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萍 王世成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黄金时期。儒家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学中追求的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高度契合。因此,探讨儒家人文精神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不仅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更可以为培养新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课题,希望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儒家文化 人文精神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4.010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儒家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教育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不仅仅是道德规范,更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哲学。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儒家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够在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将儒家思想融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儒家人文精神概述

1.儒家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核心价值观

儒家学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回归其本性。这一思想成为儒家教育的核心。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这五常不仅是道德的规范,更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哲学。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义”是指公正和正直,“礼”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智”是明辨是非,而“信”则是对他人的信任和对自己承诺的坚守。

同样,社会公共道德亦在儒家文化考虑的范畴,例如儒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儒家认为,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人。儒家的“礼”思想也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看来,“礼”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体现。它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社会保持和谐与稳定。而在教育中,这种“礼”的思想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强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形成和谐的教育环境。

2.儒家的人文教育观

儒家的教育观念深受其人文精神的影响。儒家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因此,儒家强调师德,认为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儒家还强调教育的普及性,认为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不应受到身份、地位或财富的限制。在先秦时期,儒家超越了“官学”转向“私学”,倡导并实践了“有教无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观念无疑是十分先进的。此外,儒家还强调实践,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育目标上,儒家强调“全人”教育,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一观念与现代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教育方法上,儒家强调因材施教,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这一观念为现代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儒家人文精神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视角,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二、儒家人文精神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性

儒家文化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教育观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而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基础素养的关键阶段,与儒家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着深度的契合性。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文字和语言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将儒家的五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这些道德规范,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将其付诸实践。

儒家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而“孝悌”则是家庭和谐的保障。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与家庭、亲情相关的文章和故事。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教授语言,更是为了传递儒家的家庭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从而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责任。

儒家的教育观念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儒家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们不仅仅是教授文字和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字和语言来传递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此外,儒家还强调实践和体验。他们认为,知识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而不仅仅是通过听讲或读书。这与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以学定教”原则是高度契合的,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方法上,儒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这与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儒家还强调“因材施教”,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这一观念为现代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也常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教育。

儒家人文精神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存在着深度的契合性。将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儒家人文精神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核心,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将儒家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1.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五大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道德的基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这五大价值观融入教学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仁”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章,如关于友情、亲情、师生情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仁”的深刻含义,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尊重。“义”是指公正、正直。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正义、公平、勇气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义”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正义感。“礼”不仅仅是外在的礼仪,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礼仪、尊重、待人有礼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礼”的深刻含义。“智”代表智慧、聪明才智。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思考、解决问题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智慧。“信”是指诚实、守信。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诚实、守信、信誉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质。

儒家文化的核心除了倡导人与人之间“和”之外,还有对社会、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原则、规范。例如,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事物的平衡和和谐,这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儒家文化中“敬”的思想,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导师,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2.利用儒家经典文献促进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儒家经典文献,如《论语》《大学》《中庸》等,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些文献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引入这些经典,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体验和理解儒家的人文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首先,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儒家经典文献片段是关键。可以挑选一些简单、易懂、有教育意义的儒家经典文献片段作为教学材料。例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语句,都是简洁明了、富有哲理的经典语句,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和理解。

其次,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可以使儒家经典文献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进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如家庭、学校、社区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实践儒家的人文精神。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经典语句时,可以让他们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在与同学、家人的交往中,是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从而引导他们深入体会和理解这一经典语句的深刻含义。

最后,组织小学生进行经典文献的朗读和艺术化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儒家经典文献的韵律和节奏,体会其文化和艺术的魅力;而在相关的艺术创作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体验和表现儒家的人文精神,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3.整合课程资源,深化儒家人文精神的教学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儒家人文精神,意味着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古老的儒家文化在现代教育环境中焕发新生。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文化的引领者和传承者。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儒家经典故事、历史人物和重要事件得以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例如,利用动画、短视频展现《论语》中的故事,或者通过历史剧情重现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同时,跨学科的课程设计让儒家思想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语文课堂,而是渗透到社会学、历史、艺术等多个学科,形成一种多元互动的学习体验。学生在不同学科中接触到儒家文化的不同侧面,能更全面地理解儒家思想。此外,教师通过设计互动式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儒家的核心价值,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寓教于乐的元素,通过设计与儒家文化相关的教育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儒家文化,使得儒家文化教育更加接地气,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儒家文化知识带入家庭和社区,与家人和社区成员共同探讨和实践,使儒家文化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确保教师能准确理解和传递儒家文化,成为学生学习儒家文化的榜样和引导者。通过这些方法,儒家人文精神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全面和深入的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整合资源、阅读经典、品味价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儒家的人文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和人文素养。通过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小学生能够学会尊重、感恩和责任,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着重于心灵的滋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和思考,学生们能够对社会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批判,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培养出更为全面和有深度的个体。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成为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因此,儒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对新时代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希望通过将儒家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出一批既有知识又有修养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 惠汝君《试论儒家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学苑教育》2019年第13期。

[2] 任明满、肖欣亿、申小艳《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27期。

[3] 陆昕《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新教育》2023年第S2期。

[4] 苏叶叶《优化阅读教学路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初探》,《考试周刊》2023年第38期。

[5] 苏淑芳《立足价值本位,落实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实践分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年第9期。

[6] 韩翠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社会发展——跨越时空经济基础论文集(一)》2023年第6期。

[7] 张金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陕西教育(综合版)》2023年第9期。

[8] 于涌《中学国学教育中儒家人文精神的传承》,《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

[9] 高鹏、毛峰《儒家人文精神与中国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