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卉,张题培,蒋 洪,刘虹伶,陈 建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战汗是指中医特殊汗型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一般是因为正邪斗争剧烈,正气为邪气所遏伏,一旦正气来复,正气能力蓄积抵抗外邪的特殊现象,是外感病尤其是温病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有关于“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的论述,而温病学中关于战汗的阐释与此不尽相同,相较《伤寒论》既有继承又有发挥的地方,因此,正确地认识战汗的机理和诊治对于临床治疗温病具有重要意义,而叶天士虽然在《温热论》中对此有颇为深入的认识,然对于战汗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有不同的理解,故今笔者不揣浅陋,试分析梳理如下。

1 战汗的源流

战汗,首见于《世医得效方》,但在此书中却并未进行详细的论述。而早在《伤寒论》中,已有了“战汗”的初始模型。张仲景记载:“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这其实就是关于战汗的最早描述。直至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明确提出战汗是一种正气驱邪外出的机制后,战汗一词才被医家广泛使用,据《临证指南医案》[1]记载:“小儿诸症,如发热无汗,烦躁神昏谵语之顷,或战汗大汗将止之时,或呕吐泄泻之后,或痉厥渐苏,或便久闭,而适然大便,或灌药之后,斯时正元气与病邪交战之际,若能养得元气一分,即退一分病邪。”而历代医家对战汗也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医经原旨》[2]记载:“有伤寒将解而为战汗者,其人本虚,是以作战。 ”《古今医案按》[3]:“战汗后热不退,势亦危矣。 ”

2 战汗的机理

叶天士指出:“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可谓确实有一言以概要之妙。叶氏认为此刻温热邪气已然不在卫分,却又未深及营分,外不能出,内不得入,而正是正邪斗争剧烈始终流连气分不解的阶段,如此可用战汗法。而吴又可在《瘟疫论·原病篇》[4]对于战汗的机理也有类似的表述:“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渐退,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中以达表,振战止而复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吴氏认为必待邪气深入后方可战汗而解。章虚谷也认为战汗是“邪在气分”。当代着名温病学家赵绍琴先生[4]也指出:“欲达到战汗而解的目的,首先要判定病在气分,才能出现战汗”。可见,只有气分实热证时邪气嚣张,正气不衰才有可能通过战汗而解。综上所言,邪在气分方可战汗而解似已成定论,而事实上对此持反对意见的医家也不在少数。比如周学海在《周氏医学丛书·温热论》就指出“必邪入营分有战汗”,并进一步指出“温热之战汗,必待津液耗燥,滞入营分,以甘寒扶胃生津,如大旱遇雨,阴津与亢阳相争,亦作战也”。甚至连吴鞠通也把战汗列在《温病条辨·下焦篇》,并自注此时“正气已虚”。

笔者认为:周、吴两家之说经不住推敲,有望文生义之嫌。战者,斗也,邪气既然可冀战汗可解,此时正气必然不衰,正邪斗争,热达腠开,邪气才有外解之转机。营分证乃是温热邪气进一步耗损人体营养物质的阶段,也是病情急骤,凶险异常的时分,极易出现热陷心包的危急重证,治宜清营透热,此时正气已虚是不大可能出现战汗而解的情况,而且根据临床实际来判断,营分证出现战汗的情况着实少见。

3 战汗的治疗

关于战汗的治疗,吴又可提出了“凡战不可扰动,但可温覆”的原则,笔者认为,吴氏所论稍显不足。对此,叶天士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他指出:“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确实更加精妙。然,对于“益胃法”历代注家却理解不同,譬如章虚谷认为此益胃应指补益胃气,因为汗液为中焦胃气所化,若胃气充盈,自可邪气于汗而战解。章氏认为“汗由胃中水谷之气所化,水谷气旺,与邪相并而化汗,邪与汗俱出矣!故仲景用桂枝汤治风伤卫,服汤后令啜稀粥以助出汗。若胃虚而发战,邪不能出,反从内入也,故要在辨邪之浅深”,

并且认为“若暑疫等邪,初受即在膜原而当胃口,无助胃之法可施,虽虚人亦必先用开达”。而清代另一位温病大家王孟英对章氏之说不以为然,说其是“未能尽合题旨”,并在《温热经纬》[5]中指明章氏之谬,言:“第邪既始终流连气分,岂可但以初在表者为释?”“胃为阳土,宜降宜通,所谓腑以通为补也。故下章即有分消走泄,以开战汗之门户云云。可见益胃者,在疏瀹其枢机,灌溉汤水,俾邪气松达,与汗偕行,则一战可以成功也。”明确指出应以“疏瀹枢机、灌溉汤水”以益胃,其后又言道“将战之时,始令多饮米汤或白汤,以助其作汗之”的方法。对此,当代温病名家刘景源教授[6]颇为认可,并引民国陈光淞的按语进一步阐明,云:“益胃之法,如《温病条辨》中之雪梨浆、五汁饮、桂枝白虎等方法均可采用,热盛者食西瓜,战时饮米汤、白水”。笔者认为,以上诸家的论注并未有失当之处,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罢了,对于战汗的处理,临床还当应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来论治。盖温热邪气流连气分,此时邪盛而不衰,可见壮热不恶寒、口渴欲饮、溲赤、舌苔黄、脉洪大有力等表现,若希冀战汗得解,理当少投轻清生津之品,并且稍进米汤、白水等以资汗源,而防止战汗后出现津亏正伤之证。如果病人平素胃虚正气不足,邪正胶着时,正气无力抗邪,此时酌情甘补脾胃之剂以扶正,如西洋参、石斛、山药等,待正气来复再战汗得解也未尝不可。而且,王氏等人所言的米汤等也确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素问·阴阳别论》中所说:“阳加于阴,谓之汗。”从生理上来说,汗为阴液,阳气宣发,乃为汗出。而从病理分析,乃为邪热迫津外出。因为,无论从生理病理来说,汗出即伤阴损阳。对于战汗而言,无论是正胜邪却,疾病向愈,或是正不胜邪,阳气暴脱,或是邪正相争,这三种情况的共同过程均为战而汗出,最终导致伤阴损阳。而胃为阳,喜润恶燥,脾为阴,喜燥恶湿。汗乃为胃受纳腐熟水谷而生,脾输布运化精微而成,故汗出伤阴损阳,即为损伤脾胃。因此战汗之后,多用补脾益胃之法。

4 战汗的鉴别诊断

4.1 战汗与脱证的鉴别 叶氏在 《温热论》中指出:“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症矣”,明确地指出战汗应与脱证鉴别,叶氏认为,二者的鉴别要点应是脉象及神志,这个观点似乎也和吴又可不谋而合,吴氏在《温疫论·战汗篇》也有“当即脉静身凉,烦渴顿除”的字眼,此时脉象的甄别极其重要,正如金寿山所言是“所谓决死生定虚实”之法,若战后脉象和缓而不急促,病人虽倦怠肤冷而不见躁扰不卧之状便是战汗得解之征,反之便为气脱危症。可惜对于战汗的先兆表现叶氏并没有进一步阐述,所幸魏柳洲在注解此条时指出“脉象忽然双伏或单伏,而四肢厥冷,或爪甲青紫,欲战汗也”,足可见魏氏临床经验之丰富,观察细切,后世可资参考。

4.2 战汗与转疟的鉴别 叶氏在 《温热论》中指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这两段话体现了战汗与疟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它反映病位均在气分,都在邪正交争时出现,这是它们的共同点。再者从它们的区别来讲,首先考虑范围,战汗涉及范围比较广,而转疟仅局限于三焦。其次从证候上来看,战汗分为战前的四肢厥冷、爪甲青紫,战中的一战而解或停日再战,战后的脉虚软和、汗出肤冷等。而转疟为邪伏三焦,多见寒热往来,胸满腹胀等症。故从范围和症候两方面可在临床上做出区分。

5 战汗的愈后及调护

根据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的论述,对于战汗的愈后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叶氏认为此时正胜邪却,疾病向愈,虽然战后皮肤虚冷,但是不需治疗,待其一昼夜后正气来复便可如常。并且进一步说明“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气”,叶氏认为战汗后邪气虽随正气外解,但阳气必然也随之出现代偿性的不足,虽然四肢不温,可是医生和患者不必以为是阳气外脱的急证而慌神呼唤患者,扰乱患者元气,只需要等患者安静的休息后,阳气来复,病自然可愈。笔者认为,此时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比如及时的更换汗后的衣服、适当地以米粥调养也是十分必要的。“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症矣”,如笔者在前一小节所述,若战汗后,邪气未解,而阳气先绝,虚阳外浮,故可见脉急数,值得说明的是,此时脉象虽跳动急数,但必然伴随节律不整或者重取无根,甚至结代脉等虚象。虚阳外越,故见躁扰不宁,叶氏虽未指明如何处理,但对此阳气暴脱之证,理当急进回阳救逆、益气复脉之品,比如大剂量的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等,等患者正气来复,再随证治之。“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叶氏认为,临床上未必所有的患者都是一次得战汗而解,假如战汗后邪气未退,正气先伤,可停一二日待正气来复再战汗而愈,笔者认为,在停一二日之间,少进扶正而不恋邪之品,促进正气恢复,缩短病程也未尝不可。值得一提的是,笔者猜测此处的“邪盛正虚”可能也正是前述所言周学海等人望文生义,认为战汗是邪入营分的原因,周学海等人对于此处“正虚”的概念可谓混淆不清,事实上,此处的正虚只是正气的相对不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虚证,也更不是所谓的营分证。

综上所述,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关于“战汗”的论述不可谓不详尽,从战汗的机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愈后等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阐释,可谓“辨证精悉”,叶氏所述对于后世研究温病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值得后世诸家进一步整理和提高。

[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594-595.

[2] 薛雪.医经原旨[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198.

[3] 俞震.古今医案按[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1.

[4] 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温病纵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94.

[5] 王士雄.温热经纬[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33.

[6] 刘景源.刘景源温病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