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夹克

歌手林宥嘉

林宥嘉于3月19日释出他时隔8年的新专辑《王》。而在此前等待的日子里,乐迷不时会从社交媒体听到这张尚未降生的作品的消息,但终究只是捕风捉影。

3月18日午间,新歌《谁不想》MV首播,桂纶镁细腻的表演牵动着观众的思绪。曲毕,她也随口哼唱了两句副歌的旋律。而屏幕前的歌迷早已按捺不住,迫切想要一窥这张慢熬了8年的新作究竟如何?

“什幺是你生命的王?”

然而,新专辑《王》似乎并没有交出一份比《今日营业中》更令人激动的答卷。

从2016年上一张专辑《今日营业中》发布至今,林宥嘉先后有《少女》《完,》《我不是神,我只是平凡却执拗爱着你的人》《垃圾宝贝》四首单曲发布,加上演唱会唱过的《惩罚》《白》,以及为旧歌重新填上粤语歌词的《玛丽晚安了》,专辑中货真价实的新歌只有《谁不想》《代客求婚》《一家人相亲相爱》这三首,剩下的曲目则是四段过场音乐和两首demo。

这是造成负评声浪最主要的原因。资质尚可的歌过早作为单曲曝光,消解了专辑的完整性和新鲜感;两首气质出众的单曲在演唱会惊艳亮相后,来到录音室版本时却在人声后期处理剑走偏锋,造成货不对板的尴尬境地;为数不多的几首新歌无论从音乐或是歌词完成度,都不足以撑起整张专辑的宏大立意。

《王》的核心理念是“爱”,专辑英文名叫做“Love, Lord”。面对这样的课题,宣传文案这样写道:“什幺是你生命的王?是迷惘、恐惧、完美,或是恨。别让这些成为我们生命的王,爱是王。”于是“王”在此处成为了“爱”的喻体。

倘若这只是一种唱片企划包装的惯用修辞手法,那幺被单独展现的“王”作为专辑的标题,还背负着哪些不曾被解读到的含义呢?

“你不需要为了好的状态,就把自己燃烧殆尽”

开场曲《惩罚》所掀起的病态美学风暴宛如一记响亮的耳光。

熟悉林宥嘉音乐审美的听众,应该对他演绎摇滚曲风颇有信心才对。正在举行的《idol世界巡回演唱会》中他一袭黑衣,气若游丝的高音,在癫狂鬼魅的边缘肆意燃烧,戏剧张力十足。

而在专辑里,来自美国LA的混音师Greg Koller将他人声中的低频大幅削减,随之消失的也有林宥嘉声线中极具感染力的温暖底色。副歌部分更是将这种尖锐听感,用颇具侵略性的配器和声调推向极致,夹杂失真效果器和尖叫声采样,不免让人想到摇滚乐团“东京事变”和颇受争议的新浪潮歌姬户川纯。相比他过往的摇滚作品,《歇斯底里》《自然醒》《让世界毁灭》里头那略带颗粒感的低音不见了,曾经优雅性感的少年烟嗓变得纤细。

专辑中货真价实的新歌只有《谁不想》《代客求婚》《一家人相亲相爱》这三首。

林宥嘉新歌《谁不想》MV中的桂纶镁

其实林宥嘉早在8年前的《我已经敢想你》就已经和东京事变吉他手长冈亮介联手。在专辑《今日营业中》,每一个制作环节林宥嘉都深度参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后来我们从新闻得知,他在高压的制作工作中因为过度焦虑而患上肠燥症。

毫无疑问,《今日营业中》是他音乐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无论是词曲、制作还是演唱都全面进阶。虽然严格意义上并没有出现一首现象级的市场导向之作,但胜在均衡。首次和长冈亮介、陈奕迅、林家谦、陈惠婷、吴青峰这些优秀的音乐人合作,同时有华研老班底的保驾护航,这一时期林宥嘉收放自如更具弹性的声线、创作才能的迸发,以及对音乐的强大企图心也都展露充分。

8年弹指一挥间。在这期间,新专辑《王》经历过三次大幅度的调整,包括选歌、曲序、专辑名等等,漫长的时间线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专辑内容的反差与破碎。

舞台上的林宥嘉

下半张满溢的幸福与甜蜜,和上半张压抑着或爆发的黑暗,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关联或是过渡,割裂的情绪让人难以相信它们竟然出现在同一张唱片里:低吟浅唱的《玛丽晚安了》一结束,紧接着就是《谁不想》高昂的副歌清唱;《少女》这首歌前面还有4分多钟的《少女》demo;以及过多的过场音乐,都在挑战着听众的耳朵和耐性。

林宥嘉在访问中表示,新专辑制作期间,他并没有要把自己燃烧殆尽,不会因为内心有恐惧而要追求完美。他在很棒的工作氛围里连结每一个幕后伙伴,甚至贴心地照顾越洋混音团队休息的时间。

可惜的是,这样的松弛感,似乎并没有透过音乐传递到我们耳边。

按图索骥得到的答案

回到最早提出的问题:你心中的王是什幺呢?

疼痛感十足的《惩罚》,和讨论死亡议题的《白》,接续的两首《我不是神,我只是平凡却执拗爱着你的人》《完,》是林宥嘉最舒适的抒情安全区,表达方式较以往更加含蓄,Greg Koller那种干爽、金属质地的混音风格此时则显得适切许多。

《玛丽晚安了》翻唱自2018年的单曲《脆弱一分钟》,并找来曲作者林家谦合唱,将前两首歌所传递出的内耗情绪温柔地接住,二人磁性的声线彼此交织,于是多幺不堪的恨、多幺沉重的枷锁,都可以在这晚安声中被安放。“别再紧张了,别再管今天”,也预示专辑的故事即将来到下半场。

“谁不想沿着幸福走,谁不想一路牵着手,谁不想猛烈争吵后,拥抱没有裂缝”,姚若龙在《谁不想》的歌词中置入了与12年前《想自由》的对话:“或许只有你懂得我,所以你没逃脱,一边在泪流一边紧抱我,小声地说多幺爱我。”如果说《想自由》把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黑洞、人性的脆弱描绘得生动又透彻,《谁不想》形式上的取巧则让作品内核更加显得空洞。

随后一段《少女的祈祷》垃圾车音乐声揭开《少女》和《垃圾宝贝》两首歌,氛围明显轻盈许多,黄伟文将恋爱中的点滴心事幻化为可爱的甜蜜告白,巧妙地将包容对方的缺点这一相处之道,包装成“交换垃圾”。《垃圾宝贝》拼贴古典名曲《致爱丽丝》,《少女》的合成器Lo-fi(低保真)风格拿捏得当,更玩心大发地用手机耳麦录制人声。到了最后两首歌《代客求婚》《一家人相亲相爱》,笔锋忽然一转,开始呼唤婚嫁,描绘一家人永远相亲相爱,子孙后代幸福和乐的画面。

如此这般按图索骥,我们不难发现林宥嘉给出的答案其实很明显,从自我怀疑、生死爱恨的挣扎,到孤独、释怀,随后一路热恋、结婚、生子,大有劫后余生的意味。8年间他经历低潮、伤病、亲人患癌等人生变故,也成家育儿,过起半隐居的生活。“我唱过许多爱,却不曾如此表白”,看得出来现在的他真的很幸福。

可是,逃离黑洞、获得幸福的路径,真的只有这一种吗?

8年间他经历低潮、伤病、亲人患癌等人生变故,也成家育儿,过起半隐居的生活。

林宥嘉演唱会现场

2007年,林宥嘉在首届超级星光大道比赛中演唱《走钢索的人》

因为他是林宥嘉,我们仍旧抱持期待

2007年,20岁的林宥嘉在首届超级星光大道比赛中,以一曲《走钢索的人》技惊四座,低沉迷幻的嗓音无论是抒情、摇滚、爵士都能驾驭得游刃有余。后来的四五年间平均一年一张专辑,依靠《残酷月光》《说谎》《浪费》等歌曲逐渐打开市场局面。

除了一系列令人心碎的备胎情歌,更有谈论欲望的《看见什幺吃什幺》,女性意识觉醒的《Runaway Mama》,写尽游子思乡情的《唐人街》,或是纪念已故歌迷的《早开的晚霞》等视角多元、私人情感与社会关怀兼备的灵光之作。这些,都是他曾唱过的“爱”。

横向看华语歌坛,婚后收敛光芒,才华渐渐消退的例子并不算少见。我们无法全然得知这些年他所经历的事,但因为他是林宥嘉,那个曾经那样耀眼和光芒四射的少年,那个在无数作品中探寻自我的他,终究还是不可遏制地掩埋起那些纷呈万般的生命体验,将甜美的婚姻生活视为白马背上虚位以待的“王”。

也因为他是林宥嘉,我们仍旧抱持期待,他今后的人生会再次和音乐激荡出什幺样的火花?过去的作品或许留在过去就好,但彼岸仍遥远,也绝非此刻的停留能概括,只愿在这一路漂流的旅途,给予这位曾经的迷幻少年更加壮阔的想象。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