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勤芳

“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当我们面对纷扰,保持一颗诗心,把语言擦亮,引领学生读出“人之未见,人之未发”“以我观物”,在文本中发现自己,感动人心,就需要做到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一、经典导入,莫先乎“情”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古诗文教学应该是情感的培育场,课堂的导入可清风徐来、可风雨欲来、可微波荡漾……只因古诗文的课堂是文化的伊甸园、是视听的盛宴、是情感的舞蹈。“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动了,文活了。

我们把镜头切换到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遇见》,有这样的开场白: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这样或那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见仿佛就是神奇的安排,是一切的开始。情感伴随着诗意的言语就如徐徐清风扑面而来,吹面不寒而又清新怡人,清爽柔和而又温文尔雅,直至深美入骨髓。

我们的古诗文教学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缺少整体、系统地内化古诗词的引导。于是融情于课就成了打开学生回忆和情感的“场”。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尝试用经典诗句激发学生的向往和共情。我采用了诗意的导入:有的同学想成为“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林黛玉似的大家闺秀;有的同学向往着“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豪情壮志;有的同学则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有为之志。而黛玉虽美,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些沙场秋点兵的壮士“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养正气之人却身处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过眼云烟,不免让人开始向往这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就让我们一起深情步入桃花源吧!

只因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学生带着一颗饱满而深情的心进入古诗文课堂后,我相信这样的课是蕴藉隽永的、自由诗意的、精神契合的是实现自我的。

二、互动造境,莫始乎“言”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古诗文中的一个个形象,是语文课回归语文味的源头活水,而造境就是将一个个物象通过形象的言语叠加,形成一个场,一种三维的立体的空间。学生与教师身处其中,就能感受文字呈现的美,并产生共鸣。我们在《朗读者》中看到董卿在采访每一位嘉宾时,讲到动情之处,眼里都噙着泪水,但总能控制住,并将嘉宾迅速带入氛围。在一组组对话中,董卿总能捕捉到对方的心绪,直达对方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营造古诗文教学意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互动造境,这需要对话来完成。对话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情感与情感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对话的路径、对话的维度、对话的取向,有着无限的可能与精彩。而我们古诗文课堂教学的对话往往是封闭的、单一指向的。语文教师就需要精心预设、机动生成,以一种敞开心扉的姿态去造境,去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和心境,哪怕是对于一个“盖”字、一个感叹词,甚至是延伸的补充材料。下面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加以分析:

1.在方法改进中朗读造境。

解读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学生在朗读到“盖”时毫无停顿地读完了,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读“盖”时停顿2秒,学生恍然大悟,一种被当前美景陶醉的感觉油然而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造境中,一来二去,一种沉浸后失神的情绪在朗读中汩汩而出。

2.在积极评价中暗示造境。

教师在导入时就用池田大作的话“每一句话语里,都有着一颗心灵”,其实给了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当分析到第2节写水其实是写月时,展现的是一个澄净的心灵,一位学生很激动地字正腔圆地回应:“老师,其实我们以前也接触过这样的心灵,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教师趁热打铁,积极评价:“你的基本功很扎实,会将学到的知识前后勾连,能用一颗心去关照、审视另一颗心,我们学语文就得如此。”

3.在情感体验中品味造境。

当学生说通过“盖”的停顿感受到一种沉醉的感觉时,教师因势利导,在这种情境下带领学生寻找这种情绪的具体表现,请学生在最后一句话前加一个叹词,并说说原因。大部分学生说加“哎”,因为此时的苏轼和张怀民都是“闲人”,被贬后很失落。于是,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闲人”的意思,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意译最后一句话。之后,学生才明白了苏轼与张怀民的这种志同道合,在苏轼看来还有一种幸运之味,所以还多了点豁达乐观。当教师与学生在互动品味时,将自己放入诗词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的课堂就走向了人课合一的境界了。

4.在认知升华中补充造境。

当初步感受到作者因谪居而心情低落时,教师出示苏轼的《答亲瑞叔书》,“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在出示中将失落的心情总结得更到位。当完成了叹词的添加环节感受了作者失落之余的豁达乐观后,教师将苏轼的这句话补充完整呈现给同学们,“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学生在教师的补充中,更深刻地明白了:原来在这漫漫长夜下,作者的心如同这皎洁的月亮一般明亮,如这澄澈的积水一样空明。

互动得越从容,柳暗花明;造境得越妥当,逢山开路。在言语中造境,思路能别出心裁,情感能浑然一体,古诗文课堂能文人合一。

三、朗诵会意,莫切乎“声”

当把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的时候,语言里饱含着朗读者的深刻体味、独特感受、声音魅力。使听者动容,使读者慢慢步入“七步为诗,出口成章”的境界。我们来回味下第十期《朗读者——味道》,在叶锦添朗读完一段粤语版《葬花吟》之后,董卿心中的朗读愿望瞬间被点燃,面对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她终于第一次还原成一位“朗读者”,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段贾宝玉与林黛玉初见的片段。温润的嗓音随着剧情的发展起伏,眼神更是顾盼含情,完美的演绎令观众纷纷点赞直呼:“人美声也美,全场最佳!”深情朗诵作为语言艺术,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声音的表现对文字作品解读、会意,使原本不可捉摸的情感变得可以言传,变得更真实、更美妙。笔者以黄素心老师的《朗读者》一课为例分析说明:

1.在师生前后问好中会意

课前的三次“老师好”,在学生原有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上提醒、试说。三次招呼从一开始的平淡到有礼貌,直到最后的深情欢迎。课堂结束的“老师,再见”,四个字充满了对黄老师的喜欢、不舍和崇拜。那种意味、情感的推进潜藏了教师的教学智慧,那种对课堂当下的处理是育人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2.在师生比较朗诵中会意

读杜荀鹤的《送人游吴》时,学生高昂地读,读出了赞美;低沉地读,读出了哀愁。老师温柔地读,读出了多情;皱着眉读,读出了愁思;微笑着读,读出了留恋。读到“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时要求学生快读和慢读,学生说快读有点像在推销,慢读读出了故乡的富庶、物产的丰盛。读最后一句“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时,黄老师让学生将“在”这个字实读和虚读,实读读出了强调;虚读读出了乡思。黄老师又引导学生用普通话和方言来朗读这首诗,因为吴方言中保留了更多的语音音素,所以苏州话读最后一个字,押韵就更清晰了,整首诗更朗朗上口。

四、寻根收尾,莫深乎“义”

语文课堂的收尾需要画龙点睛,需要微言深义。我们再次将镜头回放到第五期《朗读者——第一次》的结束语:第一次是需要勇气的,但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次是探索也是挑战,是机遇也是升华,有时第一次也带着时代的烙印,甚至也是国家的记忆,让我们感谢这些机遇,同时也感谢赋予机遇的伟大时代。又如第六期《朗读者——眼泪》结束语:人的心灵应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断接纳希望、勇气、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风华长存。我们从一位科学家的眼泪中,读懂了那种愿意为了理想而奉献终身,矢志不渝的情怀。勇敢的人并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敢于含着眼泪,并且能够继续奔跑的人。在这些言辞中体会意味、意蕴、意趣。如果说导入情是一种热启动,那么收尾会意就是冷处理。一冷一热,一张一弛就是教学之道。

我们的古诗文课堂的结尾往往草草收兵或者言尽意穷。一堂古诗文课的收尾犹如描龙绘凤时的“点睛”,又好像编筐编篓时的“收口”。我们应该做到“课虽终,趣犹存”的效果,使课堂的尽头弥漫意犹未尽的情意。

“诗言志”,古诗文对自然、对万物的关照是固本、驻魂、打底色的工程。通过经典导入、互动造境、朗诵会意、寻根收尾,让师生共读、共听、共赏,体验文字的温度,激起学生无限的情感。一字为一呼,一呼为一情,一情现一心,用动人心的教学达到师生体验的高峰,真心领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