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娟 申秀云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2.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是指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十多年来,培养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独立学院日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1998年教育部出台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型培养模式。基于此背景,日语专业一度提出要大力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但经过多方尝试,日语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却始终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近年来日语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也逐渐凸现。

这里所说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基本总体模式为“日语+X”,其中“X”为变项,指的是除日语专业知识之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的知识,随市场需求和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1]。科学设置“X”这一复合专业可使得独立学院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新时期,怎样设置好“X”的具体内容,把我们的学生培养为社会真正需求的合格人才,改变日语专业学生源流失现象,成为一项困扰独立学院日语教育工作者的迫在眉睫的难题。

鉴于此,本文以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包括杏林学院在内的独立学院日语专业“X”设置现状,针对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效果,探究日语人才复合专业学习途径,提出在中日关系紧张、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的新时期,独立学院复合专业设置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新时期独立学院设置好“X”具体内容,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市场需要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的现状和独立学院生源特点,新时期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应设置好“X”具体内容,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一方面,随着我国国际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市场对日语人才需求格局一再变化,市场对纯语言研究的日语毕业生的需求已趋于饱和,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的日语人才,而是实用型的复合人才,不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而是通过学习日语而掌握一门甚至几门技术。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生高考分数相对较低,综合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特别是自觉学习的能动性较差,大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要把学生全部培养成学术研究型以及全面型人才显然是很不实际的。

当前,日语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毕业生不适应市场需求,暴露的是高等教育的结构、质量和高等学校的体制机制等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诸多方面的问题,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面对市场需要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的状况,普通高校缺乏快速回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这就为独立学院提供了发展空间。由于独立学院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与公办普通高校相比拥有更多办学自主权,采用民办机制运作,市场的力量将更多地介入到独立学院的办学实践中来,显然能更好地承担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2 独立学院“日语+X”设置现状及实际效果

据笔者对江苏25所独立院校的调查与分析,现有独立学院日语专业“X”设置问题以下:1)与母体高校及同类型的独立学院相比,没有或很少有特色,容易造成毕业生在外语能力上不如一本、二本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上下”不要的尴尬局面;2)许多开设日语专业的独立学院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发展的压力,“X”的设置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以我校为例,杏林学院外文系2006年始招收日语(商务)方向专业学生,指在日语学习的基础上外加商务方面知识的学习,由于省内日语专业几乎都开设了这个方向,且商务方面的知识一般也只是泛泛的学习,因而没什幺特色。2009年学院增设日语(辅修英语)方向,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应用双语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所谓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始终未能实现,受专业属性的制约,日语专业注重的仍是外语能力的培养,忽视复合应用能力的培养,“X”设置本身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口径狭窄、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重新探索。

3 日语专业“X”复合专业学习途径及意义

作为独立学院,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压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因此要使学生在学期间通过课堂的专业学习以及课余的多渠道广泛学习和努力实践持“双证书”甚至“多证书”,除了我校采取的日语+专业方向,日语+辅修形式外,日语专业“X”复合专业学习还有以下几种途径[2]:

1)鼓励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自考本科第二学历教育,大学毕业时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如我院日语专业学生可选修经济法学、对外汉语、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与审计、软件工程等二学历(位)专业学习。由于学历文凭硬、开设专业热,有利于提高择业竞争力,成就复合应用型人才。

2)鼓励学生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同于学校招生时硬性规定的日语+英语辅修),辅修另一非外语学科专业,获辅修证书,如我校学生可以选修会计学等辅修专业,这是一种实用、高效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有利于我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通过跨专业、跨院甚至跨校选修课及全院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修。允许学生在课时和课程设置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本人爱好、特长、市场需要自由选修,调动其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学生了解其它学科,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对今后考取本专业或跨专业研究生、本行业或跨行业就业有促进作用。

4)除常见的日语、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外,还可以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翻译资格、教师资格、导游、秘书、助理物流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从业资格、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突出“专业+特长”的特色。

4 设置“X”复合专业具体内容时的注意点

教育部2003年4月出台 《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

1)“X”的具体内容应因地制宜

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生大部分是本省生源,将来的就业也多定为在本省,因此独立学院设置“X”具体内容时要立足当地,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3]充分利用自己地理位置及行业背景上的优势,针对本地区及本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结合母体高校的办学优势及自身条件和潜力,确定某些方向重点突破,积极开展学科、专业共建,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调整复合专业,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急需而又紧缺的人才。比如,就我校而言,日语专业生源大多来自本省,将来的就业多定位在南通本地、苏锡常、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因此需要调研长三角地区企事业单位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使复合专业与就业流向自然融合。

2)“X”的具体内容应因时制宜

只要是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为要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所欢迎,独立学院需要常常调研日益变换的市场需求,剖析市场的现状和前景,做出快速准确而又不降低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要求,并依据脚踏实地的调研结果,科学适时地调整“X”的具体内容[4],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整体优化专业内涵结构,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创新结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5 结语

不同的区域环境和经济背景下日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不同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模板可套用,独立学院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专业设置上如何创自己的特色,培养出自己的日语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1]王剑娜.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1-172.

[2]王玄里.浅谈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236.

[3]李小奕.试论母体高校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的责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79-181.

[4]高文艳.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