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林

中共党员,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党委书记,中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获评第三届四川省五好家庭、“蓉城先锋”党员示范标兵、成都市学科带头人(管理类 )、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成都市优秀教师。全国初中课改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心理学会教师心理发展与教师培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劳动与实践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也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

出身农门的曾先林,自小便在田间地头劳作,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他再明白不过。而作为深耕教育一线30余年的老教育人,他更明白的是,劳动教育,不是真的要培养会种地的人,而是要让学生自小养成劳动的习惯,明白劳动的意义所在。

叩问劳动本色,寻觅育人初心

“劳动不能成为负担,更不能成为一种惩罚的手段。”15年前,刚走上棠实校长岗位的曾先林便有了这样的意识。

彼时的他,看到校园里的孩子们连最基本的劳动技能都没有掌握,这让他深感忧虑,同时也提醒他,劳动教育不能仅仅是教授技能,更要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与学生深入交流中,曾先林发现许多学生对基本的烹饪技能如做饭、煮鸡蛋等感到陌生。他们甚至无法准确判断食物是否煮熟,对烹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更是一无所知。这种缺乏基本生活技能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暴露了他们对劳动的轻视和忽视。

通过进一步观察,他更发现学生对劳动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学生们在与食堂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体力劳动者的交流中,往往表现得冷漠甚至无理。这种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无疑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和轻视。”曾先林表示。每次经过食堂,看到学生把没吃完的饭菜直接倒掉更是让他痛心不已。“尊重劳动和劳动者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人的关键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他发现许多学生都不爱劳动。平时在家里干点活,本是分内之事,在学生看来却是在帮父母的忙。洗个碗、倒下垃圾都需要有奖励才能去做。学生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不愿意劳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作为教育者,曾先林不能袖手旁观。“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需要从事劳动的人,只是有的人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有的人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如果对劳动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又怎么能承担起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担?”曾先林在心底发出这样的叩问。

所以,2009年3月,他通过双流县(现为双流区)面向社会公开考核,被任命为棠实校长时,为了办好这所学校,他首先思考的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结合过往经历,他带领全体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讨论确立了学校“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做大写的中国人”这一育人目标,棠实的劳动教育,也从那时开始萌芽。

“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幸福。劳动的艰辛让人学会珍惜,劳动的喜悦让人获得成就感。”曾先林表示。起初,他要求师生每天两次清洁,每周一次小扫除,每月一次大扫除;后来,他设置自主管理岗,让学生主动管理、自觉服务;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把家务劳动当作作业布置等等,种类繁多的劳动教育形式贯穿于学生的家庭、校园生活。再后来,他带领团队先后改造了学校部分花园为果园和菜园,并于2019年建设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校内劳动教研实践基地,建构了“四全”大劳动教育体系,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参与完整的劳动,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和习惯,塑造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学生会劳动、懂劳动、爱劳动。

如今,依托“四全”大劳动教育,棠实以劳树德,全面育人,学校的课程、活动等等都围绕劳动展开。校园里,设置了涵盖生产、生活和服务性三大类劳动的场馆,建设了专业的劳动教室,劳动成果陈列、劳动主题书画展、班级墙报、黑板报等劳动教育元素更是无处不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师生对劳动的理解。

落实劳动育人,交出完美答卷

在“四全”大劳动教育体系引领下,在曾先林的大力引领推动下,棠实的劳动符号无处不在。

走进该校,每一面墙壁、每一幅宣传栏,既传承着中华勤耕敬农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寄予着该校全面育人的拳拳真心。“让无声的墙壁说话、让历史的伟人领航、让古朴的箴言润心。”跟着曾先林的脚步,围着校园走上一圈,仿佛走入了百果园,又仿佛进入了动物园。

为了给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实践载体,该校于2019年将原有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提档升级,构建了占地约7000平方米,具有丰富劳动教育资源的“莫闲园”。“莫闲园”的东面是劳动工具陈列展示区;南面是饲养区,饲养有黑山猪、山羊、白兔、鸡鸭鹅、鸵鸟、鱼虾……中央是土培种植区,种植了花菜、莴笋、卷心菜、白萝卜、红萝卜、韭菜、葱、蒜苗……

“我们还将饲养区和种植区划分成158个‘责任单元,让全校每个班级都拥有一份‘自留地,并承担相应的劳动任务。”曾先林介绍道。种植园的每一方菜地均采用包干到班级、教师参与摇号、师生全权管理的模式运作。不限制品种、不干预种植,从一亩三分地的命名到选种到播撒到农耕再到收获,全由棠实的师生自主负责。

“莫闲园”的种植活动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在这样翠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中,师生共同体验躬耕之乐,劳动教育的种子也润物无声地播撒到每一个学子的心中。水稻收割时节,曾先林曾挽起袖口,和孩子们一起劳作;稻田里的稻花鱼养肥了,他也撸起裤腿,和大家一起下水捞鱼。一幅幅劳作的场景,是孩子们无限美好的记忆。

期末考试结束,别人都无所事事的时候,棠实学子却又迎来忙碌时刻。该校七年级学生梁瓴成参与的劳动是给青菜施肥,从化粪池舀粪,他和同学一起抬到田间,再一一浇灌到地里……几个来回结束,尽管是冬日,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额头、脸上渗满了汗水。“小时候学《锄禾》,并不能切身感受到农民伯伯们的辛苦,自己参与之后,才真正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梁瓴成不无感触地说。

曾先林介绍,除了“莫闲园”,棠实还有“棠果集市”。小集市,大趣味。提拉米苏、秘制凤爪、掐丝珐琅、植物拓染……吃的、玩的,在棠实的棠果集市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们郑重地书写了摊位的“招牌”,通过给产品定价、推广货品、收取劳动币。

如此富有内涵又饶有趣味的劳动教育,对棠实的师生和家长,乃至对该校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助益?通过15年的办学实践,曾先林用事实交出一张完美的答卷。

如今,棠实“四全”大劳动教育始终坚持将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之一,以全链条式的课程群为载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磨炼意志,体会劳动过程的艰辛,品味收获之后的喜悦,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该校的老师们更加认同劳动教育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注重劳动教育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渗透。学生们在吃苦流汗中理解劳动的不容易,更体会到劳动果实的可贵,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正在形成。

2023年,该校有8位老师发表论文、有2位老师执教市级劳动教育公开课、2位老师在市级劳动教育主题大会中作交流发言。学校的“四全”大劳动教育也成功申报了双流区非学科特色课程。

2023年9月26日,曾先林代表学校在中国教育科学院主办的“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协同推进论坛”上,作了三十分钟的交流发言,成为本次论坛唯一发言的义务阶段学校,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