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课程的普及,教学方式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微课是其中运用非常普遍也较为有效的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作为机械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将微课应用于公差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公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结合微课教学的优势,尝试将微课与公差教学相结合,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  公差  教学

中图分类号:R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099-02

在高职院校中,《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与桥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然而该课程知识点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等弊端,仅利用课上的时间,学生很难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微课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教学视频对某一知识点进行阐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认知规律,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有组织的架构。同时由于微课通常短小精悍,便于学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进行重复观看,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该文结合公差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了微课在公差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对于推进高职高专教学方法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公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单一

公差课程知识点较多,定义较为抽象,涉及范围广泛且零散,本就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现有教学手段通常只有图片展示、模型展示等辅助,缺乏一线体验空间,不够形象生动,对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起不到足够的推动作用。

1.2 课堂教学任务繁重,留给学生消化和反馈的时间不足

受到授课计划、教学课时、教学内容等的制约,大部分公差课教师要在一节课内讲授3~5个知识点。如此一来,教师对于每个知识点的讲授时间有限,难以将每个知识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部分,就包括了孔轴的定义、公称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偏差、极限偏差和公差等多个概念,这些内容全都要在一节课内讲完,学生若没有完全理解消化,极易混淆。公差课程还具有相应的实验操作,当老师讲解演示结束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操作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仅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很难掌握所学知识,相应的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

1.3 后续回顾不便

传统教学方法中,若干天后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或者实验操作进行再回顾时,很难重现当时的情景。在高职学校中,一位老师通常需要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因此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公差课程作为机械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旦学生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后续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更谈不上知识系统的构建和灵活运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收到严重打击。

2  微课的优点

微课是在现代“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方法。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在2008年第一次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它是运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呈现某个或某几个相关联的特定知识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进行注入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格局。微课是将教学内容以最简洁精炼的形式展示出来,所以一节微课通常只有5~10min,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手机端、Pad端进行观看,降低了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抵触心理。微课作为多媒体视频,可以重复多次播放,能够解决学生因为课堂分心或所学内容较多而没有听懂的困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反复观看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片段,以达到对课程的充分理解,获得学成知识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课后复习也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3  应用分析

3.1 微课的设计

3.1.1 明确教学目标

在进行微课制作时,首先要根据公差课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来确定学生通过这一节微课的学习,需要掌握哪些知识、需要锻炼哪些能力等。由此对微课的结构进行大体的设计,再根据这个结构来添加整理相应的内容。同时对于每一个微课,都应附加相关的说明,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说明,了解该节微课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和重要程度,即了解该部分内容是需要重点掌握还是作为知识拓展了解即可,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3.1.2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

制作每个微课视频时,教师必须明确该部分内容中的重难点,根据重难点整理教学资料,寻找教学素材,编排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注重条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例如,在几何公差的作用尺寸部分,体外作用尺寸在后续课程中运用的较为广泛,因此可以对其进行详细讲解;体内作用尺寸运用较少,便可只做简单介绍。在有限的时间内应合理把握教学内容,对于知识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一笔带过,对于重难点集中突出讲解,同时充分展示教学资源,让学生有耐心、有兴趣看下去。还可查阅往届学生常犯错的地方,进行总结归纳,制作易错点合集,对学生进行加强性训练,从而减少可能出现的错误。

3.1.3 微课的内容形式

微课传递信息能力的顺序是“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不如影”。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不是很强,掌握复杂抽象知识难度较大,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微课。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生对于暖色调、高唤醒度颜色的教学资料接受度较高,注意力集中程度可以高达91%。在教学范围内,充分运用视频、动画、图片、表格等形象的表达方式,将多媒体资料与课程知识紧密结合,辅以实践演示、推理讲解等进行微课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对于课程的抵触心理和认知。

例如,公差中的体外作用尺寸,若仅用语言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原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若通过图片和动画为学生展示孔的体外作用尺寸、轴的体外作用尺寸等概念,并在图片和动画中对不同的部分进行不同颜色的处理,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根据颜色对不同部位进行区分(见图1)。在动画播放后设置提问“孔和轴的体外作用尺寸和孔轴的实际尺寸相比有何变化”,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欲。

3.2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不是独立的视频,而是一种教学工具、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应用微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微课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切实地将微课运用到教学中去,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复习等环节灵活使用微课资源。

以尺寸公差带图的画法为例,课前教师制作好微课,及时上传到教学平台上或者课程学习群里。通过预习观看微课,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听课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直接提问,给定题目,挑选学生进行尺寸公差带图的绘制,以此来考察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比如,忘记画箭头或公称尺寸,或是将孔和轴的表达方式混淆,来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详细讲解。也可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同观看微课视频并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之后进行分组讨论画图,让学生对彼此绘制的图像进行互相批改,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最后总结解决方案,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思考问题、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学完这部分后,学习效果如何,掌握程度怎样,是否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这些问题可利用习题练习类的微课视频来进行检验。在微课视频中给出例题,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进行绘制,然后对照视频中给出的正确答案找到自己的错误。微课上传至学习平台之后可以进行重复多次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来最终掌握知识,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在学期末时,也可通过微课进行复习,时间短,见效快,对于记忆起遗忘的知识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结语

微课的运用对于公差课程的教学有着质的提升,无论是理论课上难以理解的概念,还是实验课中的步骤较多的操作,都可以通过微课形象生动地进行解释说明,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定位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学习。然而微课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微课,实现微课和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前瞻和延伸,为更好地教好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许琴芬.机械CAD制图教学方法中微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应用探析[J].科技资讯,2018,16(36):164-167.

[2] 任敬卫,付伟东.高职院校公差实验教学的微课设计[J].科技视界,2014(7):201-306.

[3] 宫敏利,蔡艳.微课在公差配合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21):28-29.

[4] 董燕.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 龙佳佳.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科技风,20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