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妍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学工处,湖北 武汉430070)

当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软实力”,使学生掌握一定技能的同时, 也培养其乐观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的发挥个人的潜能。与这一时代特征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 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来看,可以说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未完全成熟的时期,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当面对复杂的自身问题与社会压力时,容易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从而给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也影响着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基本任务。本文试图探讨当前高职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并分析其成因,以期对如何进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突出重点,教育者需要把握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根据从事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以及笔者从学生工作中接触的第一手资料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2]:

1.1 自我意识问题

健康的自我意识是指人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既不妄自菲薄,过分自卑,也不目空一切,不切实际的自大。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主要体现在缺乏自信,不能悦纳自己,使得很多学生过得迷茫而缺少奋斗目标,情绪体验消极。 过度消极的自我体验会给当事人带来严重适应不良,使其难以完成正常的学业,在人际交往中也出现问题。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案例,该学生经常逃课,有强烈的厌学情绪,被请家长。接触时发现其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有抑郁倾向,要求休学,后家长来校为其办理了休学手续。

1.2 情绪问题

善于觉察情绪、善于调控情绪、维持稳定而积极的情绪状态是一个人心理健康重要的表现。 在高职学生中,通常容易出现的情绪问题有:自卑、焦虑、抑郁、愤怒。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如前所述,与一个人不能客观的认识自我有关。 焦虑是一种模糊的紧张和不安的负性情绪,在学生中,常引起的焦虑原因有入校适应问题、考试问题、社会压力问题等,长期处在焦虑情绪中会影响一个人应对现实的能力。 抑郁通常发生在遭遇挫折之后,在抑郁状态下,个体的心情低落、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热情和动力,长期处在抑郁情绪中有引发抑郁症的危险。 愤怒是一种激烈的情绪状态,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使矛盾升级,引发人际冲突,可能造成伤害性的结果。如果学生能学会一些情绪管理的知识,对他们维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很有帮助。

1.3 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个体带来诸多益处,如它能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自我,使人更多的体验到积极情绪,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更多的社会支持帮助其度过难关。 但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一个常见的心理困扰。 有的没有自信心,不敢和他人交往;有的因为个性上自我中心,不能体察他人的需要而交不到朋友;也有的缺乏基本的社交态度与技巧妨碍了良好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当人际关系出现紧张或不协调时,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痛苦。 笔者的一位来访者主要困扰就是人际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使其体验到孤独、忧郁、挫败等负面情感,大大降低了其应对现实的能力。 在辅导中发现,该来访者主要问题在于自卑导致的人际交往敏感。 工作重点就是提升其积极的自我,并提高其人际交往技巧。

1.4 性心理问题

由于我国性教育的缺乏,学生从正规渠道了解到青春期发展必备的生理知识十分有限, 使得不少学生为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所困扰。另一方面,学生生理发育超前而心理成熟滞后,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性道德的下滑影响,很多学生的性体验提前,未婚性行为增多。由于缺乏必要的价值引导,在性问题上缺乏责任感,加之不懂得性生理保护,往往会带来很多伤害,尤其是女生。 还有的是成长过程中遭遇过严重性创伤的学生,在大学阶段,随着与异性交往的增多以及个体性意识的增强,尘封的创伤会浮出水面,带来严重困扰。如我校曾邀请了省妇幼保健医院的专家来校为女生讲座生理健康知识,活动过后不久就有学生找到我,诉说心中极大的恐惧,其纠结点就是成长中的性创伤。我在学生工作中也针对性的对女生进行性心理知识的讲座,并引导积极健康的性价值观。可以看出,学生对这类知识十分渴求,而这对她们健康成长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2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有原因可循,而且对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干预。尽管有很多因素造成人在特定阶段出现心理问题,但概括言之,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自身因素。

2.1 社会因索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社会竞争加剧,我国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社会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影响越来越大。 对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承受父辈的期望往往很高,但现实中有很多的限制使他们的梦想难以实现, 很多学生带着很深的挫败感踏入了高职学院的校门,又不能迅速的重新定位自己,必然影响其在大学期间的适应。 而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很多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处在长期的心理压力中。生存的压力已经传递到象牙塔里,大学生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2.2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在家庭中,个体从父母对待他的态度,给予的爱和包容获得生命的力量。遗憾的是,家庭并不总是提供爱与温暖,很多心灵伤害正是家庭带来的。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有: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关系 亲子关系不和谐,家庭气氛淡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专制粗暴、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3]。 在高职学生中,存在不良家庭因素占相当比重。 这些不良家庭因素增加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

2.3 自身因素

从高职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这个时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即个体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思考自我的问题,如“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这样的人生问题。 而自我探索的道路对青年人来说充满艰难,其中不可避免出现心理冲突和矛盾。从个体差异来看,同样的不利因素,有人能超越困境,有人遭受伤害,其实是个体心理承受力不同,应对能力不同。

3 简评

针对以上表现和分析,高职教育工作者在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体现出针对性,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在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各个主题下展开工作,包括开展心理健康常规课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 简言之,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深入,为社会培养健全人格的职业人才。

[1]江光荣,主编,选择与成长[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冉超风,黄天贵,主编,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科学出版社,2008.

[3]王立新.论高职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