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

(本溪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 本溪117000)

1 本溪市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本溪市位于辽宁东南部(东经123°34′—125°46′,北纬40°49′—41°35′),地处辽东半岛腹地,总面积为841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18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面积144.9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106.5平方公里。是一座煤铁之城,大气污染问题由来已久,过去曾经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在主城区内,本钢、本溪水泥厂等重点工业企业对大气污染尤为严重。为推进我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本溪市政府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和手段,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业企业、关键节点予以高度关注,督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节能减排。2009—2013年以来,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优良天数逐年增多,达标率由2009年的94.0%上升到2013年的96%,表明城区的空气质量逐年转好。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年度空气优良天数是逐年增长的,说明空气质量逐年转好,污染得到明显遏制,呈下降趋势。

2 本溪市环境空气污染变化特征与趋势

2.1 年度变化特征分析

图1 本溪市区2009-2011年环境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对比

图2 本溪市区2009-2013年环境空气中3项污染物浓度对比

本溪市城区共设置6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能够比较全面科学的反映我市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09-2013年期间,本溪市城区三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呈下降趋势,下降最多的是PM10,大气污染治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环境空气污染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显着提高,优级天数由2009年的30天增加到2013年的115天,创下了历史新高,轻污染以上天数由2009年的22天下降到2013年13天,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达标率由09年的93.97%上升到2013年的96.44%。详见图1和图2。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2009-2013年期间,本溪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达标天数逐年上升,优级天数是逐年增加,3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2 按季节变化的特征

2009-2013年期间,环境空气中3项污染物浓度按季节变化见图3。

图3 2009-2013年环境空气中年3项污染物浓度按季节变化

从图3中可以看出,2009-2013年期间,3项污染物浓度值属冬季污染最重,夏季最轻;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采暖期SO2均值为0.091毫克/立方米,是非采暖期的3.79倍,污染特征明显。NO2浓度四季变化不明显,四季均无超标;PM10污染高峰期也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即冬季(3-6月)和春季的沙尘常发期。总之,每年夏秋季空气质量好,冬春季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呈典型的北方煤烟型空气污染特征。

2.3 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2009-2013年期间,通过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本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SO2和NO2年均值无明显变化,变化趋势无显着意义,PM10呈显着下降趋势。详见下表2。

表2 2009-2013年本溪市区空气污染物变化趋势检验

3 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原因分析

3.1 受地理位置及气象因素的影响

气态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过程与地形、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环境空气质量。而我市位于太子河中上游河谷盆地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城区周围群山环绕,不利于气态污染物的扩散,并且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呈现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烟尘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气候特点为寒冷期长,约180天;降水集中在七、八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0%;相对湿度约在65%左右,气候地方性差异明显。

3.2 受重点污染源的影响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是我市最大的污染源,其烧结、炼铁、炼钢、发电等工艺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左右,该污染源位于市区西南部,当刮西南风的时候,对我市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非常大,污染物浓度明显上升。采暖期时供暖企业也是较大的污染源,影响着我市冬季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原因的之一。其次,建材行业及冶金行业重点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市区居民燃煤炉灶、地面二次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这些都对空气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4 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

4.1 污染防治措施

2013年蓝天工程重点污染治理项目66项,预计总投资约4.7亿元,削减烟粉尘约6900吨,二氧化硫约1.85万吨,氮氧化物约4000吨,有机挥发性气体(VOC)50吨。截止2013年年底已完成本钢炼铁厂1、2号265平烧结机尾除尘设施改造项目、本钢炼铁厂6号高炉出铁厂除尘设施改造项目、本钢炼铁厂T101、T102运焦通廊新建布袋除尘改造项目、本钢炼铁厂2号265平烧结机脱硫及本钢北营公司530立高炉矿槽建设4500平布袋除尘等治理项目56项,占全部项目数的85%,投入治理资金约3亿元。

为加大扬尘污染整治力度,我市建委、市综合执法局集中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裸露地面污染及料场、堆场等大型尘源的专项治理工作。检查建筑工地20余家,对30多个施工建筑单位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4.2 污染防治对策

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实现大气污染物源头削减。加快本钢、北钢和水泥等重点企业脱硫设施建设,逐步扩大脱硫范围;继续实施锅炉“拆小并大,拆炉并网”和工业余热利用工程,在建成区取缔10吨以下非生产燃烧煤锅炉;进一步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减轻尾气排放给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污染。

[1]2009-2013年本溪市环境质量报告书[Z].

[2]“十一五”本溪市环境质量报告书[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