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吾

七月七日七夕节,亦称乞巧节。一千多年前的七夕节,女皇武则天在嵩山留下了自己的“私语”,那是她与神的对话。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女皇武则天在河南郡登封县(今河南省登封市)石淙河旁大办宴席。一时百官聚会,盛况非凡。或许是乐极生悲,宴会后不久,武则天便病倒了。有心的大臣纷纷跑到嵩山为女皇祈福祛病。4年前,武则天曾在嵩山封禅,赐予此山独特的地位。

或许是祈福灵验,武则天的身体竟逐渐好转,康复如初,这让崇信道教的武则天更加坚信4年前封禅嵩山一举的正确性。于是,高兴之余,武则天下令刻制了一封金简,上书寥寥数语,并送于嵩山投掷。1000多年后,这封金简被当地一位农民拾得,女皇一段隐秘的心事得以为后人所知。

石缝中见金纸片

1982年,家住今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的农民屈西怀在嵩山采药时,偶然发现了一张金纸片。当时,他正与同伴在峻极峰北侧休息,两人无聊之际玩起了从小玩到大的响石游戏—将石头推滚下山崖,听其响声。玩到兴起时,屈西怀扒开脚边的一块大石头,正打算将其推下山崖,却被石缝里一个东西晃了眼。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张长方形的金色纸片。

20世纪80年代,登封当地常见用镀金纸片包裹点心的做法。因此,面对石缝中的金纸片,屈西怀起初没在意,以为只是一张普通的包裹点心的纸片,但将纸片带回家中仔细端详良久后,他又否定了这一想法。“也许,这是一张铜片。”屈西怀猜测道。他带着疑惑请教村里识字的老人,老人看到纸片上的字,告诉他,这可能是一件文物。

屈西怀可能捡到文物的消息传开后,竟有文物贩子专门跑到村里打听,甚至有人向他出价5万元现金购买那张薄薄的金纸片。这让屈西怀十分震惊:“不过是一张金纸片,怎幺会值那幺多钱?”震惊之余他有些心动,但心里亦不踏实,一时未做决定。

恰逢此时,政府派人前来屈西怀的村子调查文物之事,屈西怀当即决定将金纸片捐献给国家。很快,文物专家对金纸片进行了研究鉴定。屈西怀终于知道了它的真实身份—中国唯一一名女皇帝武则天的投龙简。

武则天赎罪金简

中国古代帝王自诩为天子,号称拥有与天沟通的能力,各种祭祀仪式,如封禅名山,便是他们联通天地的方式。因此,自古以来,由帝王主持的祭天仪式从未间断。秦始皇时,皇帝将亲笔书写的简或策密封于箱箧中,埋藏于泰山。此后历朝历代的帝王多有效行者。由于这些上呈于天的简或策多为玉质,故被称为“玉牒秘书”。

唐代统治者信奉道教,帝王的祭天行为也充满道教色彩,他们书写三份简书进行投掷,意在奏告三官,这就是投龙简。投龙简可因投埋地之不同而分为山简、土简和水简。武则天的投龙简应属山简。

武则天的投龙简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约0.1厘米,重223.5克,为金银合金,被称为“武则天金简”。简上刻双钩楷书3行63字:

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整篇铭文大意为—禀告:“大周国主武曌信奉真道,望求长生和升仙为神,特来中岳嵩山山门之处,投金简一通,祈求三官九府能免除世人施于武曌身上的罪名。”庚子年七月七日,小使臣胡超敬拜奏请。

需指出的是,金简原文中的“国”“曌”“月”“日”“臣”5字为武则天自创的异体字。武则天是一位好创字的女皇。后人推测,她自创字体并书于金简或许是以标新立异来表现诚意。

铭文中的“三官九府”是道教术语,“三官”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九府”则指各方神仙洞府。由金简铭文可知,投掷时间乃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在传统文化中,七夕节是女子乞巧的节日,也是人神相会的日子。

铭文还表明,金简的主人虽为武则天,但非其亲投,而是由一名叫胡超的使者投递。对于胡超的身份,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其是武则天的随从太监,有的则认为其是一名道士。

金简铭文中的“罪名”二字让后人对武则天的认知有所改观。史书记载的武则天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女皇帝。一方面,她励精图治,夙兴夜寐,在政治上大有建树,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另一方面,她雷厉风行,任用酷吏,残害骨肉,颠覆了古代社会对传统女性的身份规范。无论哪一种形象,武则天留给人们的都是强悍而非示弱的一面。然而,在嵩山的这张金简中,武则天的语气可谓谦卑,她祈求各路神仙免除自己的“罪名”,后人揣测其实是在赎罪,故此金简又被称为“赎罪金简”。

唯一的投龙金简

屈西怀将武则天金简捐献给国家后,这张金简便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足见其价值。那幺,武则天金简到底具有怎样的价值呢?

如上所述,古代帝王祭天多用玉质简或策,目前出土的唐代投龙简中亦有铜简,如贵州省博物馆所藏唐玄宗李隆基的投龙简即为铜质。武则天金简是目前出土的唯一帝王投龙金简。为何武则天要用金简?这是因为道教认为金可以延年益寿,助人升仙。武则天信奉道教,采用金简祭天符合她的宗教诉求。

在内容上,武则天金简铭文展现了一名古代帝王的真实心声,这在历史上极为少见。作为统治者,帝王们与天沟通的任何话语皆属于“国家机密”,外人难以窥见,后人更是无从得知。武则天金简打破了这种神秘性,为后人研究古代帝王的祭天活动提供了实物资料。

在艺术上,武则天金简所采用的锤揲、錾刻和砑光技术均为唐代金银器中常见的制作工艺,故其对于研究唐代金银器制作技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不过,武则天金简极为素简且无纹饰,与唐代金银器纹饰奢华精美的整体风格大相径庭,这亦是受道教思想影响的结果。

此外,武则天金简铭文书法也别具特色,为当时新兴的双钩楷书。所谓双钩楷书,通俗点说,就是只将楷字的边型描刻出来,字呈空心状。这种空心实边字既保留了字体原本的走势与笔锋,又能与金简的素面相结合,赋予文字强烈的反光效果,使其从各个角度看皆金光闪闪。由此可见,为了让上天和各路神仙看见自己的祈愿,武则天可谓煞费苦心。

武则天金简虽然只是一张不到1厘米厚的金色薄片,但它的价值是巨大的。作为唐代文物,不论是其物质本身,还是其所承载的信息,对今人研究唐代历史尤其是武则天生平活动皆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武则天留下的直接文字信息,让人们看到,原来帝王也有与普通人一样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