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综合能力形成的过程,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面对这些挑战,其实孩子们是无比期待的,也是有能力应对的。比一年级的“小豆包”们更紧张和焦虑的,往往是他们的父母。

嘿,爸爸妈妈们,你们别紧张!

文︱刘雪仪(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无法快速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琐碎的生活问题。看看下面这些问题,是不是你们正在担心的呢?

“老师会不会比幼儿园的老师严厉很多?我担心孩子会害怕,不适应!”

学校里往往会安排非常有经验的老师来带一年级,这些老师们会更关心学生在幼升小这个特殊阶段的心理状态,即使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比较严厉,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父母应该信任老师,并与老师一起帮助学生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孩子的身心发育,他们的心理开始逐渐强大,他们的交流方式也在逐渐成熟化,但是可能大人们还停留在“哄宝宝”阶段,同时希望老师也可以“哄宝宝”,其实那种方式会让孩子们觉得很幼稚了呢!所以不用担心孩子上小学后会害怕、不适应,他们总是要成长的。

“我的孩子很内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就会哭,他会不会出现心理问题?”

新生入学的前一阶段,确实有些孩子会表现得局促不安,甚至会用哭闹、早上不起床等方式来发泄心中害怕、担忧等紧张情绪,在学校里也可能会动不动就哭。这个时候,班级老师会比较关注这类孩子,通过和孩子多多交流去了解孩子焦虑的理由。通常孩子在与老师的单独交流中会逐渐减轻紧张感,并且能够慢慢适应,这个时候老师会给孩子“释放友好”。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前跟自己的孩子交代,有事情可以第一时间找班主任,并且跟老师说清楚自己的需求,不要什幺事情都憋在心里,想着回家向父母哭诉。父母也要多多和孩子聊天,发现任何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但并不建议孩子因为环境适应问题就给孩子请假,甚至停课。适应环境本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都要耐心地陪伴孩子,慢慢来。

“我的孩子比同龄孩子高了快一头,在集体中会不会显得有点另类?”

大个子和小个子话题是容易被很多父母忽略的,但老师们对此很有经验,在此正好可以给父母做个提醒。在刚刚走入小学校园时,每个孩子在进入集体后,都会在心里拿自己和集体中其他成员进行比较,个子特别高或者特别矮的学生因为外形是最容易被关注的,这时候如果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或多或少会在心理层面产生一些自我怀疑,甚至是自卑心理。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和老师好好引导,和孩子说明身高高、身高矮各有各的优势,告诉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身高差是会变的,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成为对自己的身体更有自信的健康少年。

老师在一年级时也会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年龄差,安排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更多地在班级中承担责任,带动年龄稍微小点的学生,并给予年龄稍小的孩子更多关注。但无论是孩子的年龄偏大还是年龄偏小,在陌生的环境中一定要学会礼貌、友好,懂得保护自己和保护同学。随着学段越来越高,孩子的年龄差距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承担能力也会逐渐拉小。

“零基础入学,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跟不上呢?”

刚入学时,有些孩子提前学习过不少知识,有些孩子则是完全零基础。比如拼音,有些孩子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拼音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零基础的孩子就落后了。其实,随着一年级拼音学习课程的结束,绝大多数零基础的孩子也能非常好地掌握拼音知识。包括写字、计算、英语口语等能力,零基础的孩子都是可以通过学校里安排的充足的课程学习追上的,父母更需要关注的是培养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听讲、跟上老师讲课进度的能力,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我家孩子丢三落四的,根本不会收拾自己的东西,怎幺办?”

实际上,一年级小朋友丢失物品是非常常见的事情,父母虽然不用为此过分焦虑,但也可以提早开始准备。进入学校以后,孩子在适应学校的生活中,不仅要遵守午休、吃饭等生活层面的要求和纪律,还要确保自己的学习小空间整整齐齐,比如小柜子、桌洞、桌面等地方的收纳和整理,这也要求父母在家里提前培养孩子相关的能力,有主动、自觉收拾好自己的物品的好习惯。父母可以抓住一年级这个特殊时间段,着重培养孩子自主整理、自主收纳,对自己物品心中有数的能力。

面对新环境,不同孩子在刚迈入校园时就呈现出不一样的情绪和表现,多数孩子反映出对一切充满好奇,愿意观察学校的一切,尤其是刚进入校园的一年级上学期,大部分学生都想在校园里到处逛一逛,了解校园的各种有趣的环节;少部分孩子会略显紧张,但通常经过交流以后,也会慢慢适应并且释放自己的好奇心。所以,请爸爸妈妈们卸下担心的包袱,和孩子一起轻松、开心地迎接一年级的到来吧!

幼小衔接,其实是“双向衔接”。从幼儿园到小学,不论是校园生活方式,还是学习内容,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在这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师还是父母,都需要格外用心。

王建平:幼小衔接,是“大手拉小手”

文|王建平(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九三中央教育文化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

我们不能用小学教学的方式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孩子完全“零准备”地进入小学。如何衔接才是最好的方式呢?

坚持“双向衔接”的原则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近些年来被探讨得很多的话题,但这次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如果过度重视知识灌输,超标教学,超前学习,是不合适的,但我们也需要考虑目前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要警惕幼儿园中没有知识的活动、没有知识的游戏,“空心化”的教学情况。这很需要教师和父母扭转思路,不能说“去小学化”之后就只剩下玩,我们要知道什幺是不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学习模式,但也要知道,可以用什幺样的方式去帮助孩子。

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将会大变样,孩子是否能适应呢?所以我提出一个概念叫“双向衔接”—幼儿园循序渐进去衔接一年级,一年级也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发育情况,适当贴近幼儿园,这样的过渡才不会显得突兀。

我认为,“双向衔接”也是最容易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环境的,但这里说的双向,不是“小手牵大手”,更多的应该表现为“大手拉小手”,这也反映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把幼儿园和一年级在各自的机制上进行调整,那就会造成无法衔接的困象。

警惕“碎片化”学习模式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双重特点,始终是在一个交替发展的过程当中完成的,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完成每一个阶段,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基本逻辑,是我们赋予孩子的成长目标。我们如今会讨论如何利用碎片信息进行学习,这种方法虽然在有些时候对成人或者稍大一些的孩子来说是奏效的,但是对于处在一年级阶段还在适应学校学习的孩子来说,其实是不合适的。

孩子进入学校后,我们希望的是为孩子开始建立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思维,让孩子了解到知识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这样孩子的学习才会有动力。

那幺在幼小衔接阶段的知识学习过程当中,应该培养孩子基于生活经验而做出判断,这是完全不同的认知图纸,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尤其对我们在跟孩子进行游戏和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启发孩子建构系统思维方式,而不是着眼于一个个碎片化的小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孩子构建好完整有效的系统思维模式,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会发现他可能会遇到很多思维方式方面的问题。

为孩子解构知识,避免结构性缺失

我们都知道实践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也鼓励孩子在实践当中去探索,再去学习,如果单纯地重复性学习和死记硬背,其实是会影响孩子对知识整体逻辑的把握的,也就会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整体建构。

比如孩子做错一道题,很多大人就会要求孩子罚写10遍;写错一个字,就再重新写一篇……这样的方法也可能会奏效,但并不利于孩子的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作为父母,尤其是对待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不应该只告诉他“应然”,他们更需要的是了解“实然”,也就是说要用符合孩子理解能力的内容,来帮助孩子解构知识。比如一道题错了,是不是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来帮助孩子弄清楚;一个错字,是不是可以通过让孩子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的方式从而完成对这个字的正确书写,这都比重复抄写100次的效果更好。

所以,我想提醒各位父母,“无实物表演”并不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认知特点,我们需要耐心地为孩子解构知识,而不是急于让他们掌握抽象思维。对于知识的结构性缺失,可能会影响孩子今后长久的进步。

很多父母会问:我的孩子很期待上小学,是不是已经做好入学心理准备了呢?其实,孩子们对于一年级的到来都是既期待又紧张的,而科学的幼小衔接准备应该是全方位的,只是很期待还不够。

晏红:帮孩子做好入学前的情绪准备

文︱晏红(清华大学幼儿园园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仅仅做好学习准备,并不意味着孩子能够全方位地适应进入小学后的生活。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行为规范、学习性质、学习方式、期望水平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父母提前帮助孩子做好适当的心理准备,则能缓解在这样的变化中,孩子的心理焦虑问题。

父母和孩子都要拥有稳定的情绪

在幼儿园小班时,孩子经常哭闹、发脾气是比较正常的现象。随着孩子在中班和大班的成长,情绪也应该逐步稳定。进入小学后,情绪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需要孩子学会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情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这对他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次很重要的过渡,之后孩子还会慢慢长大,外界对孩子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成长过程中,他会不断地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那幺当外在的要求和孩子内在的准备没有完全对应,甚至是有一定差距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平衡。对于自控能力尚在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能够情绪稳定地去面对这种不平衡,既是考验和挑战,又是最终必须要努力达成的状态。

在幼儿园里,当小班的孩子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需要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归于平静;到了中班,如果孩子外在的教育环境比较好,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的时候能够较快缓解,或者求得安慰,说明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到了大班,如果孩子一直能处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情绪调控能力是可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的,也就是说他经常能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出现某种消极情绪的原因,并且能努力地找到适当地表达情绪的方式,避免乱发脾气。

可见,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大部分孩子对于情绪的调控能力,可以自然而然发展到这一步。其实,很多孩子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孩子自己,而是因为父母。现在父母的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烦心的时候,可能情绪的“暴风雨”来得比孩子还快,此时孩子就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父母在管理孩子情绪之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稳定的父母,面对种种不如意,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稳定的家庭氛围之中,有更好的安全感。

父母要主动理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还小,他知道什幺?”“你别问他了,他能说明白吗?”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判断全凭感觉,默认孩子听不懂、说不清,以为自己非常了解孩子了,其实不然。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主动理解孩子情绪的四部曲:

不要急于武断干预孩子的情绪;

帮助孩子给情绪命名;

允许孩子体验不同的情绪;

与孩子商量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

首先,孩子有情绪后,我们不能武断干预,要先让孩子稳下来。父母应该适当地有所作为,比如跟孩子交流,帮助孩子了解他当下正处于什幺状态……如果在你给孩子的情绪命名的过程中得到孩子的认同,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理解他了,情绪也会较快平复。其次,要允许孩子体验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增加他的感受,让孩子明白自己情绪的变化,甚至还要做到尊重自我的情绪宣泄。最后,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

我描述一个常见的情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和小伙伴之间的交往会越来越多,会主动结交朋友。但只要有交往,孩子之间因为有差异性就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但只要有竞争,必然有输有赢,孩子就会有情绪波动。但如果父母抱着孩子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的话,在疏解孩子的情绪时,就会把焦点转移到分析“输”这件事上,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孩子体会自己当下的情绪,学习情绪调节。

所以说当孩子产生强烈情绪波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给孩子情绪体验的空间,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处于什幺情绪状态,更需要父母的引导。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的方式帮助他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你现在是不是感到很委屈?”孩子就会知道:“哦,原来我现在的这种心理体验叫委屈。”那幺他以后就知道了在觉得委屈的时候,会有什幺样的情绪反应,应该采用什幺样的方式来疏解自己的这种情绪。慢慢地,孩子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就会慢慢成为情绪管理的小主人,在进入小学后,在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才能更恰当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哭闹、吼叫,甚至是暴力行为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情绪

孩子入学后,有些父母可能会有疑问,觉得孩子不愿意和大人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事,越逼问孩子越不说。这些父母可能没有好好分析过,孩子为什幺不愿意和你分享呢?孩子起初的每一次分享与表达,你是如何反馈的呢?有没有批评他,笑话他,甚至是忽视他?父母有没有尊重过孩子的情绪输出呢?当孩子的情绪问题影响到学业的时候,是否只关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呢?只有尊重,才可以换来孩子敞开心扉。在幼小衔接阶段,如果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妥善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得到父母的尊重,而且跟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的话,就会形成健康的心理,亲子双方也都会感受到彼此的理解。

情绪准备比学习准备更为重要,它是支持和维系孩子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在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而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前提条件,一定是有稳定的情绪。我们最终都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是自我教育的主人,也是自我管理的主人,那幺,在入学的准备阶段,父母带领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这方面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情绪,就是给了孩子能不断面对新挑战和新任务的强大心脏。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父母要勤懒有度,才会让好习惯、好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父母更要与学校携起手来,形成合力,让教育更高效,让孩子更快乐。

勤懒有度,衔接有方

文|朱宜安(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乐居厂小学副校长)

6年前,一个小可爱降临人间。6年中,父母既忙碌又幸福,这个小生命在父母的陪伴下快乐成长。如今,他即将进入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小学。对于孩子来说,上小学是一个全新的人生旅程。在这里,孩子将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在各科老师的带领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怎样能让我们的小可爱继续健康发展、立体成长、顺利过渡呢?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执意不要母亲“陪读”。但是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他却无法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最后,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他,被大学劝退回家。

可见,尽早让孩子学会独立,拥有生活自理能力是多幺重要!我们要尽早学会舍得与放手,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我们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做个勤懒有度、育子有方的父母。

我想先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优秀的男孩,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考入了北京一所着名大学进行硕博连读。他的妈妈一直认为,只要孩子专心读书,将来就会有出息,于是一直是包揽家中所有的事情的,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来到北京读书后,这个孩子

懒的技巧

针对孩子即将面临的幼小衔接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我给父母们提出几点“懒”的建议:

进入一年级,有的孩子可能提前学了一年级的不少知识,而有的孩子完全是零基础入学,所以在刚入学时有差异是必然的。如果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就会产生焦虑,并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从而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或者出现畏难情绪,甚至是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其实,在这一阶段,父母保护好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好习惯才是重点。每个孩子的优势不同,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如果真想比,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不断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体验到自身努力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满怀信心地面对未来,在不断的进步中快乐成长。

孩子进入小学,会面临学业上的要求,很多父母都会选择陪读、陪写。我建议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父母要逐步实现“由陪到放”,要引导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就像父母工作一样,如果做不好是要被领导批评或惩罚的,最终要达到让孩子独立学习的目标。

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都让孩子自己做,比如包书皮、洗袜子、收拾书包、准备出游物品等。当然,父母一开始要给孩子示范好怎幺做,也可以先带着孩子一起做,然后在孩子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最后让孩子自己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收拾房间等。孩子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识,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也是这个家的一分子,也应对家庭有所付出,从而增强对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孩子入学后,会遇到很多的同龄人。相处融洽了,孩子会更喜欢上学;相处不好,有的孩子就会出现不愿意来学校的情况。所以,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结识新朋友,尽可能多地创设孩子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当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特别是孩子受到委屈时,不要轻易替孩子出头,而是要教给孩子自我保护和化解与小朋友矛盾的方法。这些宝贵的经历也会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成为他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本领。

有些父母对于学校如何安排一年级老师的事特别操心,其实近些年来,我国实施教育强国策略,教师的从业门槛已经逐年提升,能进入学校任教的教师需要层层选拔,学历都在本科以上,研究生学历的也不在少数。一年级又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每一个学校对一年级老师都是精挑细选,以确保孩子能做好衔接,顺利迈好学校教育的第一步。他们均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经过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严格培训,再加上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锻炼的教学技能,是完全能够胜任一年级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的。所以父母应该选择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同时尊重学校的决定和老师的劳动。

特别提醒:家校合作,才能让孩子过渡更顺利

相信老师,就需要父母引导孩子

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和学校教育保持步调一致,积极支持班集体工作,并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让孩子按时到校,有病有事提前向班主任请假,提醒孩子备齐学习用具,按规定穿戴校服、不带手机进校园。这其中也是规矩意识的熏陶、好习惯的培养。

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老师不可

能对每一个孩子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能关注到。所以,希望父母对老师多一些换位思考。如果对老师的工作有看法,也不要当着孩子面说长论短,而是要诚恳地与老师交换意见。如果父母与老师之间形成关系的良性循环,孩子也会终身受益。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示弱和装懒,不做孩子的字典和万事通,而是“授人以渔”,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让孩子经历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体验其中的乐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比如,当孩子问你问题时,可以说:“我也不知道,咱们查查百科全书吧!”“妈妈总是用电脑打字,想不起来怎幺写了,咱们查查字典吧!”“你有什幺想法呢?”等等。

所谓的“懒”其实不是不管不问,而是用心为之,目的只是让孩子们在经历中去体验,在锻炼中去成长。

勤对地方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要“勤”,但是“勤”也要勤对地方。

作为父母,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定期给孩子体检,注重孩子的饮食卫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体变化,出现异常要及早治疗。同时,也要观察孩子的表情,体察孩子的心情,及时化解孩子的消极情绪,引导孩子做阳光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