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融合可以丰富数学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促进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从挖掘文本教材、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融入数学历史和故事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17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传统文化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珍贵资源,能够为数学课程注入丰富的内涵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究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路径,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丰富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与数学相关的元素,如古代的计数方法、测量方法等,这些都可以被引入数学课程中,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同时,通过引入历史文化的背景,如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故事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其次,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生通常对有趣的故事和典故充满好奇心,而传统文化中恰恰包含大量的有趣故事和典故。此外,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相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例如,在学习图形时,可以引入中国的传统图形文化,如剪纸、风筝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

另外,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文化与数学课程的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如历史、文学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融合路径和方法,使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数学课程的文化内涵,也限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一,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其往往把数学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学问,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数学公式、算法等基本技能,而忽略数学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数学课程缺乏文化内涵,使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其二,现行的数学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比例相对较少,缺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尽管数学教材中会涉及一些历史上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家的故事,但这些内容往往只是简单的介绍,缺乏深入的探讨和挖掘。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无法将数学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其三,一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缺乏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利用能力。教师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将传统文化与数学课程融合的方法和技巧。这使得其在教学中难以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数学课程中,也无法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和学习数学。

三、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路径

1.挖掘文本教材,凸显传统文化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资源。在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都与传统文化相关。因此,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文本教材,凸显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背景。

例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教材中会涉及一些古代数学成果的介绍,如中国的算盘、起源于古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和拓展。如,在介绍算盘时,教师可以详细讲述算盘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算盘是中国古代发明的计算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算盘是如何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金融等领域的,甚至在某些地区,珠算水平曾经是衡量一个人聪明才智的重要指标。通过介绍算盘的历史和使用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和传统文化。同样,在介绍阿拉伯数字时,教师可以讲述其发明者和传播路径。阿拉伯数字最初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后来被阿拉伯人改进和完善,并传播到欧洲和全世界。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字在全世界的普及和应用,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历史和重要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印度、古阿拉伯的数学成就和传统文化。通过深入挖掘和拓展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这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2.重视课堂导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古代建筑艺术和图案设计来引导学生认识图形。首先,教师向学生明确教学主题是“认识图形”,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和现在的建筑有什么不同吗?”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古代的房子比较矮,现在的房子比较高”,有的说“古代的房子比较简单,现在的房子比较复杂”。教师引导:“你们说得都对,但是除这些,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古代的建筑中运用了很多图形元素。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屋顶上的龙、凤、云纹等,这些都是什么呢?它们又有什么寓意呢?”学生回答:“龙是皇帝的象征,凤是皇后的象征,云纹代表吉祥如意。”教师说:“非常好!那么除这些,你们还知道哪些图形元素呢?”学生答:“我知道故宫的建筑上有好多三角形和正方形,它们应该是为了让房子更坚固吧。”教师肯定:“非常棒!你们已经发现中国古代建筑中运用很多图形元素。其实,这些图形不仅让建筑更加美观,还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比如,龙、凤、云纹等代表着吉祥、权威和富贵,而三角形和正方形则代表着稳定和坚固。”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或自己收集的一些传统建筑图片,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认识这些图形元素。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图案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元素在数学中的应用,学生也会更加了解和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

3.创设问题情境,融入传统文化内涵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可以融入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例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教师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钟表。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呢?”学生答:“我看手机上的时间。”或答:“我妈妈会告诉我现在几点了。”教师说:“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吗?他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时间呢?”学生答:“古代人用日晷来测量时间。”教师肯定:“非常棒!那么日晷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答:“日晷有影子,影子指向不同的方向就代表不同的时间。”教师肯定:“非常好!那么除了日晷,古代还有其他测量时间的工具吗?”学生答:“还有水钟。”教师引入下一课程主题:“对的,水钟是通过水流的速度来测量时间的。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古代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答:“它们都是利用自然现象来测量时间。”教师:“非常正确!现在我们有更精确的钟表,你们知道钟表是怎么工作的吗?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答:“钟表有指针,指针指向不同的数字就代表不同的时间。”教师引入教学:“非常好!那么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钟表吧。”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钟表的认识和学习中。通过了解古人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以及现代钟表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4.创新教学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氛围

教学形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为主题,组织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发展史,以及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成就和特点。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时期的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的调查和研究。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整理资料,有的负责制作统计图表等。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中国古代数学的资料,并整理成统计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可以通过柱状图、饼图等直观地展示中国古代数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最后,在完成统计图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和讲解其小组的统计图表,分享其小组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表现欠佳的小组和个人,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其对现代数学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等。通过以上创新教学形式和渗透传统文化氛围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5.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感知

实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对称》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如中国古典园林、剪纸、风筝等。其中,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剪纸作品,如蝴蝶、花朵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剪纸作品有哪些特点?其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了解到剪纸作品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这就体现了对称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剪纸实践活动,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包括彩纸、剪刀、胶水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对称的剪纸图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剪纸技巧和对称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对称的概念,同时也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创新评价方式,以鼓励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关注作品是否具有对称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评价作品的创意和美观程度。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强化传统文化感知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通过挖掘文本教材、重视课堂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创新教学形式以及开展实践教学等有效路径,可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培养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玉芳《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路径探析》,《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7期。

[2] 王炳华《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方法探析》,《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

[3] 王琼《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现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4] 吴敏《浅谈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读写算》2021年第13期。

(董敏敏,1990年生,女,汉族,山东东营人,研究生,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