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

便秘很痛苦,用一些不痛苦的方法来缓解便秘,是不是要好一些呢?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排出不畅的病症。孩子便秘,可能与肠动力不足、肠道刺激不够而引起肠黏膜应激力减弱等有关,也可能与孩子的食谱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如粗纤维食物摄入不够、日常活动量不足等,传统疗法应对便秘效果较好,比如按摩、食疗,操作简单,孩子也容易接受。

运动+按摩

适当增加孩子的体力活动,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胃肠蠕动,使排便更加顺畅。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到户外跑跑跳跳,玩玩游戏,增加主动运动的时间。

除了主动运动,家长还可以通过被动运动来帮助孩子缓解便秘,这里说的被动运动是指通过中医小儿推拿方法来缓解便秘,例如摩腹、穴位按摩等。

脾经穴:拇指螺纹面。循拇指桡侧(拇指外侧)边缘向指根旋推为补脾土,操作100次,能够健脾和胃。

横纹穴:手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用拇指甲掐,称为掐四横纹,各掐5~7次,能够调中行气,消胀除满。

大肠穴:食指桡侧(食指外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自虎口向食指尖直推为清大肠,次数100次,能够除湿热,导积滞。

胃经穴: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胃经,次数100次,能够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相当于孩子四指并拢的距离),胫骨旁开一寸处。揉按足三里50~100次,能够健脾和胃,导滞通络。

腹部:用手掌根部轻轻按压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揉,腹部皮肤与手掌根接触处不脱离。每次揉3分钟,称为摩腹。能够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七节骨: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末端成一直线,让孩子平趴在床上,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上往下推叫推下七节骨,每次推100~300次,有泻热、导滞、通便的功效。

以上整个操作10~15分钟,在给孩子按摩前,要用凡士林或婴儿油涂抹在穴位处,以免损伤孩子的皮肤。

用食物应对便秘

根据孩子便秘的不同症型,可以有针对性地配制饮食,通过食疗的方法来缓解便秘。

乳食积滞

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腹部胀痛,不思饮食,手足心热,小便黄而少,或恶心呕吐,或有口臭,舌红,苔黄厚,脉沉而有力,指纹紫滞。

● 山楂粳米粥:粳米、山楂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稍微搅拌,改中小火熬煮30分钟,加入少许砂糖,待砂糖溶化后即可关火。

● 凉薯莴笋粥:将凉薯去皮洗净切块,白菜洗净撕成小片,莴笋去皮洗净切片,大米洗净泡发半小时后捞起备用。锅中加水,放入大米用旺火煮至米粒开花,放入凉薯、莴笋同煮。待煮至粥闻见香味时下入白菜再煮3分钟左右,放入盐调味即可。

燥热内结

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甚至如羊屎状,排便困难,腹胀不适,或面赤身热,小便短黄,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燥,指纹色紫。

● 菠菜汤:菠菜150克,麻油适量,将菠菜煮熟,加盐调味,最后加入麻油。

● 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半杯拌匀,每日早晚空腹饮。

气虚不运

主要表现为时有便意,大便虽不干燥,但难以排出,排便时出汗、气短,便后无力,神情疲惫。面色少华,舌淡苔薄,指纹淡红。

● 红薯蘸蜂蜜:红薯250克,蜂蜜适量。将红薯洗净煮熟,蘸蜂蜜食用,可常服。

● 牛奶大米粥:牛奶15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煮成粥,加入牛奶和白糖后再煮片刻,空腹服食。

血虚肠燥

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艰涩难下,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

● 首乌红枣粥:首乌20克,大米30克,红枣5枚,冰糖适量。将首乌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去渣,加入大米及红枣,煮成粥,再放少量冰糖。

● 柏子仁粥:柏子仁10克,大米30克,蜂蜜适量。柏子仁和大米一起加水煮熟,吃的时候加入少许蜂蜜调匀。0D3DE16C-9FBA-455F-96AC-5F981696DC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