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1 问题提出

手机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对手机的耐受性、戒断反应、持续上网渴望及行为失控现象。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让大学生逐渐沦为“屏幕的奴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手机成瘾现象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手机成瘾作为一种行为成瘾,与网络成瘾高度相关,网络成瘾干预研究可为手机成瘾提供借鉴。医学的视角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疾病,通过服用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减轻与网瘾伴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Shapira(2000)采用抗抑郁药物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教育学的视角认为,高校必须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才能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倾向。苗山根、张珺和胡欣欣等人认为通过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素质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2]。心理学视角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干预方法。其中,认知-行为是主流的理论基础。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成瘾者觉察和监管自己内在的自动思维,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达到避免成瘾行为反复发作、获得新的应对技能的目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Young等人(1999)根据刺激-反应的联结原理,使用计时工具、提醒卡片、强制隔离、重新学习等手段来改变网络特定项目的使用习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

心理需求是个体行为最主要的内在驱动力,Suler(2001)指出,网络可以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与网络成瘾有关的心理需求[4]。方晓义老师带领的团队总结多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优势理论”[5],并据此制定并实施了多家庭团体干预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亲子沟通技能训练、改善亲子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寻找可替代上网的选择,最终达到减少青少年上网时间,增加自控能力的目的。经过6次预,实验组青少年的上网时间明显减少,对网络的依赖降低,亲子沟通、亲子关系均有显着改善。同时心理需求满足程度亦有所增加,但网络满足的优势则显着下降[6]。

该研究旨在从心理需求满足的视角出发,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对策,综合评估干预的效果,从而为制定更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方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最终形成健康、合理、可控的手机使用方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施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选出手机成瘾倾向得分较高的学生,遵循自愿参与的前提下,确定70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为干预组,31人,一组为对照组,各39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40人,大一30人,大二22人,大三18人,来自城市16人,城镇21人,农村33人。

2.2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手机成瘾的文献,学习和借鉴以往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方案。通过问卷,筛选出手机成瘾得分较高的同学作为干预对象,并实施前后测。采用实验设计,严格设置干预组和对照组,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比较两组被试在干预前后各个阶段的手机使用情况。最后紧紧围绕干预活动的主题,开展一对一的个体访谈,深入全面评估干预活动效果。

2.3 研究工具

2.3.1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该量表由熊婕,周宗奎等人编制,共16个项目,分戒断反应,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四个维度。量表采用5点计分,1~5分别表示非常不符、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数越高代表手机依赖倾向更严重。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4个因素的cronbach α系数在0.55~0.80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0.91,4个子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5~0.85,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3.2 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

该问卷由万晶晶等人编制,共44题,分为影响力、自我认同、迎接挑战、人际交往、消除苦闷、自主、认知和轻松取胜八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1代表很不符合,2代表不符合,3代表符合,4代表很符合。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6,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在0.66~0.85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0.93,8个子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41~0.75,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4 干预方案

从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视角出发,编制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方案。该干预方案共8次,90min/次,每周1次,持续8次。第一次活动目标是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建立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第二、第三次主要目标是了解自身的手机使用基本情况和偏好,识别手机使用的高危情境,讨论形成手机使用的团体契约和个人契约。第四次主要围绕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并揭示手机使用背后的心理需求。第五、第六、第七次活动,主要围绕与手机使用紧密相关的前三种心理需求即人际交往,消除苦闷和迎接挑战展开,分享彼此在现实生活中满足心理需求的困难,充分讨论各种可替代的满足方式,并鼓励组员积极尝试。第八次回顾过往活动,巩固干预效果,并对合理使用手机行为作出承诺,展望美好未来。

2.5 研究过程

研究之前,先对两组被试进行施测,然后再对两组被试实施不同的干预。对照组的同学将接受一次主题为 “手机成瘾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间为90min。对干预组组员开展基于心理需求满足视角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方案。活动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测验,评估干预活动效果。干预结束后一个月、三个月,对所有参加干预的被试开展追踪测验,评估干预活动的长期效果。另外,选取5位干预组被试,开展个体访谈,了解组员对干预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全面深入评估干预效果。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及特点

表1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平均值为3.00,得分最高的维度是戒断反应(3.19),然后依次是心境改变(3.03)、凸显行为(2.85)、社交抚慰(2.74)。可见,大学生沉迷手机现象严重,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离不开手机。

表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s)

表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s)

戒断反应 凸显行为 社交抚慰 心境改变 手机依赖(总)3.19±0.76 2.85±0.74 2.74±0.710 3.03±0.88 3.00±0.63

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得分在性别、年级、籍贯差异均不显着,整体上呈现手机依赖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表2 大学生手机依赖特点(s)

表2 大学生手机依赖特点(s)

性别 男 女 t 2.92±0.63 3.07±0.62 0.96大一 大二 大三 F 2.91±0.60 3.04±0.56 3.09±0.76 0.51生源地 城市 城镇 农村 F 3.24±0.70 2.74±0.53 3.05±0.61 3.06年级

3.2 大学生手机成瘾情况的干预效果比较

为了考察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干预效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从总体上分别考察干预组和对照组大学生手机成瘾

得分前后测差异;(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前测和后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大学生手机成瘾得分的差异。

表3 前后测中手机成瘾得分比较(s)

表3 前后测中手机成瘾得分比较(s)

注:***表示P<0.001。

组别 前测 后测 P干预组 3.08±0.68 2.79±0.59 2.81***对照组 2.97±0.60 3.06±0.70 0.28 P 0.32 2.14***

由表3可知,前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手机成瘾得分不存在差异,后测中两组学生在手机成瘾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干预组学生在手机成瘾得分上显着低于对照组的学生。干预组的成瘾得分在前后测中存在显着差异,对照组在前后测中差异不显着,可见基于心理需求的手机成瘾干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3 大学生心理需求满足方式的干预效果比较

为了考察大学生心理需求及满足方式的干预效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从总体上分别考察干预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理需求及满足方式的前后测差异;(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前测和后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理需求及满足方式的差异。

表4 前后测中心理需求重视程度比较(s)

表4 前后测中心理需求重视程度比较(s)

前测 后测 t干预组 3.33±0.45 3.26±0.52 0.65对照组 3.23±0.26 3.28±0.36 0.31 t 0.75 0.18

表5 前后测中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程度比较(s)

表5 前后测中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程度比较(s)

注:*表示P<0.05。

前测 后测 t干预组 2.86±0.45 3.15±0.30 -2.88*对照组 2.89±0.36 2.93±0.38 0.87 t-0.78 2.01*

表6 前后测中心理需求手机满足程度比较(s)

表6 前后测中心理需求手机满足程度比较(s)

注:***表示P<0.001。

前测 后测 t干预组 3.01±0.42 2.66±0.27 3.54***对照组 2.93±0.30 2.98±0.33 0.63 t 0.88 3.36***

由表4、5、6可知,干预组后测中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程度显着高于前测,手机满足程度显着低于前测,对照组学生以上两种满足方式在前后测中差异均不显着。前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程度、手机满足程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后测中干预组学生心理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手机满足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可见基于心理需求满足视角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努力在现实中寻找替代的方式满足心理需求。

3.4 手机成瘾干预活动的追踪效果

为了考察干预活动的效果,我们分别选取了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和三个月两个时间点,比较干预组被试在这两个时间段的手机成瘾得分与基线值的比较。图1结果发现,干预组的被试在活动结束一个月后、三个月后的手机成瘾得分均低于基线值,对照组两个时间点得分与基线值差不多,可见基于心理需求满足视角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长期效果。

图1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现象普遍,手机成瘾形势严峻,戒断反应和心境改变较为明显,但性别、年级和出生地差异均不显着。

干预效果分为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个部分。定量分析发现,前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手机成瘾得分差异不显着,后测中两组得分存在显着差异,且干预组的成瘾得分在前后测中存在显着差异,对照组前后测不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心理需求满足方式发现,前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心理需求重视程度、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程度、心理需求手机满足程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后测中心理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和心理需求的手机满足程度差异显着,且干预组的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程度和心理需求手机满足程度在前后测中差异显着,而对照组在两组满足方式上差异均不显着。由此可见,基于心理需求的手机成瘾干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定性评估方面,我们深度访谈了5位学生,了解他们对干预效果的评价,基本上都觉得“收货蛮大的”“挺好的,希望能再开一组”等,其中一位谈到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离开手机一刻都不行,哪天忘带手机感觉跟丢了魂似的。现在知道了,手机肯定是满足了我们自身的一些需要,才会让我们如此着迷。如果我们能找到替代的方式来满足,自然也就不那么依赖手机了。”另一位谈道:“在这里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挺好的,我们商量达成手机使用的约定,大家共同去遵守,感觉比自己一个人去坚持会容易一些。还建立了微信群,每天在群里打卡,相互鼓励相互监督,这种感觉挺好的。我以前上课也会忍不住拿手机看,最近这段时间我基本上可以做到上课不碰手机,或者在其他重要的事情或者场合不玩手机,感觉自我管理能力还是有进步的。”还有另外的被访谈者提道:“到了这个组,最大的收获就是终于找到跟我一样的人了,我是一个特别内向不善言谈的人,跟人聊天会很紧张,严重怀疑自己有社交障碍,但是我在手机上跟人聊天就可以很顺畅很自然,能熟练使用各种表情包,完全没有人际交往的问题,原来这个世界上不只我一人是这样的。但就像有的同学提到那样,越依赖手机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就越困难,还是需要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学会在现实的世界里跟人打交道很重要,毕竟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嘛。老师会教我们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还会设置一些情境让我们去演练,有问题的地方指出来并改进,针对性的练习还是蛮管用的。”整体上看,组员对该次干预活动还是比较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