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真 何宇迪

(1.江苏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212003;2.调兵山市第一初级中学,辽宁 调兵山 112700)

1 研究生创新能力跨学科培养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提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 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创新型人才, 而教育是造就高素质人才最为重要的途径与方式,目前针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研究生教育[2]。为了有效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需求,应建立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研究生新的培养方式,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现实问题日趋复杂,原有依赖于某单一学科或单一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越发显得力不从心。各学科开始走向了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路径。在各学科的交叉地带,一大批新兴、交叉、边缘、横断学科涌现,成为孕育创新最为肥沃的土壤[3],可知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源泉与动力。

图1 创新能力跨学科培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综上所述,研究生作为未来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对其开展跨学科培养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目前制约我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相关内容与逻辑思路如图1 所示。

2 创新能力跨学科培养的制约因素

目前, 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培养以提升其创新能力,但就整体而言,仍处于形式大于内容、理论多于实践的阶段[4],这主要由于对于跨学科培养尚存在下列制约因素。

2.1 观念因素

目前,按照单一学科进行招生与培养仍然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流方式。 由于长期累积下来的传统与惯例,使得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这一观念尚未得到广泛认同。而且由于导师一般均长期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工作,因此其较易形成思维定势,对跨学科这一新观点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加之缺乏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与能力,更易使导师们墨守成规。 此外,多数高校与科研院所尚未将跨学科培养纳入其学科建设中,以教学为例,目前较少有高校开设跨学科的专业课与必修课,也并未出台鼓励各学院间跨学科开课与授课的相关政策与文件。

2.2 制度因素

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并非将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全盘灌输给学生,而是在面对现实情况下的复杂问题时,以某一学科为主导,根据需要辅以相关学科的知识,以提升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而目前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培养制度较为固定, 缺乏柔性与灵活性,比如对学制、学位的规定,对毕业条件的设置等,忽视了跨学科培养的实际情况。此外,在现有制度条件下,各学院部门之间缺少跨学科培养的积极性与动力, 对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资源缺少共享与分配机制,这不利于各学科的知识、方法、资源等在培养过程中的自由流动与融合。 由此可知,制度的僵化不利于设计出具有较强合理性与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将进一步阻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2.3 个体因素

目前对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是基于“专才”的视角,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已经将学生的知识局限于某些领域;大学的专业选择与培养更进一步将学生的知识储备限定在更为细小的专业学科中。长期的“专才”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从事跨学科研究时显得基础薄弱、底子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此外, 与研究生知识储备不足所对应的是导师的学科知识较为单一、跨学科培养经验与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导师对跨学科知识掌握不够,对其他学科的前沿领域不甚清楚。

3 创新能力跨学科培养的模式创新

目前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培养尚无统一定式,我国应根据现实国情与基础条件,探索出体现自身特色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对于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基于综合集成思想统筹优化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突破学科、部门之间的壁垒,基于顶层设计的思路全面推进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

3.1 跨学科招生模式

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需要其具备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招收与研究方向属于不同学科的本科生, 将为后续的跨学科培养奠定基础。如何能够招收到优秀本科生源是决定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生的重要条件。 首先,高校应出台鼓励学生跨学科报考的相关支持政策,让学生了解到跨学科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其自身发展的好处。其次,要大力推进各学院部门之间的跨学科联合招生,更加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性与基础性,优先选择具有较好知识基础、并对跨学科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

3.2 跨学科课程模式

通过设置跨学科的课程体系,能够使研究生快速获取其在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与方法,夯实学科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校内部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此外,跨学科可能还有利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提升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实际需要选择相应课程的灵活性。 我国高校应大力推进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诸如公共课、选修课等可供研究生自由选择的跨学科课程。

3.3 跨学科交流模式

构建跨学科交流机制对于研究生及其导师快速了解、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跨学科的交流模式多种多样,首先,可考虑组建专门的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汇聚不同学科的导师以实现科研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 其次,可设立跨学科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各部门对跨学科培养过程中所需资源的协调与共享,包括师资、实验室、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等。再次,可经常组织跨学科学术交流会议与论坛等,通过定期研讨的方式使研究生快速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3.4 跨学科项目模式

在认识到研究生创新能力跨学科培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我国各机构应设立相应的项目来鼓励或促进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通过项目来引导研究生培养的变革,创新培养模式,激励研究生及其导师在多学科的交叉地带寻找问题,并力图科研主体超越单一学科、特定方法的限制,以解决现实情况下需要融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应根据实际需求大力推行高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采用项目激励的方式鼓励高校或科研院所招收跨学科研究生, 设置跨学科课程,鼓励不同学科导师的交叉指导,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

3.5 跨学科指导模式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指导方式普遍采用导师制,即该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以及相关工作的指导。由于导师一般仅从事某一学科或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工作,对该领域的问题、知识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较为熟悉,但对其他学科的前沿可能并不清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实际效果。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学科优势,选定相关学科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指导模式,比如积极推进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在各学院部门或是校外选择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共同培养;并积极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会议、论坛等,为研究生的跨学科交流提供平台。

[1]何跃,张伟,郑毅.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31-34.

[2]何莉萍.适应新形势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21-24.

[3]杨波,祝湘陵.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3,4:59-60.

[4]周叶中.科技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