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泽安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 55002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胸廓病变、肺血管病变或呼吸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1],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根据病情的反复发作又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慢性肺心病的病程进展缓慢,可分为代偿与失代偿两个阶段,但其界限并不清楚[2],患者均具有慢性咳嗽、咳痰、哮喘史,并逐渐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肺心病引起的并发症最常见为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其他尚有上消化道出血和休克,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及肺性脑病,少见的有自发性气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后者病死率高[3],因此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活血化瘀方加减辨证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做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针对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140例患者中,男75例,女65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9.2±4.7)岁;病程5~36年,平均病程(15.3±6.5)年;其中伴心衰患者82例,伴呼吸衰竭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伴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有休息、常规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抗生素控制感染、调整水电解质平衡、解痉平喘、维持营养平衡、纠正心衰与呼吸衰竭、强心利尿、防止并发症等对症治疗方法[5]。实验组则应用自拟活血化瘀方加减:当归9 g,生地黄9 g,桃仁12 g,红花 9 g,枳壳6 g,赤芍6 g,川芎5 g,蒲黄9 g,五灵脂(炒)6 g,柴胡 3 g,桔梗 5 g,牛膝 9 g,甘草 3 g。外感风热、痰热郁肺型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平喘,在活血化瘀方基础上加炙麻黄、杏仁、石膏(包煎后下)、炙甘草、菊花、桔梗、连翘、沙参、炙冬花、葶苈子[6];风燥伤肺、痰热内伏型治宜疏风清燥、润肺化痰平喘,在活血化瘀基础上加麦冬、沙参、阿胶(氧化)、杏仁、、炙甘草、炙冬花、炙紫菀、炙桑皮、葶苈子;外感风寒、痰湿内阻型治宜疏风散寒、化痰平喘,在活血化瘀基础上加紫苏、麻黄、杏仁、桑白皮、甘草、茯苓、葶苈子;若痰不利者加炙冬花、炙紫菀少许;虚实夹杂、痰浊阻肺型治宜化痰降气、益肺健脾[7]。活血化瘀方苏籽、半夏、橘红、前胡、厚朴、生姜、黄芪、亭苈子、炙甘草;若呼吸困难甚者加炙麻黄、杏仁;肺肾气虚、心阳不振型治宜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振奋心阳;活血化瘀方加白参、五味子、麦冬、沉香、桂枝、黄芪;津伤者可加沙参、玉竹[8]。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显效:间歇性咯痰,痰为白色泡沫,气喘等症状显着减轻,日常生活能力不受症状影响,两肺偶尔可闻罗音,胸片检查可见肺部炎症大部分被吸收,心肺功能改善二级,生活可自理,意识清晰;好转:咳痰、咳嗽、气喘等症状减轻,但仍影响日常生活,双肺罗音减轻,胸片检查可见炎症部分吸收,心肺功能改善达一级,部分生活可自理,意识清晰;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好转。生活质量评价应用WHO生活质量量表,针对总体健康、疼痛与不适、日常生活能力、心肺功能、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对患者进行评价,分数范围为0~100分,除了“疼痛与不适”与“依赖性”方面,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采用t检验,单因素及预后关系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

表1显示,实验组显效63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8.57%;对照组显效5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88.57%,上述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表2显示,实验组咳痰总有效率95.71%,咳嗽总有效率95.71%,气喘总有效率97.14%,紫绀总有效率94.29%,心悸总有效率88.57%,水肿总有效率 97.14%;对照组分别为 84.29%、78.57%、81.43%、75.71%、74.29%、87.14%,上述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表2 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 生活质量比较

表3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着较高。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min)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min)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P 88.42±5.49 61.86±6.43 <0.05疼 痛 与 不 适33.45±6.12 91.53±5.24 <0.05积 极 感 受85.74±6.84 66.41±5.48 <0.05日 常 生 活 能 力93.69±5.78 72.35±5.57 <0.05心 肺 功 能87.79±6.48 49.08±5.49 <0.05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总体健康32.26±5.52 68.31±6.25 <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以反复咳喘、咯痰、水肿、紫绀等为特征,可分为代偿及失代偿两个方面,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本病常年存在,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肺心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通过适当治疗心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后期病情危重。慢性心衰属于中医学“虚劳”、“喘症”、“水肿”、“痰饮”、“六重瘕”等范畴,病程日久,反复发作,病机多为阴损及阳、阳损及阴[9]。因心气不能主血脉,多有瘀血滞脉、瘀血不利化水的病理改变,治宜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另一方面慢性肺心病多由外邪诱发,致肺气闭郁,故其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而邪实主要以痰浊为主而非痰热,既便有黄色脓稠痰,也是肺气郁闭不宣、痰浊郁而化热所致,清热之品易使肺气闭郁加重病情。此外,若温化无力、痰饮郁久也可化热[10]。

中医学认为,所有运行不畅的血液或局部阻滞及离经之血均可称为血瘀,慢性肺心病在外表现为咳痰气喘,在内则表现为血脉瘀阻,又因“脉者,血之府也”,脉以通为顺,心脑血管病主要病变在血脉,无论虚实、血瘀、血脉运行不畅,总是其病机的一个主要方面。而部分医疗人员不遵循中医辨证论证特点,因常见患者咳嗽咯痰,故多应用清热化痰药,反而引邪深入、肺气闭郁、咳嗽愈甚、咯痰不利、痰液引流不畅[11],最终导致感染控制不力,致使病情恶化。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在于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低下,邪气侵袭人体,肺先受之,肺气宣降失司发为喘咳。若反复感受邪气则肺伤气弱,痰饮留滞,日久正气必衰,而进一步累及心、脾、肾诸脏。“肺伤日久必及于心”,心气虚无以推动则致心血瘀阻而见心悸、胸闷、憋喘、紫绀、舌黯;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痰湿内生,上涌犯肺,而见咯痰量多;肾主水,肾虚无以制水、水气凌心则加重心悸、气短;肾又主纳气,肺主呼吸,肺气应下行归肾[12],肾气又有摄纳肺气的作用;若肾气虚不能摄纳肺气,则发为虚喘,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通络经脉、扶正益气。本研究应用自拟活血化瘀方,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补中益气;牛膝祛瘀通脉引血下行,三药助主药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且蒲黄、五灵脂入肝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证痊愈。

[1]郭学勤.中医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8):95.

[2]傅宝君,徐淑娟,薛金贵,等.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6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11):11-12.

[3]卢华.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4):178-180.

[4]谢湘云.慢性肺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药导报,2007,13(12):73,76.

[5]高宪虹,刘军.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肺心病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2):16-17.

[6]马朝燕.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肺心病高黏滞血症60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560-3561.

[7]刘宁,陈立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5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5,24(1):18-19.

[8]臧敏.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瘀证的证候规律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9]翟志光.真武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

[10]谢常林,许浦生.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缓解期体液免疫与肺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44-45.

[11]张迎春.丹参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431.

[12]颜学涛.“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慢性肺心病治疗中的运用[D].湖北中医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