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青松等

儿子的牙日见整齐

我们的儿子今年7岁,由于幼时喂养不当,逐渐形成严重的前牙反牙合(地包天)。在本地、外地多家医院求治,或效果甚微,或治疗方案有危险、痛苦大,一直未能找到能够有效治疗而又无风险的治疗办法。

按照《父母必读》杂志的介绍,我们每星期带孩子去北京找姚大夫治疗一次。一个多月来,共去了6次。孩子的上牙床就开阔了近6mm,并且前牙反牙合现象已得到明显矫正。看到孩子日渐整齐的牙齿,我从心里感谢《父母必读》,感谢姚大夫。除了想表达对贵刊的深深谢意外,我们还想提点建议。

在我们周围,患有各种牙齿畸形的儿童非常多,但大多数得不到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在经济发达国家,牙齿医学不但是医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在老百姓中保护牙齿的观念也很强。而在我们国家,根据这些年在本地及北京各大医院求治的情况看,牙齿正畸这门学科的研究和临床医治都还很落后。希望《父母必读》杂志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使广大家长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使更多的牙病患儿尽早解除痛苦。

(河北张家口市民政局文亚玲张家口电力设计所汤青松075000)

我不再为孩子吃药发愁了

孩子生病是妈妈最担心的事儿。可孩子身体再好,也难免会有头疼脑热、伤风感冒的时候。孩子生病了,既怕打针又怕吃药,而吃药又是治疗最常用的手段。每次给孩子喂药,我都要费好大的劲儿,可对刚刚满周岁的孩子,我的耐心说教根本无济于事。没办法,我只好捏着鼻子硬往嘴里灌,真是既心疼又无奈。

在《父母必读》杂志2000年第2期的“请你帮忙”栏目中,典典妈妈给孩子喂药的难处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许多热心的读者给典典的妈妈出主意。我归纳了一下,一共有9种方法:

1.以药代“酒”,和孩子一起干杯;

2.与孩子做喝饮料的游戏;

3.给孩子讲科普小故事,让孩子懂得吃药治病的道理;

4.召集全家人用“激将法”鼓励孩子勇敢地吃药;

5.让孩子提醒奶奶吃药,给奶奶拿药,看着奶奶吃药,使孩子渐渐地不害怕吃药;

6.让孩子先给“小熊吃药”,然后再让“小熊”给他“吃药”;

7.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通过变换喂药器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顺利地把药吃下;

8.把药藏在孩子喜欢吃的黑芝麻糊里,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把药吃了;

9.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大夫尽可能开带糖衣的药。

面对这幺多聪明父母想出来的好主意,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笨妈妈。这幺多好办法,我怎幺一个都没有想起来?接着,我在孩子生病时也开始试着用了其中的一些办法,果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感谢这些热心而又用心的家长,也感谢《父母必读》杂志开辟了这样一个栏目,帮我们解决了生活中最实际的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人父母者一定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相信在《父母必读》的帮助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父母聪明起来。

(王蓬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26号5楼110013)

正话反说

儿子快4岁了,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再也不像小时候,乖乖地听我们的话了。最令我们头疼的是,在幼儿园他还能听老师的,跟小朋友们一起午睡。一到假日在家,他就精力旺盛,无论怎样劝说也不肯睡午觉。而且我们睡觉时他还上窜下跳,闹得我们心烦意乱。

看书上说,3~4岁的孩子逆反心理最重,特别爱跟大人对着干。于是,我和丈夫演起了“双簧”。

“民民,我们要休息了,你就别睡了,好好玩吧。”

“我得赶快上床抢个好位置,别让民民抢走了。”

这一下可好。儿子的动作比谁都快,惟恐没有了他的位置。他迅速爬上床,躺好。可到了床上,他摇头晃脑、手脚飞舞,根本没有睡的意思。

我就干脆地说:“反正你也睡不着,快起来起来,别占着我们的地方。”

“谁说我睡不着,你看!”儿子的逆反劲儿又上来了。

他果真安静地闭上了眼睛,一动不动,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小呼噜。

这一着儿对吃饭也有效。快开饭了,我对他说:“你今天不饿吧,儿子?我和爸爸先吃了,你就不用吃了。”

“不行,不行,我也要吃。”他赶快坐在餐桌前,规规矩矩地坐好。一碗饭吃到一半,他又犯了挑食的老毛病。爸爸说:“好好吃饭长身体,我可得多吃点儿。你要是吃不了,来,儿子,爸爸帮你吃。”边说边要伸筷子夹他的饭。

于是,他的动作也快起来,吃得比谁都好。

(马建玲河南省濮阳中原油田二中数学组45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