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从伏邪学说论治慢性荨麻疹的思考

张秉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以伏邪学说为基础,结合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规律,从发生原因、藏匿部位、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4个方面探讨慢性荨麻疹的病机和治疗。慢性荨麻疹由伏风兼夹热、暑、湿、寒诸邪所致,本病伏邪主要藏匿于肌肤,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伏邪可藏于络脉;其发病可由正气虚衰、正不胜邪以致邪气肆虐,可由伏邪加强所致“因加而发”,亦可由新感六淫外邪引动内伏之邪,内外相合而发病,治疗的总则为扶正、透邪辅以泄热、缓攻通络之法,将伏邪学说运用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

慢性荨麻疹;伏邪;伏风

伏者,匿藏也,所谓“伏邪”是指伏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明·吴又可《温疫论》云:“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首次用“伏邪”二字表示伏邪概念。当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邪气,或邪气潜伏于正虚之所不易祛除,则致邪气留连,潜伏于人体,待时而发,待机而作,即谓之伏邪[1]。

慢性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范畴,笔者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本病,收到了良好效果[2]。但经长期观察发现,患者常因劳累、睡眠障碍、精神紧张、受风、着凉等因素复发,还有部分患者无法找到明确的诱发因素。故重新思考慢性荨麻疹的病机,发现可能与伏邪有关。

1 伏邪发生的原因

伏邪多由于外感邪气内陷,正虚无力抗邪,邪渐入里,深入气分、血分、膜原、脏腑反复发作,成为痼疾。很多慢性荨麻疹患者最初都有急性发作的病史,其病因多为受风遇冷、饮食不节、劳倦失眠、情志所伤等。由于忽视病情未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病情反复、迁延而转为慢性荨麻疹。

从正邪角度看,正气为伏邪致病的先决条件,正虚是邪伏的基础,正气不足可表现为不能识别邪气,而任其伏藏于体内;亦可因邪气胜正、伏藏体内而不被正气所驱。如《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言之,“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为《时病论》所谓“壮者邪不能居”之意。由此可见邪气是否伏藏于内取决于正气是否充足。临证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普遍存在气、阴、血不足的情况,这是本病之所以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内在基础。

其二,外感邪气之强弱决定着藏邪与否。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提出的“已发者而治不得法和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的情况,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高度契合。叶子雨在《伏气解》一书中指出:“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其中伏风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密切相关。

风为百病之长,风气淫胜侵入人体而伏于体内则形成外感伏风。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故常伤及人体的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如荨麻疹以发于皮肤的风团、瘙痒为主要表现;风善行而数变,故其致病病位游移、行无定处,正如荨麻疹风团的位置变化不定、毫无规律可循。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荨麻疹风团可以迅速出现,又可自行消退,此起彼伏;风邪常兼夹其他邪气为患,荨麻疹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不同季节常合并不同邪气,春季多与热,夏季多与湿、暑,秋季多与燥,冬季多与寒邪共同致病。湿、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热、燥邪易伤阴精,阳气及阴精受伤,加之风邪善行而数变,为其伏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2 伏邪藏匿的部位

《灵枢·百病始生》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诸医家对伏邪所匿部位众说纷纭,有“寒毒藏于肌肤”说,有“邪气盘踞募原”说,有“寒邪伏于少阴”说[3]。

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特点分析,本病伏邪主要藏匿于肌肤,所以临床表现为皮肤肌表反复发作的风团,但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其伏邪可藏于络脉。叶天士提出邪伏支络学说,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因邪伏支络、正邪混处发为络病。疾病缠绵治疗困难,部分难治的慢性荨麻疹正是由于久病入络所致。

3 伏邪发病的机制

邪气伏藏于体内,感而不发,只是正邪相争的暂时平衡状态,正气无力驱邪外出,邪气亦无力积聚而发病。正如上文所述,伏邪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正气虚衰。正气存内,正胜邪,邪不发病,正气亏虚,正不胜邪,邪气肆虐,宿疾发作;二是伏邪加强。“因加而发”是伏邪发病的重要病机。正如《灵枢·贼风》所云:“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必有因加而发焉。”邪气潜伏于体内,待人体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正气受损之时伺机而发;三是新感外邪。外感六淫之邪可引动内伏之邪,内外合邪为患,即“新感引动”。当人外受风、湿、热、火毒则极易与内伏之伏风、伏湿、伏热相合发病。

慢性荨麻疹由于气、阴、血虚,有风邪夹湿、寒、热、燥诸病邪藏匿体内,遇感而作,因加而发,有的患者可因再次受风、遇冷、涉水、饮食不节等明确因素诱发,而有的患者亦可由于劳累、焦虑、失眠、烦怒、合并其他疾病等隐匿因素造成复发,如果问诊不细就容易忽视。因此临床本病常见发无定时、缠绵难治,过敏原检测常为阴性,患者长期避风寒、慎饮食但病情仍无改善,逐渐失去治疗信心。

4 伏邪的治疗原则

针对伏邪隐匿、潜伏缠绵难愈的特点以及正气在伏邪致病中的决定性作用,伏邪治疗的总原则当为扶正透邪。

在伏邪的治疗上,扶正是关键,扶正不仅是补气、滋阴、养血,更要助正以使机体透邪、除邪。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提到:“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刘吉人《伏邪新书》中说:“一面扶正,一面祛邪,不操切圆功,务使内伏之邪解,脏腑之真元复旧而后已。”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常合用当归引子、玉屏风散等方,以起到补气、滋阴、养血、扶正之功用[2]。

针对伏邪深藏的特点,治疗时不宜直攻、猛攻,直接攻伐不但不容易祛除邪气,反而易伤及正气,而祛除伏邪的关键是要除尽,否则仍会伏留体内,伺机而作。要驱邪外出,首先必须畅通出路。邪气外出的出路有皮肤肌腠毛孔、五官九窍等,畅通出路则能开门逐邪。慢性荨麻疹病在肌表,就近排邪,因势利导,当以透邪为法,常用疏风、散风、祛风之法。针对风邪多兼夹其他病邪的问题,临床常兼顾祛风寒、风湿、风热诸证,以麻黄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消风散、荆防败毒散等方加减使用。

伏邪有郁而化热的特性,诸医家都很重视“泄热”之法。蒲辅周说:“伏气温病当清凉者十之六七,温热郁于气分为伏热,郁于血分为伏火,均以清凉法为宜。”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清热是重要一环。马融[4]拟定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古方基础上又加强了清热解毒化湿之力,治疗急性和慢性荨麻疹均收到良效。

针对部分难治的慢性荨麻疹由于邪伏支络所致,当遵循伏邪缓攻的策略。邪伏支络一般的攻邪药物难以奏效,叶天士主张取用虫蚁类药物,以血肉有情之品直达病所。因此,顽固难治的慢性荨麻疹可合用全虫方,或加用全虫、乌蛇、僵蚕、蝉蜕、土鳖虫等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荨麻疹患者常存在异种蛋白过敏现象,使用动物类药物之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5 典型病案

患者李某某,男29岁,2014年11月就诊。周身红色风团伴痒反复发作3个月。3月前食用海鲜并遇冷风后,于周身出现大小不等红色风团,1 d内可自行消退,发作时伴有剧烈瘙痒。无发热,无关节痛,无腹痛、腹泻,无憋气。自行服用抗组胺药(息斯敏)后,皮疹发作可缓解,风团变小,痒减轻,但仍每日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小便正常,大便微溏,每日一行,寐尚安,纳可。查体腹部、背部、双上肢可见散在0.5~1.5 cm大小红色风团,界清,周边无红晕,未见红斑、丘疹、水疱等,皮肤划痕征阳性。舌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诊断荨麻疹,辨证属脾胃湿热、风邪伏于肌表,治宜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组方:生麻黄3 g,赤小豆30 g,蝉蜕6 g,荆芥5 g,连翘、苦参、盐蒺藜、防风、赤芍、当归、炒白术、大青叶、天葵子各10 g,地肤子、茯苓、首乌藤、地骨皮各15 g。本方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意,增清热、除湿、祛风诸药。服药2周后患者症状缓解,发作较服药前减轻,但仍有细小风团不规律出现,伴轻微瘙痒,搔抓后风团愈加显着,2~3 d发作1次,二便正常,舌红边有齿痕,苔白、脉弦略细。遂于前方加生黄芪10 g,取玉屏风散之意以达益卫固表之功。服药2周后患者未再自发出现风团,但遇风、劳累后自觉周身轻微瘙痒不适,搔抓后可见局部细小红色风团,舌红、苔白、脉平。组方:防风、荆芥、盐蒺藜、生黄芪、当归、生地黄、赤芍、乌梅、银柴胡、五味子各10 g,川芎、蝉蜕各6 g,首乌藤15 g。本方为当归饮子和过敏煎之合方,扶正祛邪、阴阳并调。守方服药4周后患者未再出现风团及瘙痒,基本痊愈。总结本例患者治疗经验,慢性荨麻疹邪伏肌表、郁而化热,且常伴脾胃湿热,先期治疗以清热除邪为主,后期正虚之状渐显,当以扶正除邪并重,燮理阴阳,方可全功。

综上所述,从伏邪学说探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并指导临床的治疗,可为慢性荨麻疹提供又一有效治疗方法。

[1]任继学.伏邪探微[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3):4.

[2]张秉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5(11):63-64.

[3]朱松生.伏邪学说述评[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 (1):22-23.

[4]张喜莲,冯兆才,马融.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皮肤病验案举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102-103.

R758.24

A

1006-3250(2017)01-0136-02

2016-07-27

张秉新(1977-),女,天津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临床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