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

胡景初

长期从事家具设计与工艺研究,上世纪70年代后从上海家具企业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任教,80年代初受任创办了“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编着出版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家具设计概论》以及《现代家具设计》等着作9部。创办了《家具与室内装饰》专业期刊。长期从事家具企业的咨询与服务。

他出身于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建国、“文革”、改革开放、新世纪的胡景初,做过实业,当过老师,开创了中国高等家具设计专业,成为了多家家具企业顾问。在中国家具业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广东,作为多家家具企业顾问的胡景初亲历了其近三十年的发展。从最早的外资家具企业雄霸一方,到国营家具企业的出现,上世纪80年代后民族家具企业的崛起,90年代中的“军备竞赛”,跨世纪后市场的残酷,直到现在,胡景初都时刻关注着其中的暗流涌动与微妙变化。

《收藏·拍卖》:您见证了广东家具行业半个世纪的发展,作为三大家具流派的广作家具,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有哪些优点值得保留和继承?

胡:每个家具流派都有它的区域文化特色,负山带海的地理优势,使广州成为中国历史上拥有最繁荣口岸的城市。其持久的开放风气使得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得以交融,岭南有不少精明的匠人,他们善于兼收并蓄,最后通过结合传统的榫卯、木雕,融入西洋艺术,打造出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广作家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口岸与交流,衍生并发展了广作家具。

而广作家具不仅深具岭南文化底蕴,也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总结起来,用料讲究、装饰华美、中西结合这三大广作家具的特点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历史上广作家具用料粗大充裕,广作家具的腿足、立柱等主要构件不论弯曲度有多大,一般不用拼接做法,而习惯用块木料挖成,或紫檀、或酸枝,皆为清色的同木质,决不掺杂其他木材,因而早期的广作家具受到皇宫贵族们的青睐,成为后来京作家具的“鼻祖”;在雕工上,广作家具装饰花纹雕刻深浚,刀法圆熟、磨工精细。使花纹表面莹滑如玉,丝毫不露刀凿痕迹;风格上融合西方家具的特色和纹样,是中西合璧最早且最成功的诠释。

不仅如此,广作家具向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创新。于是“变“也成为广作家具的个鲜明特点,“新广作”的出现也成为广作家具历史沉淀后的衍变。

《收藏·拍卖》:什幺是“新广作”,“新”在哪些地方?

胡: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广作”是广作家具的创新和突破,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岭南基因+时代需求,“新广作”首先要继承广作家具的优秀特点,比如,目前些“新广作”的家具在用料上继承广作家具木成就器的传统,用料厚重,特别是在家具的腿足上,使其造型上看起来仍然有大气风范。而“新”则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巧做“加减法”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生活。

《收藏·拍卖》:巧做“加减法”分别指什幺?

胡: 一方面,“新广作”家具要在雕刻和纹饰做适当的“减法”,过去广作家具常整体雕满纹饰,可谓极尽雕工之能事,在当时是达官显贵追求奢靡的社会风尚造成的,现在已不符合当代人的主流审美。因而减掉繁缛累赘的装饰很有必要,风格上要追求简约、洗练,装饰雕刻不再多,应在于巧;而另方面,在家具的功能和类型上要做“加法”,过去旧社会没有的家具类型、材质,我们今天可以大胆地加入进来,设计上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融汇当代中西方文化内涵,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收藏·拍卖》:广作家具在全国曾一直处于龙头地位,但如今也面,临不少瓶颈,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往前发展?

胡: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广东家具还是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广东家具的个优势就是品牌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广东省的民办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出现也是全国非常早的,国内市场和出口的渠道也保持了下来,这些优势也将继续保持。

但传统广作家具制作考究、费时费力,所以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将来智能设备,包括机器人方面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应用智能化的流水线来代替人工,将是个很大的进步,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但另方面,传统的手工雕刻、榫卯结构的运用等,传统家具中的古老制作形式不应被淘汰,而应往高端的方向发展,做收藏级的家具,打造良好的家具品牌,需要更好的构思和设计,以精致的做工、精巧的雕刻弘扬广作家具的精髓。

《收藏·拍卖》:既然传统广作家具在用料上异常讲究,在提倡资源保护的今天,是否还应该提倡?

胡:从资源保护的角度上来说,木质家具的制作向来被认为耗费资源。中国人自古对木质家具有着近乎偏执的热衷,从文化角度上来说,这已经成为了种传统工艺和文化传承。而现在也有人提出,木质家具的需求也会促使相关林木种植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林木也是种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当然,我们在家具设计中应当提倡节约的用料和更合理的设计。同时,也反对家具的“唯材论”,红木家具不能粗制滥造,红木家具品牌应该更多考虑制作收藏级的家具。这也与前面说到的注入时代精神相符合,时代变了,资源少了,古老的工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就要通向高端收藏的道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