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能

(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发展的总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武陵山片区横跨贵州、湖北、湖南、重庆三省一市,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交汇地带,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蕴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探讨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路径,通过创造性转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构建非物资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和良性互动。

1 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1.1 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武陵山地处贵州、湖北、湖南、重庆三省一市交汇之处,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最大的地区,面积15万平方千米。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49%,是全国最大的土家族聚居区、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是全国主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该片区共有民族自治县18个,其中湖北地区2个、湖南地区6个、贵州地区6个、重庆地区4个;境内共有125个民族乡,其中湖北地区4个,湖南地区57个,贵州地区60个,重庆地区有4个。生活的少数民族共有30多个,有世居少数民族9个(包括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蕴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凝结着先人的智慧和心血,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本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的主要标识。武陵山地区特有的生态和文化资源禀赋,使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多、种类全、密度大、富集性强、特色突出的特点。武陵山片区的少数民族世界级项目1项,即侗族的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国家级项目45项,其中土家族的21项、苗族的12项、侗族的5项、仡佬族2项、瑶族2项、白族1项、土家族与苗族两民族2项。武陵山民族地区省级项目共143项,其中重庆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的省级项目20项,土家族的14项、苗族的3项、土家族与苗族两民族的3项;贵州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的省级项目31项,土家族的11项、仡佬族的11项、苗族的4项、侗族的3项、壮族的1项、土家族与仡佬族两民族的1项;湖南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的省级项目67项,苗族的28项、土家族的19项、侗族的9项、瑶族的6项、苗族与侗族两民族的2项、土家族、白族、苗族三民族的1项;湖北武陵山片区土家族的省级项目25项。

1.2 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①。与其他方式相比,生产性保护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最直接和现实的途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由此,加强对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成为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一是有效增强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类世代相传。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首先得让它能够存活下来,如果它消亡了,一切保护和传承都将毫无意义和价值。保护方式如何选择,首先应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形态和文化内涵,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因素和前提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输血式”的保护方式终究是短暂的,充其量是在拖延消亡时间而已,只有“造血式”的生产性保护方式才能带来持久的、有深厚基础的传承②。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式,是实现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途径。

二是关系到武陵山片区民族与地区的精神维系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在长期共同的文化、生活环境中,各民族之间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不断相互影响和趋同,这一相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既是武陵山民族区域显着的标识,也成为当地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对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就是保护武陵山片区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保护武陵山片区各族人民的未来。

三是有利于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农村的短板在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与基础。要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重视产业选择和结构优化,加强产业融合。通过实施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产业力和产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促进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益。利用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保护—发展、发展—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发展中实现双赢③,全面推进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 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方式,要注意引导实践生产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其保护的核心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④。目前,武陵山片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特、多、全的特点,但在36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专属武陵山片区的项目只有1项。在示范基地建设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武陵山片区仅有2项,未获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占湘鄂渝黔三省一市131个同类项目的6%)。随着快速的城镇化,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大量外迁,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载体逐渐消失,传承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业化程度低、各自为政

跟其他生产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同样是为了实现最终的消费目的。以消费促生产,以消费扩大和提高产业化。在当前“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大环境下,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一个经济产业,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其经济价值,增强自我造血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实现对自身价值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在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除了玉屏箫笛、苗族银饰、传统医药等项目在产业化发展中具有一定规模、基础和效应外,其他能够向市场转换的项目在产业化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尤其对产业化认识不到位、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措施滞后,黔、鄂、湘、渝三省一市的政府和民间没有认识到武陵山片区同一文化群落、文化圈、文化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个性,也没有处理好这种相互依存、共生互动的关系。如在非遗保护中,如何处理好申报与保护、实施保护与开放时,武陵山片区缺乏顶层设计和意识统一,存在各自为政与相互争夺,既破坏了非遗的文化生态平衡,又形不成非遗的工作保护合力。

2.2 缺少知名企业和龙头品牌

作为一种具体方式和途径,产业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动力和支持,通过产业化发展来树立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文化品牌。在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中,实行生产性保护的企业很多,传统音乐、传统美术、曲艺、民俗等领域都有涉及。随着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越来越多非遗项目的企业应运而生,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些文化产业也都树立了明确的品牌意识,带来了一系列品牌效应,有诸如贵州的德江傩戏面具、玉屏箫笛、思南花烛等逐渐深入人心的地方知名品牌。应该看到,虽然武陵山各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知名产品,也有为数不少专门从事提供非遗项目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这些从事非遗产品生产、制作的企业大多是小作坊,其产品在制作技艺、科技含量、外观精美方面都还有待提升,浪费了产业化资源,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2.3 原真保护与商业化矛盾凸显

在属性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一种文化,决定了保护方式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非遗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决定了在保护方式上不能主次颠倒、舍本求末,而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形态和文化内涵为前提,开拓产业化的发展路径。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和利益驱使,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给如何权衡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性带来困惑,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错位越发明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对进入市场的非遗项目进行胡编乱造、过度商业化。在生产过程中放弃传统的工艺和原料,缩短制作工序,代之以“短平快”现代工艺、原料和工序,使非遗产品降低了质量、损失了信誉、扰乱了市场,与原真性保护背道而驰。例如,在银饰、面具、蜡染、织染等行业中用现代机械工艺冒充传统工艺,在部分传统戏剧表演中出现消极化、低俗化、媚俗化的内容。

3 武陵山民族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有效路径

在生产性保护工作中,要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味地重视保护或发展都不明智和不切实际。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生产性保护就是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助推武陵山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3.1 在全面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发展战略

要反对生产性保护一刀切的做法,要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是对于西兰卡普传统制作、民间剪纸、油纸伞、玉屏箫笛、花甜粑、傩戏面具等能够通过走市场转化经济价值的传统技艺类项目,一方面实行新老结合,既对原有功能进行复原,又通过现代科技激活其在市场中的活力,实现脱胎换骨;另一方面,推进手工艺创新,加大衍生品的综合开发力度,培育市场需求,做大做强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手工业。

二是对于摆手舞、花灯戏、打溜子、阳戏等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游艺、杂技的项目,应在其原有风貌和原味基础上进行保护,再通过各种现代手段和产业化方式加以改编、打造并传播。贵州省《多彩贵州风》的成功演出,其典型的示范为聘请高端团队、遵循创作规律、精挑经典剧目进行改编创作,将武陵山民族地区的表演类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串联,集多民族风情为一体,以新颖的舞台展现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时尚元素,具备超强视觉冲击力的视听盛宴。通过艺术创作实现其审美价值,实现艺术升华,从而提升其经济价值。

三是对于面临濒危又不能直接走市场的项目,可以通过功能转换实现其价值。如土家族的哭嫁、侗族的石阡说春、苗族的花灯、仡佬族的毛龙等传统习俗,不能通过简单地走市场实行生产性保护,但可以通过活态演示向人们展现技艺的全过程,实现橱窗式的展览与教化作用,在人们需要欣赏、下载、观摩时可以收取合理费用,用来保障和支持该技艺的传承。此外,利用好信息网络资源,拓宽产业化发展的通道。深化非遗与“互联网+”融合,在抢抓互联网机遇中,要转变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地缘劣势,利用好非遗的项目资源优势,强化与电商合作,探索、创新营销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加速文化资本的转变。

3.2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

武陵山片区作为我国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要实现武陵山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非遗的产业化必须树立品牌效应和意识,每一项非遗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就是先天性独一无二的品牌。武陵山民族地区拥有近200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品牌的潜力和价值不可限量。当前,武陵山民族地区非遗项目在品牌打造和产品开发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思南花甜粑、花烛和剪纸等省级非遗项目已经是当地的知名品牌和支柱产业,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并远销海内外,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实现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在非遗项目品牌的打造上,应坚持以下的思路和原则:一是站在黔、鄂、湘、渝三省一市的高度,立足武陵山片区的民族特色和项目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二是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三是利用和发挥示范效应,形成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集群聚集效应。

3.3 推进文旅融合式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作为优质的旅游资源,如传统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少数民族项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对其实行保护性的开发和创新有助于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目前,国内旅游点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不同旅游点的导游说着相似的讲解词,卖着千篇一律的旅游产品,景区的建筑物大同小异,不仅使游客乏然无味,也不会再做回头客。武陵山片区除了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具有包括如梵净山和张家界这样的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及旅游胜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等在内的旅游市场,为非遗文化资本的附着提供可靠的载体,从而提升旅游品质和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一是以区域内资源禀赋为支点,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重点旅游景区,串联黔、鄂、湘、渝三省一市旅游景点,构建特色旅游组团,着力打造梵净山、张家界、凤凰为基点的连片精品旅游线路。

二是开发非遗与旅游融合的衍生产品。首先,针对说春、阳戏、土家山歌、傩戏等表演类的民俗、杂技项目,可以由该类项目的传承人或专业人员组建专业的表演艺术团队,到各旅游景区定期或巡回开展文化表演,既获得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技艺,又达到宣传非遗文化内核的目的;其次,针对雕刻、编织、银饰等传统技艺类项目,可在景区设置游客体验馆、传习所,采取传承人手把手指导、游客亲身体会的方式,丰富文化旅游的内容,激发游客对于非遗项目的兴趣,这样也有利于此类非遗项目的传承⑤;再次,针对名优、风味、特色美食的传统非遗项目,可在景区和旅游线路上开设别具风味的餐馆和设立摊位,在保持传统做法和工艺基础上对口味进行改良、对食物包装进行设计,吸引游客前来品尝、就餐和购买,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销售。立足武陵山片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梵净山、张家界等特有的旅游优势进行专项规划,实现非遗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打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为整个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3.4 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自2007年始,为实施整体性保护,国家开始全面推行文化生态保护区认定工作。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有效保护方式,其划定的初衷是为了依托“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文化生态环境,实现非物质与物资文化遗产整体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达到“活文化”的保护状态。在文化生态区实行整体性保护,能够做到有形和无形相统一,构成一个文化的整体形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只是机械的单一保护,将会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性综合功能缩减为博物馆功能。这种单一博物馆式的保护模式,终因“输血式”的财政管理压力而难以为继或流于形式。实施“造血式”生产性保护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融入当地社会的全面发展之中,实现永续的传承与发展。

当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性保护成效明显,而武陵山片区只有1个市级范围内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因此,湘鄂黔渝三省一市应从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及其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从各自为政到团队协作转变,狠抓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共建超越省域的武陵山地区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3.5 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传承人不断减少和缺乏复合型的专门青年人才,是影响和制约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突出问题。因为一切优势的转化以及任务的落实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才上来,所以加强传承人和复合型年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来解决。首先是通过小学教育设置非遗课程和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兴趣和意识培养,从娃娃抓起。其次是通过在地方性高校探索设置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和专业,助推非遗的产业化生产向高端的方向发展的需求。

总之,产业兴旺与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生产性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武陵山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和价值,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助推武陵山片区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J].江西农业学报,2012(12):170-174.

②谭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几点理解[J].江汉论坛,2010(3):130-134.

③田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N].人民日报,2012-01-12(002).

④杨洪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的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17(9):75-79.

⑤陈永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开发[J].农家参谋,2019(2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