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伟

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各学段教学中,安排“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概念、公式定理的直接记忆和计算能力的反复训练,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只需用心观察,就能够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的兴趣点。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增强情境创设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独立思考问题。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刘万元利用PPT创设了小猪佩奇家族在微信群抢红包的情境,通过不同成员抢到不同数额的红包,如爸爸抢到5.3元、妈妈抢到0.5元、孩子抢到0.1元,这样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自然地引入了小数,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产生了研究小数的浓厚兴趣。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

在顺利提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所在,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数学思想方法后,才会有能力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应提前向学生讲授转化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才会想到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变成一个长方形。

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有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空间。然而,学生往往受限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出现一些仅凭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多个学生进行配合,共同合作交流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对探究如何用纸片表示四分之一的问题,不同能力范围的学生会想到不同的操作方法,有的学生会想到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沿中间对折两次,有的学生会想到先横再竖对折,也有的学生会想到把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对折。这些方法仅凭一名学生不可能全部想到,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激发学生产生新的灵感和思维上的碰撞,才能对问题产生更充分、全面的认识,从而克服知识上的障碍,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执行能力

数学是逻辑性和严谨性非常高的学科,一个小失误就会成为学生解决问题道路上的绊脚石。影响接下来其他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一些基本数学习惯的培养,如学生的审题习惯、验算习惯、检查习惯等。例如,在求正方形瓷砖面积时,要求计算“0.4×0.4”,有的学生忘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将结果错算成1.6,因此,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适当复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能为学生今后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持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