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慧婕 何金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广东 广州 510360)

甘草总黄酮具有抗炎、保肝、杀菌、调节免疫反应、抗氧化等[1,2],在多种临床疾病中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临床治疗痤疮和防治肝损伤的过程中也证实了其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甘草总黄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对痤疮等表面病症可通过皮肤给药,但治标不治本;注射给药不仅患者顺应性低,还涉及安全性等问题。鉴于此,为了提高甘草总黄酮的溶解度并促进吸收,本文将甘草总黄酮以自微乳液形式口服给药,考察其对痤疮和肝损伤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及试剂 磁力搅拌器(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P225D 和BS210S 型电子天平(Sartorius,Germany);控温摇床(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自制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高剂量及低剂量);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2 实验动物 SPF 级雄性昆明种小鼠60 只,体质量20~25 g。

1.3 实验方法

1.3.1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的制备 取甘草饮片,粉碎后过20 目筛。80%乙醇回流提取3 次,每次1.5 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所得浸膏中加入8 倍量纯水,搅拌后静置12 h,上清液过M130 大孔树脂,纯水洗除杂质后,用60%乙醇进行洗脱,洗脱液合并、浓缩,备用。取2 g 甘草黄酮提取物、1.65 g 磷脂、16.5 g 油酸乙酯,以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后,40 ℃旋转蒸发去除乙醇,所得溶液加入15 g 吐温80 和7.5 g 聚乙二醇400,1000 r/min(离心半径16 cm)室温条件下搅拌,得甘草总黄酮自微乳化液。

1.3.2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对痤疮的药效考察 SPF 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 只。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4 d,每天2 次,每次灌胃剂量如下: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组给予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15 mL·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5 mL·kg-1,阳性对照组按1.82 g·kg-1给予金花消痤丸(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120,规格:4 g×12 袋)。第14 天给药后,于每只小鼠左耳的固定位置处,两面均匀涂布0.02 mL 二甲苯,以致其耳部肿胀形成炎症,右耳则不做处理(作为正常对照)。于涂布二甲苯45 min 后断颈处死小鼠,继而分别在左、右耳相同部位用9 mm 打孔器打下圆片(左耳涂布二甲苯处),称重。以右耳所剪圆片的重量作为参照,肿胀度为左右耳圆片重量差值;肿胀抑制率为:空白对照组平均耳肿胀度与给药组平均耳肿胀度的差值,与空白组平均耳肿胀度的比值百分数。进一步剔除小鼠腹部的被毛,取下侧腹部的皮脂腺斑组织,立即放入10 倍体积的中性福尔马林组织固定液中,做HE 染色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测其组织结构[3]。

1.3.3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对肝损伤的药效考察 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组,每组10 只。于末次给药2 h 后,模型组和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组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500 mg·kg-1),空白对照组则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5 mL·kg-1;12 h 后各组摘眼球取血,所得血样在室温下静置30 min 后,离心(4500 r/min)10 min,取血清,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步骤,分别测定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继而将小鼠断颈处死,迅速取出肝脏,各肝脏取等同质量混合匀浆,称取总量10%的肝脏匀浆液,离心(4500 r/min)10 min 后,取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书中步骤分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

2 结果

2.1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对血清指标及肝组织中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血清中,ALT、AST 活性含量均有显着升高(P <0.01);小鼠肝组织中的MDA 含量显着升高(P <0.01),SOD 活性显着降低(P <0.01)。以上结果表明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组与模型组相比,能降低小鼠血清中AST 和ALT 活性(P <0.05),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 含量、升高SOD 活性(P <0.01)。见表1、表2。

表1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响(,U·L-1)

表1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响(,U·L-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表2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和MDA活性的影响()

表2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和MDA活性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2.2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对小鼠皮脂腺斑显微结构的影响 阳性对照组的小鼠皮脂腺体积较大,部分开口于毛囊,结构完整。空白对照组的小鼠皮脂腺体积小于模型组且排列较紧密,但大于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组。由以上结果可知,甘草总黄酮乳对皮脂腺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皮脂的分泌。见图1。

图1 小鼠皮脂腺斑纤维结构

2.3 小鼠耳肿胀抗炎实验 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组耳肿胀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肿胀抑制率可达37.03%,表明甘草黄酮自微乳液口服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3 讨论

痤疮为表现在面部、胸部及腹部的慢性炎症,表观体现伴有散在性的粉刺、丘疹、脓疱、囊肿,以及皮脂溢出[1],常在青少年肾上腺及性腺发育阶段发生;主要与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的异常增殖以及性激素失衡导致的皮脂异常分泌等因素有关。人体在进入青春期后,雄激素中的睾酮水平将迅速升高,这会将促进皮脂腺发育、产生大量皮脂;并促进毛囊皮脂腺异常角质化,从而引起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排出困难,表现为形成微粉刺。如果毛囊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则将加重炎症反应,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可产生脂酶,而脂酶能够将皮脂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这些粉刺、丘疹、脓疱、囊肿以及溢出的皮脂,是痤疮的主要体现。其中发病的本质原因是激素分泌紊乱,症状表现的本质是炎症。本研究中,小鼠口服甘草总黄酮自微乳液后,可抑制小鼠皮脂腺组织的增生,且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药物的毒性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靶点。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服用后绝大部分经细胞色素P450 代谢后排出体外,少部分的体内转化物会与肝细胞蛋白结合而引起肝细胞坏死。本文中,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的小鼠血清ALT、AST 水平升高,甘草总黄酮自微乳灌胃可有效抑制血清中ALT、AST 水平,同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MDA 的生成,推测甘草总黄酮自微乳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而发挥保肝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