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多新的目标与要求。时代发展对于景观设计师的大量需求,也使景观设计类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在原室内设计主体课程的基础上,于2003年引入了园林景观设计类课程,并于2013年在环境设计专业下划分出景观设计方向。近年来,景观设计类课程一直在不断更新完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常出现教学目标模糊、课程内容设置和师资结构欠合理、教学模式和方法不灵活等问题。因此,本文对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以期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完善提供参考。

一、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景观设计学科尚处于形成初期,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相对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对课程训练目的模糊,影响教学质量。许多高校景观设计类课程是在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范畴下设置的,课程设置中偏重艺术设计和创意的教学,而关于生态学、植物学、工程预算和施工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使得学生对于景观生态性与设计功能性问题的思考不够,在设计方案时呈现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二)缺乏合理的师资配备及建设机制

景观设计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景观设计方面的教学经验相对缺乏,加之近年来各地高校不断进行大量扩招,景观设计类课程也成倍增加,导致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出现了师资严重不足、师资结构单一、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1。长期以来,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普遍为艺术类背景,是本专业传统体系教育下的产物。学校在引进人才时,重学历重名校,忽视了学科专业的交叉性、特殊性和教学需求。因此,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重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再加上专业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高、教师的教学负担和科研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专业教师工作精力分散,教学水平降低,预期教学目标很难达到。

(三)教学模式封闭,教学方法不灵活

环境设计是一个新兴、开放、变化的专业。据调查,多数工科院校目前基本延用普通本科的景观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相对封闭、理性,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近三分之一学生仍停留在机械式接受知识的状态,这对于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是非常不利的,更谈不上新的创造力的迸发了。

二、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1.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多元化与实用性是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3,在进行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教学理念及课程设置,根据景观设计的跨学科特征,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明确教学目标后,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且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景观设计课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形成目标明确、专业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教学体系,使景观设计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学术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融合和支持,从而形成与教学时序阶段相协调的培养目标4,满足对学生多线整合能力的要求。

2.增加理论和工程技术配套课程

环境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学、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环境设计专业整体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也需要与各交叉学科互相补充和协调。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中,课程内容合理得当有利于提高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一方面应根据未来景观学发展的趋势,增加与之相关的理论配套课程,加大生态学和文化史论类课程的比重。比如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一直围绕"生态"展开,学生只有在理解生态学概念和原理后,才能设计出符合生态标准的景观。又如中外建筑史和园林史。只有了解古今,今以古鉴,古为今用,才能博古通今,学以致用。景观生态学、中西方园林史、设计心理学这些相关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内涵修养,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创意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应注重艺术与科学技术知识的结合,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有关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加强建筑制图、材料与建筑构造、节能与绿色设计等知识,既能使学生对于景观的审美和造型方面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又避免了学生偏重艺术表达,导致设计方案实用性不强,毕业后工程制图不严谨,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建立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进行景观设计类课程的改革至关重要,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首先,学校应引进高素质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并配备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相关领域专业教师,构建复合型师资结构,保证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其次,可以加强与名校、社会企业的交流,如聘请着名教授和知名设计师开设讲座,了解行业前沿研究课题和社会企业需求。此外,还可派本校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参与学术会议或进入设计单位锻炼,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学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在保证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实践设计中,才能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三)运用先进教学模式,创新多元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教师必须要运用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克服以往教学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可以灵活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现场教学、集体研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学得灵活,掌握得牢固。

三、结语

总之,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应该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并能结合自身优势,吸收和采纳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成果,根据需要不断的进行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专业特色,这样才能培育出基础理论扎实、设 计能力全面、创新意识强的新型环境设计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亮.论景观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11.

[2]陈书芳.基于CDIO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包装,2016,4:58~60.

[3]王芳.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加强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63~64.

[4]李瑞冬.论基于KAQP人才培养模式的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专业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J].中国园林,2009,1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