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吉林省新农村的更好发展,更扎实的建设,更迅速的迈向小康社会,当务之急应该尽快地提高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农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更有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所以,培养出更多拥有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找出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吉林省;职业农民;培训;措施

[Abstrac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Jilin provinc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Jilin Province; professional farmers; training; measures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5ZCZ040)

作者简介:杨光(1976-),女,吉林省双辽市人,副教授,从事工商管理教学与研究

1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择榆树市作为样本市,吉林省榆树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北部,盛产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粮食总产量近几年来始终保持在60亿斤左右。此次遴选了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乡镇农民(弓棚镇、五棵树镇、八号镇)进行了调查分析。

1.2 基本情况

调查的对象限定为当地农业户籍的成年劳动力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从表1上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分别对当地劳动力的性别、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家庭收入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进行了统计。样本中男女比例大概7:3,显然男性偏多,并且年龄大多集中在35~45岁之间,25岁以下的劳动力占10%,可以看出很多年轻人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在务农和打工之间多数选择了去城里打工,文化程度大多数都是初中学历,只有1%的人是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在1~2万元的人数占32%,2~5万元的占59%,有少部分人参加过组织培训,大部分人没有参加过。本次调查基本符合当地农村家庭的大致状况,在吉林省各市也有较强的代表性。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个问题上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我们对吉林省榆树市乡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参训意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11%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66%的人想要参加培训,而且觉得培训真的会学到很多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技术。21%的人看看别人参不参加,别人参加就跟着参加,仅有2%的人可能因为时间、地点、费用等因素不愿意参加培训。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部门较少,有意愿参加培训的人数较多,显然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一定得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要与社会统筹发展,合理规划,将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大的作用。

2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

2.1 农民自身缺乏长远规划

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很少接触到更新鲜的事物和信息,所以很难做到能够与时俱进,而且很多人有着一种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比较封闭,只看得见短期的得失,根本就考虑不到长远的规划,被一种安逸所束缚,自身风险意识薄弱,不敢创新,文化水平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响应不了国家的政策。

2.2 资金不足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所需要的资金基本都是由政府出资,某些地方政府面临严峻的资金问题,财政部门接到通知拨款用于培训,要办理一道又一道手续,通过一个又一个部门,需要一定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光靠政府的扶持远远不够,这些资金不仅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购买,必要的培训支出等,大量的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社会和政府之前缺乏统筹协调,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2.3 培训生源结构不合理

一些地区在选定职业农民的时候条件不够合理,一些生产规模小、很有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的农民无缘参加。而且对于一些大学生、退伍军人、回乡建设人员的吸收力度不够。导致大批人才流失[1]。很多学员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差距较大,处于一种严重失衡横状态,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很多学员不会使用QQ、微信、微博等手机软件。培训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2.4 信息反馈不足,跟踪服务不到位

很多培训无法落实到最根本,不能及时的做到反馈,农民居住分散,而专家也很难做到一对一讲解和一对多跟踪,个别职能部门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根本就不注重成效。一些地区可以做到定期乡镇办学,综合考虑到了教学、实训、交通、食宿,节省了很多费用,而且学员的培训情况也可以得到定期的反馈,一些农业方面的专业技能可以及时解答。吉林市的互联网+可视农业通过引入第三方互联网公司搭建远程视频服务平台,真正的实现了对农业田间生产的远程视频直播,进而发展成为可视农业联盟,让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3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思想陈旧、不敢于尝试

地方习俗和文化差异导致很多农民不敢尝试新的事物,不愿意接受从来没见过也不理解的东西,很多人觉得自己以前过着食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而现在可以做到喜欢什幺就吃什幺,想穿什幺就穿什幺,这样就满足了,根本就没有想过通过农业通过科技还可以过上比城里人还要好的生活,对于一些教育的投资没有一种更好的认识,不舍得投资也不认可教育,更害怕风险,严重缺乏长远规划。

3.2 政府与社会之间缺乏合理统筹规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光靠政府的资金支持,远远不够,可能会出现设备设施建设不完全、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资金链断裂等情况,严重影响培训进程,阻碍培训成果发展。如果只靠社会支持也不行,也有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还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说政府与社会要互相协调,互相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才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我们才会早日见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所取得的成果。

3.3 吸收生源力度不足

在选择生源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培训,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个起点学习,对学员选择要求要尽量苛刻一点,培训不可以出现迟到早退,除了特殊情况不可以请假,培训有几天的考核期,考核通过继续培训,否则淘汰。根据文化水平、产业规模、自身能力等因素将培训班分类,将不同的学员分开培训。如果学员各方面水平能力都不同,老师讲授也有很大的压力,会使很多人厌倦培训。同时对一些标志性的案例宣传力度不够,不能激起农民参训的决心和欲望[3]。

3.4 信息不能及时共享

以前的培训几乎是培训之后没有一个及时的跟踪反馈,教师不了解学员培训后的情况,学员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很多地区,信息不发达,网络没有普及,交通不便利,沟通就更困难了,组织一场培训也是难上加难,不仅费用高,场地选择也有一定难度。

4 进一步完善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措施

4.1 形成长久培训理念

针对那些被陈旧思想所束缚的农民,应该加大力度鼓励这些农民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将一些陈旧的理念抛去,积极接受新事物。而且懂得教育下一代接受高等教育。多讲授其他国家或地区一些成功的案例,扶植多元培育主体,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农科教统一协调的市场培训机制。尽快制定出具体并且高效的方案,将自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漏洞加以弥补。形成一种长久的培训理念,让自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也成为其他省份学习的案例。

4.2 调整生源结构

首先将国家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具体政策宣传到位,通过电视乡村节目,手机短信(农讯通),微信公众平台等,让广大农民了解到新型职业农民的真正意义,激励起农民的积极性和参训热情让他们认识到培训的益处。把一种富民繁村的信念传递给所有人,激起他们想要赚钱,想要建设家乡的欲望。招生开设不同的班级(专业技能班,管理人才班,服务技能班),根据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规模不同分开教学,本着自愿报名的方式,让招生更合理[3]。

4.3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健全体系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将目光放长远,需要长期充分的资金和人员的支持。这就需要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找准侧重点,下大力气重拳出击发展农民培训事业。同时,逐步规范农民培训的操作程序和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

4.4 统筹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果

现有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民间一些组织为辅的教育资源配置,结构较为普通。应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大力扶持并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形成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共享共建、开放协作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同时,还应统筹教育培训资源,摒弃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独立办学形式,让各种资源资金得到合理的整合,采用联合办学形式,统筹管理,明确培训对象、任务、目标和方式,避免重复交叉[4]。

参考文献:

[1]张广花.多维视角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J].职教论坛,2015,(10):34-35.

[2]薛俊楠.吉林省农民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3]王凤娇.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5.

[4]周静.对新型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新思考[J].农业经济,2013,(0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