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荣, 李绍荣, 王祖红

(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11)

急性脑血管疾病为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疾病。偏瘫恢复是当今世界医学难题之一。肌张力增高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后痉挛偏瘫由于阴阳跷脉为病,因此在其循行所过部位反应出肢体内外两侧的肌肉拘挛、疼痛及功能活动受限,采用补缓泻急疗法能通调阴阳跷脉气机,泻实补虚,泻阴补阳,平调阴阳跷脉,可使阴阳跷脉气机运行复常,可使中风后痉挛偏瘫得以改善。笔者自2012年来采用针刺治疗补缓泻急法治疗中风偏瘫肌痉挛6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60例,均为昆明市中医医院住院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龄52~75岁,平均67.2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996年试行方案)诊为中风病的患者:(1)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l997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为脑出血、脑梗塞的患者。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同时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18岁<年龄<75岁;(3)病程在2周~6个月;(4)意识清醒,病情稳定,无明显智障,听力无明显障碍,配合治疗;(5)瘫痪肢体肌力在1~3级。(6)同意接受针刺、药物治疗;(7)知情同意者。

1.4 观察指标

1.4.1 患侧上肢痉挛评定选用ASS评定;患侧下肢痉挛评定选用CSl评定。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补缓泻急加电针治疗组: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表现为肢体一侧弛缓,一侧拘急,当属阴急阳缓,拘急痉挛属实,弛缓属虚,治疗宜补虚泻实,采用提插补泻,得气后重提轻插,采用强刺激手法,重补重泻。局部痉挛状态松解。患者上肢的手指及腕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并旋前,肩关节内收,膝关节痉挛性伸直,足内翻下垂,脚趾屈曲,属阴急阳缓,针刺治疗宜补阳泻阴,泻阴取肩内陵、侠白、尺泽、曲泽、小海、内关、大陵、地机、三阴交、太溪、照海,得气后重提轻插;补阳取臑俞、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足三里、解溪、丘墟、申脉,得气后重插轻提。肩内陵、尺泽、内关、大陵、地机、三阴交采用电针连续波刺激,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治疗2周。

2.2 对照组 电针配合头针治疗组:采用阳明经、太阴经取穴为主,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髀关、足三里、阳陵泉、地机、三阴交、太冲。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采用传统泻患侧补健侧手法,曲池、外关、足三里、三阴交采用电针连续波刺激,每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治疗2周。

3 治疗结果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Ashworth量表比较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SI比较

4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由于阴阳跷脉为病,因此在其循行所过部位反应出肢体内外两侧的肌肉拘挛、疼痛及功能活动受限,正如《难经·二十九难》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缓是肌肉的弛缓状态,急是肌肉的紧张拘急状态,弛缓或拘急是由于阴阳跷脉脉气失调,而出现肢体阴阳侧的不平衡,而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因而用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法能取得很好疗效。临床上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多表现为:患者上肢的手指及腕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并旋前,肩关节内收,膝关节痉挛性伸直,足内翻下垂,脚趾屈曲,肢体一侧弛缓,一侧拘急,当属阳缓阴急范畴,拘急痉挛属实,弛缓属虚,针刺治疗宜采用泻阴补阳。在此病治疗中尤为重视行针手法,强调强刺激手法,重补重泻。泻阴取尺泽、曲泽、内关、大陵、地机、三阴交;补阳取臂臑、手三里、外关、三间、足三里、解溪、申脉。研究结果表明,补缓泻急法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针刺治疗后,痉挛状态明显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因此在临床针灸治疗上应该突出跷脉的枢纽作用,补阳泻阴,平衡肌张力,采用针刺补阳泻阴法能通调阴阳跷脉气机,泻实补虚,泻阴补阳,平调阴阳跷脉,可使阴阳跷脉气机运行复常,可使中风后痉挛偏瘫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