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

写下这个拗口的标题,自己都笑了。

但掩住笑口认真想想,这确实是对我们这个行当最贴切的定义。

一个优秀的图片编辑,就是比摄影师更摄影师的摄影师。不是吗?摄影师看到的,图片编辑也应该看到;摄影师没有看到的,图片编辑也要能发现;尤其是摄影师没有想到的,图片编辑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想到。这不是说图片编辑比摄影师层次高,而是你要做好这份工作,就必须要达到这个层次。

一个人拿起相机,他可以是名平庸的照相匠,也可以是名摄影大师,那要看他的天分、勤奋与努力,图片编辑亦然,如果止步于挑挑选选、剪剪贴贴,那你只是一名裱糊匠。工匠与大师的区别也在于此。

“为他人做嫁衣裳”不是随便说说的

记得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举办国际新闻摄影周,美国联系图片社的大腕们云集北京,中国新闻摄影界迎来了第一次震憾。大卫·伯奈特、阿兰·雷宁格、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这些传奇般的人物就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拿着相机和你一起拍照。当开始讲评照片时,坐在台上最中间的,却是一个挽着衬衣袖子的中年人,伯奈特们在慨而论道时,不时会与他交流,向他“请示”——他叫彼得·豪,联系图片社的图片编辑,N多大师的背后推手。

岁月流逝,伯奈特们成为新闻摄影史上的传奇,却没有几个人会记得锻造大师的彼得·豪。事实上是,没有伯奈特们,彼得·豪没有事做,而没有彼得·豪,伯奈特们不会如此完美。这就是图片编辑的职业特点,默默地把大师们推送到人们面前,自己却需耐得住寂寞,并引以为豪。如果对此不心甘情愿,那你趁早不要做这一行。

做一名好编辑,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修养,换言之,就是保持一种正确的良好的心态。你要怀着一颗认真而坚韧的心,从废品中救回成品,把次品修复为成品,从成品中炼出精品,把精品打磨成极品,然后看到张张组组的图片被推向用户,推向读者,甚至捧回金灿灿的奖杯,那时发自内心与摄影师同样喜悦,因为这是劳动的成果。

对于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来说,记者需要有水平,编辑也需要有水平,缺一不可。只是对图片编辑而言,还要迈过另一个坎:你愿意做幕后英雄吗?“为他人做嫁衣裳”不是随便说说的。

激情与冷静

所谓激情者,有两层含义。

一、对新闻的激情。这不单单是对图片编辑而言,对所有的新闻从业者都是如此。从业愈久,这个问题就显得愈加突出。当新闻事件发生时,已经经历过太多的人容易麻木,从而把所做的事情只当作一件技术活儿—那样也许可以完成任务,但一定完成不好任务。对于图片编辑来说,需要克服的麻木心态比摄影记者更多。原因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时候编辑是不会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的。因此,图片编辑要有一种时刻期待的激情,期待摄影记者代替自己当眼睛,去看到想要看到的决定性瞬间。当这双眼睛没有看到应该看到的东西时,渴望中的大脑会下达指令,让它们继续去看甚而指挥它们去看,这就是图片编辑的激情所在;而如果眼睛没有看到时,大脑想的是算啦,没看到就没看到吧,那幺对不起,你不是一个好的图片编辑。

二、对图片的激情。图片编辑的“店铺”每天只进一种“货”—图片。虽然这些图片包罗万象,但看得太多了,未免会把它们趋于同化—越来越像一个样子。按学术上的名词,这大概就叫审美疲劳。如果被这种心态左右,离成为流水线上的工匠就不远了。一位业绩辉煌的前辈编辑曾经笑言,她每看到一张照片,就想拿起剪裁尺放上去比划一下。保持激情也有方法,那就是“遗忘”。这个“遗忘”不是彻底delete,而是把今天之前该存储的放进你大脑中的仓库里,垃圾也好,大片也好,都封存起来。这样,今天你看到的就都是“新”的。对于“新”东西,人们总是有些激情的。

所谓冷静者,是在激情之上的定力。

优秀的图片编辑必须有激情但不能激动。激动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而判断力是图片编辑至关重要的能力。在需要做出判断的时候,除了自己本身不能激动,也不能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激动,这包括同事的评论、记者的“滋扭”、甚至来自上司的压力。业务探讨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图片编辑也不能独断专行,但最终的判断要来自基于职业素养的冷静的独立思考。

当然,图片编辑同样也不能错杀图片。被评论家否定的图片已然诞生,但被图片编辑否定的图片怕是连出生的权力也没有,所以编辑要审慎、客观、全面。评论家可根据自己的看法谈一家之言,甚至可以有自己的偏爱,但图片编辑不能这样,而要有一定的判断标准:以你服务的“上帝”—用户和广大读者的好恶为标准。

千锤百炼煅慧眼

勿庸置疑,图片编辑最需要锤炼的,就是自己的一双眼睛。这双眼睛要很“贼”,在成堆的图片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这双眼睛也要很“毒”,在成堆的图片中剔除自己不想要的。要想具有这两种“绝技”,最基本的就是视觉修养的修炼。

人人都具有“看的能力”,但这种普遍的能力不是视觉修养,视觉修养是“看懂的能力”。具体到图片编辑这一行,那就是“看懂图片的能力”。“看懂”是一种知性活动和理解过程,要比表层的“看见”难得多。

图片编辑的视觉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图片本身画面元素的认知能力,一个是对图片画面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图片编辑对新闻、画面形象、语言及文字等都要敏感,根据自己的岗位要求,在确定有新闻价值的前提下,从一批照片中准确地选出最具有说明力、画面最具有冲击力、抑或是相对来说较为出色的图片。这些图片很多情况下其价值不是原始存在或最大化的,也可能存在于一个部分中,也可能需要进行组合,当图片编辑凭借视觉修养完成选择后,那时就可以“炫”一下技法了……

修炼视觉修养是个复杂的工程,阅读大量的图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当然这种阅读需要安装“过滤器”,即记住最好的、最关键的以及最糟的和最要命的,其他的“滤”掉,否则大脑会“爆仓”,不会起到帮助判断的作用。另一方面,图片编辑在图片之外也要下功夫,专业岗位的要有专业知识,综合岗位的要成为“杂家”,进而有对世间万象、纷繁社会的关注度与敏感度。虽然不能奢望每个图片编辑都像《纽约时报》的卡尔·安德那样,能把爱因斯坦照片上大科学家在黑板上的物理学公式笔误揪出来,但起码知识的积累会让你更好地处理图片,更少地犯错误。再一方面,图片编辑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也能玩玩相机,这样既能体会摄影记者劳动的艰辛,更易使双方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有益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当然同时也可以武装一下自己,省得摄影记者蒙你……

古人云:“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是千锤百炼才能悟出的,图片编辑的一双慧眼构筑于头脑和心灵基础之上,同样需要千锤百炼。

会做新菜的才是好厨师

这是个新名词满天飞的时代,新闻摄影业也是如此。多元用户、多媒体融合、媒体生态变革……面对这一切,图片编辑绝不能逃避,只能迎潮而上。

确切地说,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既对图片编辑行业提出了挑战,同时更带来了机遇。无论媒体业有多少新名词,它的最基本构成仍然是内容,有内容就需要有加工,就像一堆荤的素的各种食材,没有厨师就变不成舌尖上的美味。现在发生变化的是食客的需求,只会做家常菜的厨师要学会做特色菜,会做特色菜的要研究更特色的新特色菜,否则菜品不对路数就没人爱吃,如此而已。

因此,迎潮而上的图片编辑们就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在传统编辑技能之外,不断创新思维,更新能力。在产品单一化的时代,图片编辑只需要关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而现在,则必须更多地参与到图片产品生产的全链条之中,包括图片产品形式的变革、用户体验、终端多元化适配等等,并将这些工序的完成倒推到最基本的操作——图片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唯有如此,你才是一个能做新菜的好厨师,不会被时代抛弃。

结语

图片编辑是个很小众化的职业,但越小众化越具有生存能力,只要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时代,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位置。在不少人忧虑新闻摄影业的生存危机时,身处加工端的图片编辑们,大可淡定一些,有的是内容需要你去加工,至于做好做差,那是你的水平使然。只要能够保持专业性和创新能力,即使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摄影师,我们仍然是比摄影师更摄影师的那群人。

(文章选自《新华摄影月报》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