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可,蔡 云

(1.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2.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大动脉炎是临床难治病,能引起多器官的损害,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尤其对心脏的损害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对生活质量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1-3]。

现代医学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临床常用的激素、免疫抑制剂乃至靶向药物都各有弊端。但是中医学对于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自有特色和优势,但相关报道罕见。兹不堪浅陋,将中医临床证治总结如下。

1 脉痹侵心,是为病名

大动脉炎心脏损害是继发于大动脉炎的靶器官损害疾病之一,其病名古无记载,据大动脉炎以大动脉及其分支的渐进性阻塞临床特征,如患肢间歇性运动乏力、单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等,可归属于“脉痹”范畴;而继发心脏损害,多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等,可归属于“脉痹、心悸、虚劳、咳喘”等诸多门类。早在《圣济总录·诸痹门·心痹》[4]中明确指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是为心痹。其状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曝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现各教材一般多将此归为“胸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描述,然而结合临床,此论述与大动脉炎心脏损害更为契合:始发疾病为“脉痹”,而“脉痹”延及“心”则为“心痹”。我们根据前期研究,首次提出大动脉炎心脏损害的中医病名为“脉痹侵心”。脉痹侵心者众,以心脏损害为首发表现者亦非少数,可有短气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眩晕,甚则出现胸痹乃至真心痛之危候,若日久失治,病情迁延,影响心功能而致心力衰竭等,治疗较棘手,预后多不佳。

2 病因病机,自有枢要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尚不统一,相关报道较少。根据临床并结合现代医学,我们认为“脉痹侵心”者,血府伏火是其宿根和首发病因,阴亏虚是其本虚之质,因热致瘀或者瘀热痰饮等是继发病理因素。

2.1 血府伏火 宿根深潜

本病外现标实之症,内显本虚之候。邪实皆缘本虚起,如《素问·评热病论篇》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口问第二十八》[5]云:“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不足者,禀资所欠,受之先天,责之于肾:氤氲成胎之时,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偏衰,或外邪侵扰,而致气过化火,阴水难胜,伏于血府,血府者,血行之道也,血府伏火,热渗血中,日久成毒,灼侵血府;是故肾阴不足为大动脉炎(脉痹)病理基础;盖心阴不足无力制火,又心为火脏,火为阳邪,同类相附,伏火径聚心宫;再者心为血之主,亦为脉之宗,百脉归心,血受伏火,直入心宫;伏火者,言其星星也[6],灭而又起,息而不尽,内外合邪,即可燎原;心包亦可受邪,而成痼患。

2.2 心肾阴亏 病始之本

心肾之阴亏虚不仅是导致血府伏火之毒灼伤心宫的直接原因,也是变生他症的根本原因。《灵枢·本神第八》[7]曰:“阴虚则无气”。心阴不足则无以化气,血液的循行有赖心气的推动,若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则致胸闷虚喘,气阴不足心神失养则有虚眩不已;若阴亏甚,或伏火势盛,妄迫气血,上涌胸肺,可致心胸憋闷喘胀;火灼心络、邪扰心神致心悸怔忡;伏火灼血易生瘀,伏火灼津炼液为痰,痰饮淫泆,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复加气虚无力鼓动更令血行滞涩。《灵素节注类编·经解·诊脉辨脏腑病证》[8]:“心气不足,血脉痹结,故引背而痛”。同时各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易使血液高凝状态,此为药毒致瘀;血府已为伏火所伤,痰瘀也因伏火药毒所生,痰瘀胶着,结于血道,迁延日久,壅塞不畅,心脉阻滞、血瘀气滞则可为胸痹心痛,甚则真心痛;血不利则为水,瘀血阻滞气脉血道,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受阻,停而留滞变生水湿,聚而为饮,水瘀互结,瘀热交搏,或病邪久羁,阴阳并损,心肾阳微,下溢肌肤则肢肿如泥,上凌心肺则喘咳闷悸,久则心胀乃至心衰,可有昏睡谵妄、虚烦暓惑、手撒肢凉、脉微欲绝等危候。

因此,脉痹侵心、血府伏火是其宿根,病位在心肾,病性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心肾阴亏,标实有热毒、瘀血、气滞、痰浊水饮,每多相兼,病机复杂。

3 施治循法,爰有殊功

现代医学临床治疗本病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依旧是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但超过半数患者难以缓解,需联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及硫唑嘌呤等。新近的靶向药物如TNF抑制剂仍缺乏高等级的临床证据[9]。而中医对本病临床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自有特点。

3.1 谨守病机,方随机出

本病以心肾阴虚为本,则主以四甲复脉汤,即三甲复脉汤加炮山甲(3~6 g研末冲服),赤白芍需重用以通痹。

3.2 伏火难息,治以殊法

概而言之,诸火热主之以清,然血府伏火需主以清解匀散,因伏火深潜血府,与痰浊瘀血螯合胶着,犹如残灰宿火,须得拨开焰罩,不久自息[10]。宗丹波之言,而当匀散,匀散者匀气宣达舒散也,匀散以生川芎、生香附等,清解以生山栀、天冬,尤以炒甘草为佳。

3.3 证素辨治,执简驭繁

由于本病病机繁复,证情错综,临床除紧扣“心肾阴虚之质”与“血府伏火之宿根”,还行证素[11-12]辨治,方可执简驭繁、灵活进退。本病常见证素及相应治法方药总结如下。

3.3.1 心火亢盛,可见心烦、失眠、面赤、口舌生疮,或有头痛、便秘溲黄赤涩,舌红、绛、脉滑数,以《症因脉治》导赤各半汤[13]加减清解心火,药用黄连、炒甘草、生地、山栀、麦冬、犀角(以水牛角代)等。

3.3.2 心气虚,见心慌胸闷气短,头昏乏力,动则尤甚,面无华,脉细弱,常用《证治准绳》加味五痹汤[14]进退补益心气,药用人参、茯苓、当归、白芍、川芎、五味子、生白术、细辛、甘草。如气虚甚以生黄芪20~30 g渐增至百克,加佛手3~6 g可免碍中之虞。

3.3.3 心脉瘀阻,可见心胸疼痛,面唇色暗,舌有紫气瘀斑,可有胸闷、头晕、乏力、汗出等,脉涩、弦,以《普济方》桃仁苏木汤[15]出入以活血化瘀,药用红花、当归、桃仁、苏木、香附、赤芍、丹参等;心脉瘀而见虚者,尤宜竹节参量少效弱,一般皆20 g;若瘀血甚而心痛者,以龙血竭与浙贝1∶3研末服,0.6~0.9 g,每日4次;瘀热互结者加茜草、紫草凉血散瘀。

3.3.4 水饮凌心,多为心衰急作,见气喘短息难卧,肢肿尿少纳差,又可见虚烦燥扰喜凉,脉细弦劲,以四苓散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泄热行水,可加菝葜,重用茯苓、猪苓,亦可以大剂益母草合通草煎汤代水,再煮它药,去滓浓缩,减少液体摄入量,减轻心脏负荷,或加生附子1~2 g(无需先煎)以化气利水;其中,又要分别阴水阳水之不同,肿昼剧夜平者为阳水,加人参、白芍、桑白皮、橘皮;夜剧昼平者为阴水,加车前子、茯苓、生地、桑白皮、石斛、薏苡仁。病久见形寒肢冷、唇甲青紫、舌青紫、苔白脉沉弱,以真武汤;若四末逆冷,脉如丝线甚或无脉,可给予四逆辈;还有患者出现下肢色暗硬肿如石,此瘀水互结,需用地鳖虫、苏木、川牛膝。

3.4 药证同参,有的放矢

用药精准是疗效的保证。辨治尤需落于细微,治疗方能丝丝入扣。除了上述“脉痹侵心”的基本证素之外,临床也有其他兼夹证素及证治尤需注意,如急性加重期见虚火亢盛用紫珠叶、秦艽、青蒿;若热毒壅盛可与五味消毒饮加扛板归。至于养阴选用褚实子、百合、生玉竹等清滋不敛邪之品;阴虚夹湿者以忍冬叶,也可猪殃殃60~100 g,可煎汤代水,鲜品绞汁尤佳,放胆用之,清利而不伤胃;心虚动悸总以生脉饮加磁石为主,但见舌黄腻径用黄连温胆汤;心悸而气上冲者多加降香檀香,理气降冲,少用桂枝或易沉香,免耗伤气阴,还可加龙骨、牡蛎、珍珠母重镇定悸;若因痰热而胸闷悸动常给予小陷胸汤类;化痰通络用石菖蒲、郁金、远志芳透心窍。其他如现代药理证实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雷公藤10 g,或穿山龙30~50 g也可酌情使用,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肝肾心脏损害等,具体参考现代中药药理毒理研究,此不赘述,尽量免受药毒。

由于大动脉炎的宿根为血府伏热,最易伤津,日久成毒,复又耗气,气阴难复,故益气养阴贯穿治疗始终。益气要防助火生热,滋阴又要防助痰生湿。凡脉痹及心者用药总以清滋凉润为主,少用温热辛燥,免助火伤津耗气动风。清滋凉润之品不仅可御解伏火之毒,亦可借伏火之热性而免滋腻生湿,不同于厚腻滋填之队,碍壅中焦,不得畅运,亦不若极苦性寒之药,虽可强压一时之火,得一时之快,而更伤孱弱之根基,直损脏腑阳气,阳气虚损而伏火难息,错综复杂,横生他症,皆与病无益。

临床各证素往往相互夹杂,虚实相兼。在治疗时除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一定不忘扶正与祛邪共施,因阴为心之体,气为心之用,即使在急性加重期也尤要顾护气阴。

同时本病病程日久,缠绵迁延,久服中西药物难免脾胃受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临床一定要注意顾护脾胃,攻伐之药中病即止。值得注意的是,脉痹侵心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危急重症,必须重视现代医学的明确诊断和急诊措置,如PCI、CABG等,中西互参,各取所长。

4 生活调摄 尤宜重视

现代医学的规范治疗是控制疾病进展的主要方法。传统中医学向来注意生活方式,如食物与导引功法等运动对疾病的影响。针对本病病机,中医学认为,饮食要提倡清凉淡润诸如莱菔、薯蓣、甘蓝、紫薯、荸荠、枸杞苗叶、菊花苗叶、桑葚、蓝莓、海蜇、甲鱼等,而酒酪、臭恶、腥膻之葱蒜韭薤、河海江鲜等尤非所宜。传统认为,瓜果性温者如芒果、榴莲、桂圆、凤梨、菠萝、草莓等也需谨慎。凡动风、动血、生湿、助热、伤津、滞气之物皆非所宜。国外最新研究也证实,不同食物对免疫相关疾病有重要影响[16],可有所借鉴。同时中医学认为,传统功法导引术对于脏腑功能的调理也有裨益,不少导引功法都有专注于心系的部分,如八段锦中的第五式,六字诀中的“呵字诀”等都值得重视。但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其效应机制[17-18]。同时,良好的心态、规律的起居等都要注意。

综上,本病目前临床治疗棘手,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医临证需辨清病机,厘清证素,规范用药,并注意平时综合调摄,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