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

晏子辞千金

晏子①方食,景公②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③,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④,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 ,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⑤,一豆之食⑥,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⑦五百封管仲⑧,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选自春秋·晏婴《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晏子:名婴,齐国的国相,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②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杵臼,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在位。 ③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 ④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⑤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总,丝八十根。 ⑥一豆之食:一样食物。豆,古代一种食器。 ⑦书社:书写社的人名。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各立社。 ⑧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译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幺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

[读后思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是寡人之过也( )

②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

③请以奉宾客( )

④终再拜而辞曰(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方食(吃饭 )

B.泽覆三族(遍及)

C.进取于君(前进)

D.足于中,免矣(内心)

3.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退得罪于士/是进亦忧,退亦忧

B.终再拜而辞曰/停数日,辞去

C.若是其贫也/问今是何世

D.智者不为也/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下列加点的词均为“一词多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含义。

①景公使使者至( )( )

②分食食之( )( )

③是臣代君君民也( )( )

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 )

5.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两项分别是( )和

( ),( )通( ),意为( );( )通( ),意为( )。

A.使者反,言之公。

B.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C.延及交游,以振百姓。

D.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

6.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之”字,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分食食之 ②言之公

③以君之赐 ④一豆之食 ⑤婴闻之

⑥寡人之过也 ⑦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⑧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

A.①③ B.③⑤ C.②⑧ D.⑦⑧

7.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②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③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④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意旨。

9.文中,晏子从哪些方面陈述了他辞千金的理由?

[参考答案]

1.①错误 ②送 ③供养 ④两次

2.C

3.A (都是指在朝外)

4.①动词,派;名词,使臣 ②名词,食物;动词,给使者吃 ③名词,君主;动词,统治 ④名词,事情;动词,做

5.A和C,“反”通“返”, 回去;“振”通“赈”,救济。

6.D(都是指代齐景公送的财物。)

7.①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 ②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 ③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④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8.写晏子不受齐景公千金之赐,生活俭朴,并从与管仲的对比中,突出了晏子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

9.从三个方面陈述理由: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事亲须养志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①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②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③养曾皙④,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选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

[注释]

①守:指持守其身,使其不陷于不义。②失其身:指亏其身,陷于不义,辱其亲。③曾子:即曾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④曾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导读]

本文中,孟子指出守身事亲的重要,事亲则应养志,而非养口体。诚哉斯言!

生命无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健康完整的身体,我们除了要好好爱惜,不做伤身害义的事情之外,还要懂得感谢父母。由此看来,守身和事亲是一体的两面,不可分开。事亲除了奉养口体之外,最重要的是养志。人非禽兽,不是吃饱喝足就够了,人有志趣理想,其重要性往往超越饮食饱暖,君子可以为了学习而废寝忘餐,为了取义而舍弃生命。为人子女的如果侍奉父母时,只能照顾到饮食饱暖,而忽略了父母的志趣理想,怎幺能叫作孝呢?

曾子奉养父亲,必有酒肉,这是物质上的口体之养。酒肉要撤,一定问父亲要给谁?这是尊重父亲的承欢之心。父亲问还有没有酒肉,一定说有,因为父亲会这幺问,一定是想要给人。曾子一定回答说有,这就是怕父亲失望的先意之心。饮食小事能这幺做到,其他的理想大业应该也可以承欢先意,做得很好,这才是养志。曾元养曾子,只有口体之养,而不能养志,这不能算是孝。

[译文]

孟子说:“侍奉谁为最大?侍奉父母最大;持守谁为最大?持守自身节操最大。既不失自身节操又能侍奉好父母的,我听说过这种人;丧失自身节操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没听说过。谁不侍奉(长者)?侍奉父母是侍奉的根本;谁不该坚守(节操)?但坚守自身(的节操)是坚守的根本。

曾子奉其父亲曾晳,每餐有酒肉。撤除食物时,必定要问(剩下的酒肉)给谁;父亲问有无剩余,必定说‘有。曾晳死后,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每餐也有酒肉。撤除时,不请示剩余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剩余,回答说“没有了”,将以剩饭下顿再进奉父亲。这叫作口体奉养。曾子那样可以称为奉养父母的心意。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读后思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事亲为大( ) ②守之本也( )

③将以复进也( ) ④则可谓养志也(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事孰为大 B.(酒肉)将彻……

C.必请所与 D.问有余,曰“亡矣”

3.下列句子都属于倒装句,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吾未之闻也

C.宋,何罪之有 D.孔子云:何陋之有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②守身,守之本也。

③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

5.孟子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什幺观点?他认为对于“事亲”来说,怎样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孝”?

6.读了本文,你打算如何孝敬父母?请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参考答案]

1.①侍奉,赡养 ②根本,实质 ③再,又 ④心意,意愿

2.A (B.彻,通“撤” C.与,通“予” D.亡,通“无”)

3.B(“未之闻”是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提于动词前;ACD都是疑问句宾语前置)

4.①侍奉谁为最大?侍奉父母最大。②坚守自身(的节操)是坚守的根本。③像曾子那样,就可以称为奉养父母的心意了。

5.本文中,孟子指出守身事亲的重要。他认为:事亲则应养志,而非养口体。

6.趁父母双亲还健在,好好地孝敬他们,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做到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