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家门前的一条小路,我每天都从这里经过,熟悉它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神经。我能清楚它哪里有一朵草花,哪里有一块碎石。熟悉的地方,自然少了猎奇的快乐。晚上,路边还会不时有一只野猫从草丛中蹿出,吓得本就胆小的我抱头鼠窜。

“堡垒”与桃树是形似还是神似?它也没什么美感,不如用常规的“大伞”来比喻。

桃花的“花柱”“花蕊”与“娇嫩的孩子”之间没什么相似点,可把喻体改为“小喇叭”较好。

直到有一天,路边的一抹淡粉色忽地映入眼帘,我不由地停下了脚步,欣赏那一树的繁华。

这桃树栽得有些年头了,一人多高,碗口粗细。那些细枝向外围肆意扩展,使整棵桃树宛如一个粉色的堡垒。走近细看,桃花的粉深深浅浅,颜色也不尽相同。有的桃花还是花骨朵,如一位娇羞的少女,还未绽开它青春的娇颜;有的开得正盛,一簇簇,一条条,嬉笑着,欢乐着;而有的褪尽了淡粉,有些发黑,树枝上还残留着它们生命绽放过的痕迹,似乎要向这个世界证明,“我”曾经来过。

我伸出手拉弯了一枝桃花,细赏着:五瓣花,黄色的花柱,金色的花蕊,像个娇嫩的孩子。一阵微风吹过,几片花瓣拂过我的衣袖,飘过我的发髻。我伸出手指,轻轻地触摸着这轻盈的世间精灵。那纷纷飘落的桃花,亦如我那朴实而勤劳的乡人,他们把一生都奉献在这片土地上。此时,我不由想起《凉凉》中的歌词“浅浅岁月拂满爱人袖”,莫非桃花是在表明爱意——对这片土地的爱,对周围人的爱。

我很喜爱这一树桃花,但我并没有折下它,我没有折花的习惯。我想,在这一条普通的小路上,看见这一棵桃花的盛开,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平凡与普通中酝酿着生命的美好。

如若不是那一树桃花,也许我会错过那一株桃树,那一处动人的美景。

我轻轻地捡起一片掉落的桃花瓣,掬于手心,畅想着,思索着……

由桃花突然联想到“乡人”,有些突兀,因为两者差别较大,联系太过牵强。

综合点评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作者的这篇短文试图告诉我们,在每天经过的地方,也能发现令人惊喜的美。但我们读了之后,总感到作者对捕捉到的美表现得不够充分,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一些词语的使用也欠推敲;同时,题目也不够准确,改为“风景就在小路边”为好。

升格指津

该文立意不错,但读来总觉余味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文中缺少美的语言,描写也不够充分。如能充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展开描写,让语言富有文采,读起来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