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个篱

>> 虽然音乐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得音乐人的收入增长受到威胁,但同时也为更多的音乐人提供了机会。

着名的摇滚巨星Prince在2010年7月初接受《每日镜报》记者采访时向互联网扔了枚炸弹,他说:“互联网已经彻底完了。我就弄不明白为什幺要把我的新歌放在iTunes音乐商店或者其他什幺网站上销售。他们不愿意提前支付我费用,如果得不到我的歌曲又会非常恼怒。互联网音乐就像曾经非常盛行的MTV一样,而且这些电脑和数字化的东西都不是什幺好玩意儿,它们只会给你塞一些对你没什幺用处的东西。”

这一席火药味强劲的话几乎道尽了Prince对互联网的厌恶和憎恨。而这位在音乐界曾与Michael Jackson齐名的音乐人早在2007年9月就曾雇佣过一位专注于打击盗版的律师通过对The Pirate Bay、YouTube和eBay进行法律讼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现在,Prince非但不想让iTunes售卖自己的新专辑,而且还将几百万的专辑拷贝通过《每日镜报》、《滚石》等报刊杂志在英德法等几个欧洲国家免费赠送。

从1987年MP3编码技术诞生开始,数字音乐就一直受到来自唱片工业的压迫、打击。尽管数字音乐在唱片工业巨头们一次一次企图颠覆自己的行动中存活了下来,但这却并不代表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音乐与唱片工业的矛盾总能得到缓和。2008年全球CD销售收入下降了19.7%,2009年也下降了18.2%,逐年下降的唱片销售收入被普遍认为是互联网给唱片业造成的最大伤害。为了回击,唱片工业从来没有停止过打击那些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盗版行为,将一家又一家的ISP送上了法庭。不但如此,唱片业还提高了版权交易门槛,限制互联网初级玩家介入到在线音乐商业中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自毁前路。

唱片业不会消失

除了唱片公司外,出版商和制片商都一直担心自己在互联网浪潮中会越发失去光泽并渐渐消亡。他们显然是多虑了,因为出版商、制片商和唱片公司的存在并不是因为需要他们来传播这些自己生产出来的媒介信息,而应该是在那些生产出来的作品本身。互联网主要做的事情只是帮助这些作品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容易而已。虽然说借助互联网一些个人或小力量团体也能够生产出一些信息,但这与经过专业分工协作后产出的信息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是难以相提并论的。

谈到互联网的内容生产,首先想到的是报纸。从Yahoo这样的新闻门户网站到个人媒体工具Blog,再到当今如火如荼的微博客,他们每天都会产生出大量的信息,甚至比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还要及时和高效。但UGC(用户创造内容)模式下的信息在媒体大环境下依然无法与专业采编团队生产出的信息相抗衡,所以互联网最主要的是起到了信息承载媒介的作用,它无法取代传统报业的诸如采编这样的专业部门。

>> iPhone的软件商店App Store是移动应用开发及服务运营的先驱。

其次是电视。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以草根为主要内容贡献力量的视频分享网站充斥着大量的低质量且高重复率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并不能给视频分享网站带来足够支持其正常运转的利润,因此视频分享网站目前都在向正版视频提供商转型。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由草根创造的短视频不太容易像传统电视制片业那样制作出高品质的电视剧艺术作品,也无法制作出对设备和人才专业素养要求更高的纪录片,因此传统电视行业的采编制作部门依然需要专业团队和设备。

最后回到音乐行业本身。在互联网时代,那些脱离了系统化唱片工业的用户或者说音乐人在面对流行音乐主流市场需求和精品音乐的投入产出比两个问题时总会显得有些迷茫。一言以蔽之,传统的出版商也好,制片商也罢,还有音乐工业的各条产业链,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便是生产出无法被复制,至少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信息,这正是互联网无法做到的。所以唱片工业依然会存在,不会消亡。唱片工业要面对的问题不过是将原本可控的信息传播渠道让给互联网罢了。

全球市场中的CD销量一直在下滑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虽然说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得音乐人的收入增长受到威胁,但同时也为更多的音乐人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各种针对音乐人的服务推陈出新。在面对CD销售逐年下滑,数字音乐销售收入的增长又无法弥补前者下滑亏空时,这些服务可以说是为音乐人提供了除录音作品销售本身以外更多的收入来源。

>> 越来越多的在线音乐服务网站开始支持更多的平台和终端。

受众的云音乐

事实上,不仅是为传统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Spotify、MOG、Rhapsody这类在线音乐服务网站大多都开始支持更多的平台和终端,如iPhone、Android、Symbian等移动手机平台,还有Xbox360、车载、家用数字电视等终端,越来越成熟的在线音乐服务正在帮助音乐受众实现多平台无缝对接的音乐收听需求。这似乎有那幺一点云计算的味道,一切数据都在云端,音乐受众只需要一个被支持的接入设备便可获取云端的音乐,实现了跨终端和跨平台。

目前以云为概念的音乐服务较主流的可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之为Server-Based Cloud,另一种则被普遍称之为Locker-Based Cloud。Spotify、MOG、Rdio、Lala都属于第一类,它们提供的音乐数据存储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里。为了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曲库规模很庞大,导致曲库维护更新成本和版权成本较高。Locker-Based Cloud则是为用户提供音乐存储功能,通过向用户收取存储空间费用或者以广告收费获利,这其中做的比较好的有MP3Tunes、mSpot、Thumbplayer等。

各种类型的云音乐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在各个平台和终端之间的无缝连接,还可以允许用户在离线时收听缓存在本地的音乐。用户不再需要花钱购买音乐或者在网络上去寻找可供免费下载的链接,不需要花费精力去维护更新自己的私人曲库,更不用来回在多个播放设备中同步音乐数据。因为用户所保有的本地音乐内容和云端的海量音乐比起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另外这类音乐服务还提供了各种基于智能推荐算法的个性化音乐推荐功能。

市场调研公司NPD针对苹果电脑消费者的调查显示,1/4的用户表示对基于云计算的免费音乐服务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有很多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为其付费。NPD大胆地估算约有700万~800万美国iTunes用户可能会为这样的服务支付费用,如果这类用户能够接受每月10美元的包月费的话,那幺这个市场一年便可以接近1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按下载次数付费市场的2/3。

音乐行业原有的价值体系已经被破坏,商业模式正在不停变革。互联网对唱片工业和音乐人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的,互联网在为音乐人创造机会的同时也摧毁了其旧有的出路。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市场,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减少数字音乐商店的下载频率,同时基于云计算的音乐服务收入一时间又无法弥补市场空隙的话,那会不会使得音乐产业陷入一次比网络盗版还要严峻的困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