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华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新工科”是近年来刚出现的新概念。当前,我国新经济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新工科”是在新经济背景下以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学科专业,对应的是新兴产业,如当下比较热门的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新工科建设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创新创业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1 理论探源

就业导向的创新创业研究最旱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情境认知理论和社会效率主义理论。前者强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职业情境或科研活动中培养、开发学生的能力;后者主张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训劳动者的能力,认为作为职业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伦理和习惯,必须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培养。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桑代克(Thorndike)的能力结构的多因素论、弗农(Vernon)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等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应用价值。

创新创业理论始终在不断推陈出新,百家争鸣,如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拉丁文缩写TRIZ)、系统创新思维理论(SIT)、创新扩散理论等。计划行为理论是对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继承与拓展。前者是Icek Ajzen 于1988年提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TRIZ 理论已然成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能力培养的最快途径及方法。

2 动态研究

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成果。以“新工科+创新创业(双创)”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2014年以来的文献,共得到65篇论文,其中《高教探索》等7 种中文核心与CSSCI 近两年来刊发14 篇,SCI、EI、CSCD 刊0 篇。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会会刊《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年创刊,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呈现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专家们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陈清耀,2018)、体系构建(梁冬松,2018)、教育平台建设(李丹虹,2018)、实践平台建设(樊俊青,2017)、能力提升路径(张吉军,2018)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反映出学术界、教育界已经开始关注高校“新工科”创新创业研究。有学者(朱文玉,2018;卓泽林,2018)指出,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以高校为主体,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战略化与专业化,加强“校政行企”联合,促进创新创业的原动力生成,提升创新创业的质量和成功率。

3 价值分析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 国际竞争新形势、 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推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的重要步骤。“新工科”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就业压力巨大这一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 创新创业精神成为个体就业创业以及经济社会促稳定、促增长的力量源泉。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转变传统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新创业观。因此,激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活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好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研究设计

以江苏高等教育为例。江苏省应用本科(普通本科院校21 所、独立学院25 所)为46 所,高职院校为90所。很多高校新增并举办大数据类、云计算类、人工智能类、虚拟现实类、移动互联类、基因工程类、核技术类、智能科学与技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类、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类、脑科学类等新工科专业以及转型升级的相关传统专业。新专业的创新创业工作往往处于起步阶段。

以“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展调研,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方法与成效成果,使用美国德雷克塞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等进行创新创业状态可视图谱分析,得出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结论;设计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能力问卷,向新工科专业学生发放问卷,收集数据,采用SPSS 等软件分析大学生就业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区域性差异,提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措施与策略。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个案,提取共性特征。

通过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前沿动态与趋势,应用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大学生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及能力提升的具体问题,以期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水平。通过高校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模式、课程研究,分析目前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探究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双创”教育平台搭建、模式转变、课程优化以及有效创新创业实现路径,为高校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双创”教育新生态,解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素,深化实践教育思想,精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就业竞争力,从而高校实现为经济社会输送具有高知识、高技能、 高素质的新工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5 建议与举措

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既要把握“新工科”内涵,做到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相结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体系、新模式。着眼于创新创业的“软环境”建设,围绕高校自身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就业及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细化毕业生的就业及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等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有效控制和减少高校就业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有效解决现实矛盾。

5.1 “三位一体”平台

高校(应用本科、高职院校)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对经济社会高等技术应用性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实践平台三大平台构建为重心,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新工科人才建设要求,探索和构建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全程化的系统有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机制,不断提高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服务和支撑新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素质的教改动态与进展、规划与成效、经验与亮点、困境与对策等。通过实践平台为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提供实用有效的多元信息服务,参见图1。

图1 “三位一体”平台架构

5.2 基本策略与方法

更新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应立足创新驱动发展的视角,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合理确定“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好国家或地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在就业教育、就业观念、就业与创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

重塑“双创”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基于新的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就业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孕育具有后发优势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职业胜任力为宗旨,锻炼就业能力、培育创业意识,开发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及包括通识课程、 专业课程和实践体验课程在内的多层次课程模块,保证课程目标、体系及模块的前沿性,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契合度,课程设计的灵活性等要素;宣传创新创业典型。收集、整理本校学生和校友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宣传并分享成功的经验,为遇到挫折或难题的学生和校友提供各种帮助。结合学生和校友自主创业经典案例分析,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化的创新创业模式、 方法与策略等,为其他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和校友提供较为系统的、具有前瞻性、借鉴性和预警性的信息资源等。

6 结语

新工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教学方式与技术,深化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构建创新型学生卓越成长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系统有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机制,通过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改革措施,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