谋略,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他不仅敢于应对挑战,更是以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典范。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学生可以学习到诸葛亮巧妙运用东风和大雾,以及曹操多疑性格的特点,精心设计草船诱敌的策略。这启发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手段,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诸葛亮的决策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就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展开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策略和思维模式,展现出更加出色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赏析《草船借箭》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品德、历史等方面的内涵,培养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4.历史人物与传统文化的故事演绎

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向学生展示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观。比如,通过诉说孔子的故事,可以向学生传达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等观念,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又如,通过介绍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可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此外,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智慧和行为,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通过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的故事演绎,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举例来说,《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是充满智慧的,讲述了田忌与齐威王之间的赛马比赛。在比赛中,孙膑善用智慧与策略,通过调换马匹,使田忌反败为胜。孙膑并非在实际上更换了田忌的马匹,而是以巧妙的策略重新安排了马匹的出场顺序,因此赢得了比赛。他充分了解了比赛规则以及田忌和齐威王马匹的优缺点。他精准地运用了策略,在田忌的上等马对抗齐威王的中等马,用田忌的中等马对抗齐威王的下等马,最终田忌的下等马对抗齐威王的下等马,巧妙地赢得了三局两胜制的比赛。这个故事不仅仅讲了一场赛马,更体现了智慧和策略的运用。它向学生展示了在面对挑战时的灵活思维和善用智慧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从中领悟到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巧妙应对,以及如何善用有限资源取得更好的结果。这种故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也深化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智慧的理解,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启迪。

像《田忌赛马》这样的故事,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向学生展示了智慧和策略在竞争中的关键作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条件或资源不如对手,但通过善用已有的优势,灵活变通地调整策略,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孙膑之所以能够胜出,是因为他深谙马匹和比赛规则,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生活中,学生可以学习孙膑的智慧,善用自己的长处对付对手的短处,不断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并且在充分了解情况和规则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策。将这样的故事融入语文教学,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引导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上得到全面培养,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竞争态度和创新思维提供了有益的教育指引。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赛马的叙述,更是智慧和策略运用的生动例证。它向我们展示了即使条件不尽如人意,通过善用智慧、灵活应变,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孙膑并非靠实际更换马匹,而是精妙地改变了比赛策略,利用对马匹和规则的精准了解,在三局两胜的比赛中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策略运用的兴趣,更教导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如何善用智慧和灵活变通,创造出解决困境的新途径。将这样的故事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情感认知上得到全面培养,同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善用智慧、灵活应变的良好品质,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创造力的源泉。本文提出的融合路径和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刻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文化底蕴,更能培养文化自信与创新思维。这样的教育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相信这样的教学探索将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坚实文化基础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有益补充,为学生的未来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李明《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语文学刊》2021年第4期。

[2] 张红梅《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

[3] 王晓明《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索》,《小学语文教育》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