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君,刘音,张文睿,辛林

(1.山东科技大学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2.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青岛 266590)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共教育部党组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 中明确指出要强化课堂教学工作责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21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校内涵式发展,要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1]。 目前,各个高校针对博士研究生进入教学岗位这一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措施。例如,高校组织岗前培训、观摩听课、指导教师“传、帮、带”等措施[2],能够在教学技能和方法上为青年教师指明方向。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自身教学能力的平台,全方位地考验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使青年教师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反思,汲取经验教训,加深教学感悟,取长补短,与时共进[3]。笔者结合自身参加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获三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二等奖、两次校级一等奖的经历,通过分析教学竞赛中各个环节的评测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探究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1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分标准分析

教学竞赛评分标准是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的分解,通常分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大部分。在分值占比上,课堂教学所占比例最高,为70%-80%;教学设计次之,为15%-20%;教学反思约占5%-10%。其中课堂教学的评分细则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等方面。

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2.1 教学内容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主要是以教学内容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既源于教学目标,又服务于教学目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评分标准要求教学内容不仅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符合学生的特点,而且要注重学术性、内容充实,突出反映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因此在教学竞赛中参赛教师必须广泛阅读资料、 大量查阅文献,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虽然教学竞赛只是抽取一个教学节段进行授课,但教学竞赛仅仅是课堂授课的一个缩影,是以“讲好一门课”为目标的。以专业核心课程《安全评价》作为参赛课程为例,选择参赛内容应当是课程的重点、 难点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在教学竞赛有限的时间(通常为15-20min)内将知识点讲完整、讲透彻。 比如对于学科类的教学竞赛,评委通常具备事故树相关的知识背景,可以选用割集、径集、结构重要度作为参赛内容。但对于非学科类的教学竞赛,由于该课程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并且评委没有安全专业背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内容讲透彻,因此不宜选用割集、径集、结构重要度作为参赛内容。

2.2 教学组织

组织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组织是堂课得以顺利进行的最基本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4]。教学竞赛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时间的控制方面考查较为严格,下面结合自身参赛经验分别就这三方面讨论如何进行教学组织。

(1)“启发-讲授-练习-自学-阅读”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吸引学生关注“要讲什么”;进而讲解基础理论知识,以讲授法使学生能够明确“讲的是什么”;紧跟着通过练习法指导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即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有什么用”;通过设计课后作业给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练习的空间,课程内容适当“留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安全评价》参赛课程中,讲解完某种评价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之后,加入最新的该方法的研究文献作为知识拓展部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板书、多媒体、移动教学”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

教学过程中板书、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可以使教学组织更加高效、紧凑。 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但是如果课程从头至尾都是多媒体的形式,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在播放多媒体的过程中适时地加入板书,对多媒体的内容进行补充。 此外,充分利用移动教学资源作为辅助工具,可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唤起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求知欲。在《安全评价》参赛课程中,板书的设计尤其适用于图形类的评价方法,如鱼刺图法、事件树分析等等。

(3)规划时间,把握节奏。

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控制反映到真实课堂上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精神集中程度的把握。据经验显示,在一节45min 的课堂里,学生的注意力可分成五个阶段[5]。在课堂前5min 学生的注意力较为分散,可通过引入问题、 故事等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程中;第6-15min,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应当讲解重点知识;在第16-20min,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出现疲劳,可加入一些有趣的案例再次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程中;在第21-40min,学生注意力出现第二次较长时间的高度集中,适合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最后5min,学生出现疲劳,梳理总结课程知识,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引导学生课后开展讨论和拓展学习。

2.3 教学设计方案

在教学竞赛中,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虽然分别单独进行评分,但两者实际上是紧密关联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加入学生活动设计,比如观察思考、集体讨论、归纳总结等,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学生能力提升“三维目标”,并在教学评价中评估每个维度目标的实现情况,不断完善教师授课过程。

2.4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具有个性化特点,同一门课不同的教师会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授课来完成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特色还具有规律性的特点,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教师独特的教学思想[6,7]。 教师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由于教学竞赛只选取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节段进行授课,无法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特色,因此对教学特色的评分要求也比较宽泛,例如,在山东省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实施方案中对教学特色的要求是:“教学理念先进、风格突出、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在《安全评价》 参赛课程中,由于讲解评价方法需要很强的逻辑性,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更好地体现出环环相扣的特色。

2.5 语言教态

不论是真实的课堂授课,还是讲课竞赛,授课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语言教态。 教师的语言教态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有声语言和教态而“察其言,观其色”[8]。

普通话讲课、 语言流畅是保证知识传播给学生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重视“肢体”这个第二语言和“目光”这个第三语言。适当的肢体动作,可以反映出授课教师精神饱满的状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眼神交流是一种无声、无形的语言,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得到肯定和鼓励,教师从学生的眼神中得到学生对于学习情况的反馈。

2.6 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亦是如此。教学反思是有意识地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审视[9]。 教学反思的方式众多,其中得到多数教学研究者认可的是“教学中-教学后”反思法。教学中反思,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实际情况、突发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后反思指的是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发生过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反思方法[10]。

在教学竞赛中,教学反思环节一般是在课堂教学之后立刻进行,故属于教学后反思。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分细则中,对教学反思要求从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方面展开,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有感而发,现场手写或打印。 因此在准备教学竞赛前可以对参赛课程的教学理念、 方法进行提炼总结,尤其需要明确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如何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

虽然教学反思环节在教学竞赛中所占的分值最低,但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都非常大。教师可以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情境随时开展反思,调整教学活动;授课结束后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日记、观看教学录像、分析教学案例等多种方式进行反思[11]。

3 结语

对青年教师而言,教学竞赛不仅仅是一场展示自身教学水平的比赛,更是一个以竞赛为契机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经过竞赛的反复多次磨炼,不仅可以磨出一门好课,也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质的飞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竞赛虽然只是课程教学的一个缩影,却折射出教师在教学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教学竞赛与课堂教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学竞赛来源于课堂教学,最终还要回归到课堂教学中。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才是比赛的真正目的。通过教学竞赛,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反思各个方面锻炼和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发现自身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教学改进计划,提升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