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 张卫娣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471023)

我们常听到日本人在交谈时,用到“うちの会社”(我们公司)、“うちの学校”(我们学校)、“うちの人”(自己人)等表达方式,其实“内”与“外”这一相对的概念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直接支配和规范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言语行为以及行为模式。内外意识作为日本人重要的思维方式,指挥着日本人的日常行为,它是分析日本人的民族精神、社会结构以及历史文化的重要切入口,只有深入了解了日本人的内外意识才能灵活准确的运用日语与日本人进行交流。

1 内外意识的表现

日本人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是以水稻耕作为基础,以村落或地区为单位的共同体式生活,较少与共同体以外接触。基于这种生活方式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内”“外”意识,他们对“うちの人”(通常是家人及关系亲密者)表现亲近,而对“外人”则表现疏远。日本人的谈话距离一般远于中国人的谈话距离,和日本人接触时我们会发现,在交谈过程中,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为了显示亲密而逐渐向对方靠近,对方会显得不安,并不断小心翼翼向后退,从而保持一定的谈话距离,这也是日本人内外意识的一种表现,想走近日本人的“内”部范围是很难的。

日本人在“节分”即立春这一天,有“豆撒き”(撒豆子)的习俗,他们用木棒击打着锅盆等,随着击打的节奏往地上撒着豆子,一边撒口中一边喊着“福は内、鬼は外”(福进来,鬼出去)。这一迎福驱邪的习俗是日本人内外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内”、“外”的意识在这里已经超越了物理空间的范畴,具有了象征性的意味。“内”、“外”这两个词本身是物理空间的概念,但是在日本人的世界里变成了反映人际关系的心理空间。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行为态度及规范。这种“内”“外”有别的交际意识不仅体现在日本人是行为习惯上,还体现在日本人的日常言语表达上。

日本人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谈时,都会以极强的内外意识首先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交谈时不仅要搞清对方是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人员的问题,还要分清交谈中出现的第三人是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人员。对待内部人员,自然会有一种伙伴意识,在心理上有一种亲近感,语言表达时显得非常亲密;而对待外部人员,则从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语言表达要谦逊客气,行为举止也要彬彬有礼。这种谦逊客气和彬彬有礼的态度实际上隐藏的的是心理上的距离感,是疏远排斥对方的表现。一位在日本居住多年的外国人曾感叹道:“无论你的日语说的多幺流利、地道,你永远都会被日本人当作‘外人’来看,永远不会被日本人划入他们的那个圈子里,你永远都不可能真正融入日本人的社会。”对于这样的感慨,许多人都有同感。不仅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研究者对日本人的这种内外意识极强的突出表现深有体会,就连日本着名的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也不无感慨地说“日本真是一个内外有别的民族。”

2 内外意识与敬语表达

与其他语言相比日语中的敬语非常发达,变现方式繁多,这也是日语的一大特征。作为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敬语表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同时,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缩影,体现了日本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日语敬语表达是日语中内外意识的典型体现。由于日本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内外关系日语中的敬语表达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使用敬语可以明确地反映出话题中的人物,以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的不同,所采用的敬语形式及尊敬程度也不相同。敬语的使用原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身份,地位,年龄等为参考依据的上下关系,另一种则是以亲疏远近为参考依据的内外关系。

判断同一交际对象是属于“内”还是属于“外”,是随着交际的场合及时间等条件不断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的。比如对于自己的上司,在公司内要用敬语,而当有有外人介入,比如果和其他公司的人提到自己的上司就要不需要用敬语。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中,和上司之间的上下关系决定了必须采用敬语,而后一种情况,相对于其他公司的人,上司与自己都是同一集团内部的,是自己人,因此便不需要使用敬语。如果熟悉了日语中的敬语表达,就会发现日本人对对方是尊敬意识并不只是由社会中的上下关系决定的,更多时候是采取一种“远而敬之”的态度,也就是说由于把对方视为“外”人,所以在交际过程中采用敬语与对方方保持一定心理距离。可以说在这种彬彬有礼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中排外心理。

3 内外意识与暧昧表达

日本人的暧昧性是举世皆知的日本代表国民性之一,日本人的暧昧常常令与其交往的外国人在交流时不得要领甚至屡屡失败。暧昧的表达方式也是日语的一大特点,其实暧昧表达中也体现了日本人的内外意识。受内外意识的影响,日本人与人交往时,根据交际对象的亲疏程度,有着表达“本音”(真心话)和“建前”(场面话)两种标准。“本音”是自己真实的意见和见解,有时不免会与公认的社会常识规范有所出入,为了避免影响和睦的人际关系,避免遭受指责,日本人通常只在父母、兄弟、夫妻等关系密切的内部人员面前表达“本音”。而“建前”常常是为了不脱离所谓的社会常规而不得不说的违背意愿的场面话,因此面对老师、同事、邻居等外部成人时强调集团主义的日本人会选择“建前”。正因为这种原因,日本人在面对“外”人的时候要用委婉暧昧的表达方式。

日语中有很多模棱两可、欲言又止的表达。比如,在同一办公室的同事想让坐在窗户旁的同事关上窗户,通常他不会直接说“窓を闭めてください”(请把窗户关上),而是说“今日は寒いですね”(今天好冷啊),坐在窗户旁的同事听到了这句话就会心领神会的回答“窓を闭めましょうか”(那把窗户关上吧)。暧昧的表达方式能切入气氛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又不会伤害对方的感情,因此它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油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属于“内”部的人来说,这种暧昧的表现通常被更为直接的表现所取代。另一方面,下级对上级多使用暧昧的表达方式,而上级对下级则总是直言不讳。只有了解了日本人的这种内外意识,才能在交际过程中揣摩到日本人的暧昧语言背后的弦外之音,从而才能顺利的与日本人交往。

4 内外意识与人称代词

日语中的人称代词非常之多,据不完全统计达到几百个。据日本学者辻村敏树统计,从上古到现代有文献记载的人称代词中,仅第一人称就有51个,第二人称有81个,这还不包括口语和方言中的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如此之多也反映出了日本人区别对待的内外意识。日本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慎重的确定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只有确定了和对方的关系才会在交际过程中才能选择与之相称的人称代词。 比如“あたし”、“あんた”、“ぼく”、“君”等人称代词就只能在与关系亲密的人交流时使用,如果用在与关系疏远的人交流时就会显得过于亲昵,有失体统。

日语中的“コ”、“ソ”、“ア”、“ド”这一系列人称指示代词的用法与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コ”这一系列的人称指示代词指代“内”部的人,具体指一说话人为中心的圆圈内的人,这个圆圈可以是主观上、心理上的、也可以是客观上、物理上的。在这个圆圈内部的人可以自由行动,互通有无,无拘无束。圆圈以外的人就属于“ソ”这一系列的人称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对象了,与“ソ”这一系列指代的对象接触时就要举止得体,谦逊客气。在与日本人交谈过程中,通过对方使用的人称代词就可以判断出双方的亲疏远近程度。

5 内外意识与授受表达

日语中表示授受关系的表达方式也深受日本人这种内外意识的影响。在日本,人与人之间馈赠礼物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比如每逢中元节(每年7月15日)人们会习惯性的向给过自己帮助的人赠送礼物,而到了年终同样要给曾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上帮助过自己的人赠送礼物。这种互相之间馈赠礼物的习惯是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中,可以表示馈赠关系的动词有“给”、“赋予”、“给予”、“赐给”等等,其中最经常使用的是动词“给”,用法也相对简单,如“给你、给我、我给、你给”,用一个“给”字加上一定的人称代词就完全可以将意思表达得一清二楚。然而在日语中有关此类动词的表达却是相当复杂。比如“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等等都是表示馈赠给予的意思。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面对五花八门的授受动词常常感到头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把握日本人的这种内外意识,在运用授受动词的时候首先了解物品赠送方和接收方的关系,再以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为导向加以分析,相信可以正确的掌握这些复杂的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句:例句1、田中は千代子に花をあげた。例句2、田中は千代子に花をくれた。两句话表达的意思都是“田中送给了千代子花”。在例句1中,由于使用了“あげる”一词,我们可以分析出田中与千代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对于田中来说千代子并非自己人,要当做“外”人对待,因此用“あげる”。而在例句2中,“くれる”的使用告诉我们,田中与千代子关系亲密,田中把千代子当做自己人,因此使用“くれる”一词。日语授受动词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话题中人物的亲疏关系。

可以看出,内外意识支配者日本人的言语行为,正如森田良行所说的“其实在思考日语中的诸多语法现象时,辨别这两种意识(内外意识)非常重要,夸张的说,可以说日语中许多特有的语言现象都可以这两种意识中找到答案。”与不同国家、民族间的人们进行交流时除了使用对方的语言,掌握扎实熟练的外语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求外语学习者对其国家的社会、文化有所了解。因此,深入的了解日本人的内外意识,是我们熟练掌握日语的有效手段。

[1]吕东升.日语人称代词的用法[J].日语知识,2001(05).

[2]森田良行.日本语の视点[M].1995.

[3]陈岩.“内外有别”——日语重要的社会、文化规则[J].日语知识,2003(01).

[4]杜勤.日本语言文化结构的心理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