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勇,罗 玲,任 毅△

(1.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阳 550002; 2.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体质是一种客观的生命存在状态,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将体质分为9种常见体质,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2]。然而人群中还有部分个体属于阳气偏盛倾向的体质状态,9种常见体质中未收入阳盛质这一类型。阳盛质从《黄帝内经》《伤寒论》到现代文献研究均有涉及,在临床运用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阳盛质作一述评。

1 阳盛质的理论源流

关于阳盛质的条文在《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在《灵枢·行针》中提到:“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重阳之人指的是素体阳气偏盛之人,阳气偏盛之人其气火热炽盛,说话快,走路时脚举得高,心肺的脏气有余,阳气滑利充盛而升腾,所以精神一动其气就不待针入而先有反应。《灵枢·通天》中提到:“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原文大意是太阳之人,意气昂扬,神色飞动,仰头挺胸,膝腘似折,这就是太阳之人。《灵枢·天年》中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从中可以得出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灵枢·通天》中曰:“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谈到阳盛之人不可再耗脱其阴,只可泻其阳。《素问·调经论篇》中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伤寒论》包含的体质类型大概有7种,即阳虚、阳盛、阴虚、阴盛、气血俱虚、瘀血、痰湿[5],这种体质思想在整个辨证论治体系中都有贯穿。《伤寒论》34条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伤寒论》163条曰:“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革更,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两条病机有相似之处,但因为体质阳盛、阳虚的不同而立法不同。前条患者体质阳盛,表邪入里化热故当解表清里;后条体质阳虚、表邪入里寒化,故当解表温里。《伤寒论》第70条云:“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此条指因汗不如法,每因患者体质阴阳的不同而引起虚实不同的变证。若素体阳虚之人发汗太过,更伤阳气则温煦不及,故见“恶寒”之症;若患者素体阳盛发汗过多,每可伤津化燥,外邪由表入里,转属阳明胃家实证,故见“不恶寒,但热者。”《伤寒论》在使用药物时,亦充分考虑到体质因素的影响。如在使用三物白散治疗寒实结胸时,对巴豆的用量提出“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的使用原则。张仲景所说的强人就是体质阳盛之人,巴豆用量应大,而羸者即是体质虚弱之人,巴豆用量应小。《伤寒论》第7条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杨金萍[6]、赵志付[7]对此条的阐释认为,发于阳乃是阳盛质的人感受邪气入里化热。“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与“阳盛则外热”“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与“阳虚则外寒”意思相近。阳虚之人感邪恶寒而无发热,阳盛之人感邪会有发热,此为外热而非内伤杂病引起的内热。赵进喜[8]等论及《伤寒论》阳明体质中的胃阳亢盛之人发病之后易化热,大便干燥的阳明腑证;太阳体质中的卫阳亢盛之人易感受风热之邪,即使感受风寒之邪也从热化而表现出热象。

《针灸甲乙经》:“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9],指出太阳型的人多阳而少阴,对这种人治疗上务必小心谨慎地加以调治,不可再耗脱其阴,只可泻其阳。阴大脱的易得狂症,阴阳都脱会导致突然死亡或昏厥不省人事。这句话与《灵枢·通天》中“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文义基本一致。《针灸甲乙经》曰:“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9]”这句话与《灵枢·通天》中“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文义基本一致。可见《针灸甲乙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都涉及阳盛之人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禁忌。《格致余论》中提及:“予之次女,形瘦性急,体本有热,怀孕三月,适当夏暑,口渴思水,时发小热……其后,此子二岁,疮痍满身。[10]”文义提示阳盛质的人有先天因素。《温病条辨》中提及:“膏粱无厌发痈疽”[11],指出嗜食肥甘膏粱之味易发痈疽等疾病,此句提示阳盛质的人可受后天饮食影响。《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纯阳,无烦益火。[12]”生理上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阳气当发,生机蓬勃,与体内属阴的物质相比处于相对优势,在病理上多化热化火。

2 阳盛质的现代文献研究

刘孝忠[13]在研究台湾都会人群体质的时候,认为9种体质分类存在不足,在9种体质分类的基础上加了阳盛质等,得出结论在低于总体样本平均年龄的体质类型中阳盛质排第五位,而且阳盛质在已婚与非婚的比较中有显着差异。朱世杰[14]认为父母为阳盛质,久居寒冷地域,嗜食肥甘辛辣之物,长期情志郁结,久服辛燥之药是阳盛质形成的原因。因此在体质养生上,久居寒冷地域素体阳盛之人去热带地域时应避免穿厚衣,保证阳有所出。平时喜好肥甘辛辣之物的阳盛质之人应保持清淡饮食。长期情志郁结证的阳盛之人应保持心情舒畅,久服辛燥药物的阳盛之人应遵医嘱用药。袁端红[15]根据“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理论提出阴阳平衡的关键在阳,并通过实验得出从阳气着手,可使阳虚、阳盛型体质产生变化。儿童中阳盛质是存在的且占比还不低。钟鹏飞[16]等对7~14岁张家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中医体质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阳盛质占25.8%。辛顺心[17]等在新生儿体质中得出结论,阳盛质占20.43%。崔小芳[18]在研究小儿皮肤病中得出丘疹性荨麻疹肺热阳盛率高达44.55%,并且在14~19个月期间,肺热阳盛率要高于痰湿腻滞、阴虚燥红,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何星星[19]在研究小儿热性惊厥时得出结论,阳盛质是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小儿素体阳偏盛、阴相对不足,在发病过程中易患热病,阴津易伤,在治疗上不宜使用温阳药物,同时慎用苦寒药清热燥湿,应选用清凉之剂清热而不伤阴[20]。

3 阳盛质的发病特点

中医体质学说提出,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有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因素等。体质因素与发病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阳盛质发病多因禀赋充足加之感受热邪,易从阳化热,病性多为实,易患温病、疔疮、便秘等疾病。阳盛质多见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等表现。阳盛质的人素体阳气较盛而并非正气较盛。阳气就功能与形态来说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正气是指人体抗邪的能力,因此阳气不能和正气等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阴阳平衡才是正气存内的先决条件,阴阳偏盛与偏衰都会影响正气的生成[21]。阳盛质的人阳气偏盛,感邪易从热化,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状。当阳盛质的人群感受外感六淫邪气有着热化趋势,感受风邪易从风热;感受寒邪而寒不胜热时易从热化,寒胜热时则寒渐轻;感受暑邪则热更热;感受湿邪易从湿热;感受燥邪则更燥;感受火邪则更火。临床上可见有人感冒就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有人感冒则表现为流清涕、恶寒,这就是体质的差别,易患风寒之人为阳虚体质,易患风热之人为阳盛质,风热之人乃是卫阳亢盛之人。阳盛质之人患病若用温燥之品会助热耗气,正气不足难以抗邪,病情迁延难愈。阳盛伤津与阴虚发热均有热象和津伤的表现,鉴别关键之处在于有无阴虚表现。阳盛质的患病性质及其发展趋势,在用药方面应多采用凉润之品清热养津,阴阳平和,正气抗邪乃愈。禀阳气而生,阳气是一个逐渐衰退的过程,阳生而生,阳亡则亡。阳盛质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慢性病多为阳虚,当今“扶阳派”盛行可解释这个现象。

4 结语

现代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历史还比较短暂,本文对阳盛质的理论源流、现代认识和体质发病与特点等加以论述,希望能充实体质学说的内容。中医体质学说有必要在9种常见体质的基础上增加阳盛质,以指导临床养生康复和辨证论治。今后应努力确立阳盛质的判定标准,把阳盛质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进而研究阳盛质的生物学特征和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完善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