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也相继涌现。"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顶岗实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但这种教学模式发展比较晚,理论还有待完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去丰富和总结。在文章中,笔者首先简要的介绍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现阶段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建设策略

高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相比,高职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从教育的定位和任务不难看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提出,正契合了当代高职教育的需要。而从用人单位的现实导向来看,企业也更乐于接受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因此,在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立足于工学结合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工学结合的含义

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当时利用实践来辅助教学模式,显着的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充分的考虑到职业岗位需求,以具体的专业能力来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工学结合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工”,学生需要走上岗位,了解到教材理论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区别于联系,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其二是“学”,这部分需要借助课堂教学, 是高职教育的基础。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部分院校中,将一个学年划分成三个学期,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交替进行,形成一种半工半读的形式。又或者直接将工作融入学习,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二)工学结合的必要性

首先“工学结合”是教育部牵头提倡的一种培养模式,这反映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人才市场倒逼的结果。高职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中学时期普遍文化课水平较为薄弱。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就呈现出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各不相同的现象。在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下,理论知识会逐渐使学生两极分化,最后令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效发展。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就越来越大。用人单位为了适应发展潮流,就必须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精简人员,聘用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会计人员,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除此之外,会计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高职院校不得不调整培养模式,利用工学结合的办法来丰富教学。在目前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常常依靠教材来进行函授,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行业的业务以及智能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果不进入到行业中深入的了解,教学就可能出现偏差,最终影响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在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墨守成规使得教学理念长期得不到更新,严重的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基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大背景,教育逐渐演变成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在培养过程中就更加注重模式化的解题方法,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会计行业较为特殊,用人单位除了要考量学生的学历及知识水平外,主要还以学生的资格证书为依凭。这就令学生的学习以及院校的教学极具功利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使学生通过专业的资格审查考试,就能完成教学目标。近几年,押题、专项辅导机构遍地开花,给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逐渐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工学结合得不到有效的开展。虽然在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下,能够取得短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却制约了学生在职场的成长,更不利于院校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现阶段的高职会计教学中,简单的将会计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三个部分。这种做法看似是将专业内容分层次的进行教授,实际上在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这种固定的模式就令高职院校思维固化,没有根据生源的特点来进行调整,一味的生搬硬套只会影响教学效果。而部分院校对于课程设置理解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主次不分、先后不分,也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在这种课程划分中最关键在于没有硬性规定出学生的实践内容。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免要涉及到实际应用问题。而部分院校只是将实践安排在假期,且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实习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马虎应付的现象,没能充分发挥实训的作用。对于部分资源较少的同学,甚至难以谋求一份实习岗位,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方案不合理之处。

(三)会计行业本身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就造成了会计人才的大量紧缺。然而,会计工作通常是对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分析,就会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机密,甚至是客户的信息。这就使得“工学结合”提出很久,但迟迟没能取得较大进步的原因之一。同时在企业中,财会部门不属于核心业务,因此在办公资源的分配上也占比较小。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只有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企业的青睐。此外,实习生进入企业中还可能扰乱正常的办公秩序,这也是企业一直以来的顾虑之一。总之,由于种种会计行业本身的特点,使“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一直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还需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的发展。

(四)实践流于形式

学校与企业组织不力,“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实训收获不大,逐渐使实践流于形式。部分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只是为了给学生“镀金”提高他们的竞争力。这些院校往往喊着漂亮的口号,对于会计行业中的具体业务环节,通常只进行简单的示范,学生没能充分的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也就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此外,目前会计专业的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在对学生实训进行评价时教师的主观意见占了较大的权重,难以客观的体现出学生的应用能力。会计人才在用人单位内,通常是团队协作的模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大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积极的推动整套业务的完成;因此,对团队中个人进行评价就不能只参考学生的个人表现,而需要结合他在团队中的分工贡献以及团队成员对他的评价。当前工学结合中采用的轮岗制,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令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工学结合下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产学研结合的理论为指导,切实的贯彻工学结合模式。高职院校是为了给社会输送人才,会计专业的教育就必须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院校在进行教育时,不仅需要以专业知识来对学生提出要求,同时还要提高业务实践能力并以专业资格证书为标准,做到“持证上岗”。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通过具体的培养方案来实现,院校应该将教学活动进行革新。将以往模糊不清的实训进行制度化与量化,通过具体时长来做出硬性的规定。同时借助出勤考核与岗位绩效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量化,促进工学结合的进一步深化。

(二)创新教学方式

以往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院校难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实训需求。通常是利用分批次的实习,并在授课过程中中搭配具体案例来辅助教学。这样一来就使学生实训与教学进度不相符合,实训与理论学习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建议,院校可以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在校内建立起实训基地,而企业则将部分会计业务外包给会计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此外,企业还应该委派业务骨干入驻到实训基地,对学生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业务骨干以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基础,给同学们的职场发展以及学习方法提供意见,也能促进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活动

除了校内的课堂教学以及实训外,院校还必须积极地开发校内外的教学资源,以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会计教育中,虽然也广泛的尝试了实训,但是最终结果往往不进入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工作积极性不高,只是按部就班的处理账目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笔者建议,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电算化实验室,通过对账目数据的模拟,分析具体案例中的资金流向。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财务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岗位上对于企业投融资决策以及发展方案的制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以产教融合为立足点,积极的开展与院校专业相关的产业,真正的满足教学需要,同时也丰富了院校的资金支持。

(四)强化体验式应用

前文也曾提到过,会计行业本身具有的特点使得财会职工队伍趋于稳定,学生很难得到宝贵的实习机会。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模式培养方法的过程中,就应该灵活的运用体验式教学,将校外的实践搬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设计出具体的情景,并搭配若干问题的设置给同学们提供生动形象的具体环境。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犹如身临其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一步一步获得真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使他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持久牢固。同时,体验式教学也不弱于具体岗位的时间,对“工学结合”下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会计教学不仅是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反映出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强化学生的会计业务能力,使他们能更加迅速的适应岗位。工学结合的教学理论目前还有待完善,相关的时间措施也尚不成熟,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推陈出新,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措施。

参考文献:

[1]袁雪飞.工学结合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5(12):128-129.

[2]王明松.高职会计工学集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13-16.

[3]姚辉东.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研究[J].科技视野,2014(02):23.

[4]华耀军.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27):105-106.

作者简介:

杜希杰(1976.1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实践教学。