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描写点亮文采”教学设计及反思

■章 林

【教学目标】

1.学会分解动作,使细节更加具体;

2.学会巧用修辞,使细节更加形象;

3.学会借助物象,使细节更加感人;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注意留心生活,关注每个细节;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加强细节描写。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屏显:诗歌《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约客》)

师: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两首诗。

(生齐读)

师:“沙扬娜拉”是什么意思?

生1:再见。

师:徐志摩的这首名篇抓住了临别前的两个细节:一低头的温柔、一声珍重,道出了千种风情、悠悠离愁;赵师秀的《约客》抓住“闲敲”这一细节,写出了主人公因夜已过半而约客未到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细节能使文学作品韵味无穷、摇曳生姿。何为细节?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者一样东西,总之,是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闪光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具文采。

(屏显:一举一动皆有心,一颦一笑总关情——让细节描写点亮文采)

二、片段展示,体会细节

师:同学们,在我们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屏显材料一:《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画面)

师:这个画面主要抓住了父亲的什么细节?

生2:动作。

师:哪些动作?

生2:走,探,穿,爬,攀,缩,倾。

师:这些动作上的细节具体地写出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过程。

(屏显材料二:《一面》中对鲁迅先生外貌的刻画)

师: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哪一细节来突出鲁迅先生的特征?

生3: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师: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3:比喻。

师:这一比喻很具特征,一看就知道是写的鲁迅先生。

(屏显材料三:1.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A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斑的罩衫的A扬长而去了。——《安恩和奶牛》2.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罗贯中《三国演义》)

师:(指名读1)A是谁?

生4:屠夫。

师:从哪里看出是屠夫?

生4:身穿血迹斑斑的罩衫,手上拿着藤杖。

师:屠夫这一形象就很明显了。

师:(指名读2)这段文字选自《三国演义》中的什么情节?

生5:空城计。

师:写出了诸葛亮的什么特征?

生5:写出了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时非常镇定。

师:从哪个细节可以看出?

生5:焚香操琴。

师(总结):材料一中一连串的动词“走”“探”“穿”“爬”“攀”“缩”“倾”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充分体现了一个“差事”刚刚“交卸”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材料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刚正不阿、傲骨铮铮的民族斗士形象;材料三(1)抓住“藤杖”“肥硕的手”“血迹斑斑的罩衫”等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鲁莽尖刻而又精明势利的屠夫形象;材料三(2)抓住“焚香操琴”这一细节,传神地刻画出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时的从容镇定。

三、分解动作,使细节更加具体

师:让我们再来比较以下两则材料,看看怎样才能使细节更加具体。

(屏显材料四:1.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一下子抱住树干,“蹭蹭蹭”便迅速爬了上去。)

师:这段文字选自哪里?

生(齐):《柳叶儿》。

师:错,这是老师写的。(生笑)下面这段文字才出自《柳叶儿》。

(屏显材料四:2.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

师:这两则材料哪个比较好?

生6:宋学孟的《柳叶儿》。

师:太伤我自尊了!(生笑)具体说说理由。

生6:宋学孟对文中“我”的动作描写很生动,爬树时有动作分解:仰头看看、甩脱了鞋、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勒紧裤带、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

师:是的,作者将爬树的动作进行了分解,由此可见,分解动作能够使细节更加具体。

(屏显:分解动作,使细节更加具体)

师:请大家围绕下面的情境,写一段文字。要求:对父亲刚刚接到下车的“我”时的动作进行分解。

(屏显:雪地,车站,父亲接到刚下车的“我”)

(生进行创写)

师:请同学们进行交流。

(生交流。略)

师:刚才,三位同学的描写都有动作,但同学们写的父亲似乎在雪地里走得很自然,和平时是一样的。我们要不要做些改进?

生(齐):要。

师:老师选取了以前一位同学写的片段,我们一起看看他是如何描写的。

(屏显:刚走到出站口,一眼便看见父亲站在对面的一个广告牌前,正伸长了脖子往这边张望。他额前的几缕头发被雪水冻住了,脚也深陷在雪里。父亲看见了我,大声叫了我一声,用力拔出脚,跌跌撞撞地冲到我面前,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包,喘着气问我“冷不冷”“饿不饿”“车上挤不挤”“能不能睡会儿”……父亲只顾一口气问下去,似乎并不要我回答。)

师:这段文字,小作者抓住雪地这一情境,将动作分解开来,画面就显得很具体。

四、巧用修辞,使细节更加形象

师:文学作品中,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还可以使得细节更加形象。一起看这样两段文字。

(屏显材料五: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______。——《甜甜的泥土》)

(屏显材料六:正当欧也妮母女欣赏查理留下的梳妆匣时,葛朗台闯进屋。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______。——《欧也妮·葛朗台》)

师:材料五中的“她”是那位离异的母亲。你能不能在横线上填补一句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生7:宛如一座雪雕。

师:雪雕说明这位母亲在这站的时间很长了,她渴望见到自己的儿子,身体已经很僵硬了。

师:材料六写的是葛朗台,他是四大吝啬鬼之一。这段文字中,他发现了梳妆匣,可能做出什么反应?

生8:扑上去,似几天未吃食物的乞丐、饿狼。

生9:像是处于绝境之中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师:同学们觉得这两个比喻哪个比较好?

生10:饿狼。因为这更加符合葛朗台的吝啬鬼形象。

师:让我们看看原文是如何写的。

(屏显: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师:这一比喻将葛朗台贪婪、专横、残暴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可见,巧妙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使细节更加形象。

(屏显:巧用修辞,使细节更加形象)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写雪中站立的父亲时,是不是也可以使用修辞手法呢?请同学们在原文的基础上选一处加上修辞,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生写作。略)

师: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同学写父亲伸长脖子、像一只小鸟在寻找自己的母亲,这样的比喻不太恰当,甚至还有同学将父亲伸长脖子比作长颈鹿,能这样作比喻吗?我们在比喻时要注意符合情感、符合语境。我们一起来看看原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屏显:走到出站口,一眼便看见父亲站在对面的一个广告牌前,正伸长了脖子往这边张望。他额前的几缕头发被雪水冻住了,脚也深陷在雪里,宛如一座前倾的雪雕。一看见我,那座雪雕好似复活了一般,大声叫了我一声,便用力拔出脚,跌跌撞撞地冲到我面前,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包,喘着气问我“冷不冷”“饿不饿”“车上挤不挤”“能不能睡会儿”……父亲只顾一口气问下去,似乎并不要我回答。)

师:这段文字中的比喻很恰当,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所启发。

五、借助物象,使细节更加感人

师:材料三(1)在刻画屠夫形象时,巧妙借助某样东西如藤杖、血迹斑斑的罩衫等来表现,这些东西在文学中被称为“物象”。让我们来看下面两则学生习作片段,说说小作者分别借助了哪些物象来进行细节刻画。

(屏显材料七:打开包装袋,我愕然了!母亲用保鲜膜在保温瓶上包了一圈又一圈,仿佛给它穿上了一件防寒衣。摸着外壁仍然温热的保温瓶,我的心口涌起一股暖流。“快打开吃啊!”母亲见我愣着,拍拍我的后脑勺提醒道。“哦。”我一层又一层地打开保鲜膜,如同开启一个温暖的春天。)

(屏显材料八:静静的小屋里,一盏未熄灭的油灯默默地立在爷爷的遗像前,闪着微弱的光;映在奶奶的脸上,却是那样柔和,那样明亮。这盏油灯伴着奶奶大半辈子,点燃它,便燎起了奶奶无尽的思念……静静的小屋里,爷爷的遗像前,一盏未熄灭的油灯点燃了奶奶的回忆,化作袅袅青烟,飘向夕阳所在的方向。)

师:材料七借助了哪些物象?

生11:保温瓶、保鲜膜。

师:你觉得哪个物象更好?为什么?

生11:保鲜膜。它保鲜的不仅仅是食物,更保鲜了母亲对“我”浓浓的爱。

师:材料八抓住了什么物象?

生12:未熄灭的油灯。

师:你从这盏未熄灭的油灯里读出了什么?

生12:我读出了奶奶对爷爷无尽的思念。

师:是的,我们在写作中如果能够巧妙借助物象,赋予物象情感,就会使细节更加感人。同学们想一想,写父亲接“我”时,可以借助哪些物象?

(生答:路标、路灯、围巾、帽子等)

师:下面,请大家在原文中添加物象,使细节更加感人。

(生进行创写)

师: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

(生交流。略)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原作者是怎么写的。

(屏显:走到出站口,一眼便看见父亲站在对面的一个广告牌前,正伸长了脖子往这边张望。他不时地用袖口擦一擦手里拿着的眼镜,再急急地举到眼前,额前的几缕头发被雪水冻住了,脚也深陷在雪里,宛如一座前倾的雪雕。一看见我,那座雪雕好似复活了一般,大声叫了我一声,便将眼镜慌乱地往口袋里一塞,不料,手一哆嗦,眼镜掉在了地上。父亲也顾不得捡,忙跑过来,却不想脚下一打滑,“吧叽”一声重重地跌在雪地里。未等我反应过来,父亲已经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冲到我面前,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包,喘着气问我“冷不冷”“饿不饿”“车上挤不挤”“能不能睡会儿”……父亲只顾一口气问下去,似乎并不要我回答。)

师:这段文字中,小作者借助了“眼镜”这一物象,“不时擦眼镜”这一细节写出了父亲非常渴望看到自己的儿子,生怕错过了儿子。“一看见我,那座雪雕好似复活了一般,大声叫了我一声,便将眼镜慌乱地往口袋里一塞,不料,手一哆嗦,眼镜掉在了地上。”有眼镜掉在地上这一情节,才有了父亲顾不上捡眼镜这一情节,才会有后面父亲的滑倒。同学们在写作时如果能够学会这种“破坏”,可以使父爱显得更加感人!

六、课堂总结

(屏显:分解动作,使细节更加具体;巧用修辞,使细节更加形象;借助物象,使细节更加感人)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融合。本节课所选的材料有的出自课内教材,如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约翰尼斯·延森的《安恩和奶牛》、宋学孟的《柳叶儿》、黄飞的《甜甜的泥土》;有的出自课外名著,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还有的出自学生习作。大量素材的引用,让学生既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激发了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的兴趣。

二是注重读写共生。江苏省教研室课题“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行动研究”一直指导着我校的语文教学。本节课中,我没有拘泥于对作文技法的抽象指导,而是首先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悟出细节描写的相关技法;然后在写中品、在写中改,改出细节描写的亮点。

三是注重升格指导。本节课以一位学生的描写片段为指导素材,从“分解动作,使细节更加具体”“巧用修辞,使细节更加形象”“借助物象,使细节更加感人”三个层面引导学生逐步丰富原素材,在升格练习中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四是注重课堂生成。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就要能发现课堂中有价值的意外情境,更要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教学价值。”本节课中,我没有一味地追求学生课堂表现的完美,而是将学生在课堂练笔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为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他们在完善自己的练笔中,不断地提升写作水平。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节课中,我以学生的描写片段为指导素材,给学生创设了“车站、雪地”这一情境,看似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但细细想来,其实很少有学生具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因此,不少学生在课堂练笔时无从下手,有“为了作文而作文”之嫌。如果将原情境改为“校门口、放学、雪地(或雨天)”,或者直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设情境,效果也许会更好。

(本节课为2016年11月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举行的“苏派作文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展示课之一,执教者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